12月13日,甘肃省教育厅在河西学院召开全省高等学校对口支援工作会议,系统总结全省对口支援工作经验、深化支援受援高校合作关系,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推动甘肃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教育部高教司副司长武世兴,省教育厅党组成员、副厅长白江平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副校长朱大梅出席会议。
武世兴在讲话中充分肯定甘肃高等教育取得的进步。他指出,北京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34所部属和包括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内的东部高水平大学对口支援甘肃19所高校,为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的实施树了典型,立了标杆。武世兴强调,要在国家战略和国家区域发展全局中高质量推进对口支援工作。要聚焦激发内生动力,完善对口支援工作机制。要聚焦特色发展,塑造办学优势,构建自强卓越的高等教育体系,更好服务区域和高质量战略举措,进一步加大对口支援工作力度。
白江平系统总结了全省高等教育对口支援工作。他指出,支援受援高校累计联合开展各类学术活动700余次,共建各类高层级科研平台40个,互派教师交流3159人次,互派干部挂职329人次,626名教师通过对口支援定向培养方式攻读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本科生1014人,保送支援高校硕士334人,受援高校教师队伍学历水平显著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显著提升,对口支援工作成效明显。
会上,我校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签署对口支援协议。根据协议,我校将发挥在气象、信息等专业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特色优势,与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进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科技创新和服务能力等方面开展务实合作。
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签署合作协议

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