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处动态

部处动态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部处动态 > 正文

我校举办2025年南京高校研究生会骨干交流论坛

发布日期:2025-04-03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作者(文):杨筱群 高爽 作者(图):王选惠 责编:张天意 访问量:

近日,由我校主办的“研途领航 后浪有光——2025年南京高校研究生会骨干交流论坛”在基嘉楼203会议室落幕。本次论坛吸引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共江苏省委党校、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等16所在宁高校的研究生会代表参与,共同探讨新时代研究生会工作的创新路径与发展方向。

在论坛第一阶段工作分享中,多所高校研会展示了特色工作成果。我校研究生会聚焦思想引领核心,依托月度学习清单、主题党日活动等,扎实推进理论武装工作。同时,通过“人文知识竞赛”“草地音乐节”“心理健康教育月”等品牌活动,构建学术实践、文化体育、权益服务协同育人体系;南京大学聚焦“南研之声”权益平台,分享学术科技节与校园服务调研的创新经验;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重点介绍了“六研工程”体系与“三航”就业服务模式;南京理工大学通过“二月兰和平文化节”,展现出新时代研究生组织在服务国家战略中的独特价值;河海大学以多领域服务举措,全面助力研究生成长;南京农业大学则以“耕读传承·科创兴农”为主题,展现了高端学术论坛与乡村振兴实践的深度融合;中共江苏省委党校通过“行走的思政课”分享红色理论宣讲经验。

在论坛第二阶段座谈交流中,与会代表围绕三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交流。针对“数字化时代下研究生会工作流程的智能化升级”议题,南京农业大学提出搭建私有云存储系统,解决长期存在的数据管理难题,倡导通过云端共享校友资源并定期优化存储结构;南京大学展示了“南小研”AI形象的动态调整功能,同时提醒需警惕AI生成内容的同质化风险;南京理工大学分享了其以二月兰为主题的研究生会数字形象设计;南京艺术学院结合虚拟影棚技术,推出AI主持人“宁小艺”,为校园活动注入科技活力;南京审计大学通过数字化技术赋能审计特色,推动研究生会工作智能化升级。

围绕“区域高校协同共创”议题,各校积极探索党建、文体、学术一体化路径。中国药科大学以“心理嘉年华”推动党建与学术融合;南京工业大学计划扩大“学术会客厅”品牌活动广度,推动江北片区高校学术联动;南京林业大学借“林果果”IP探索樱花季跨校合作;南京艺术学院以“520毕业展演嘉年华”为平台,邀请多校学生参与艺术共创;南京邮电大学以 “奥运冠军进校园” 活动为例,强调文体活动对高校交流的带动作用;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通过科研论坛促进军地学术碰撞;江苏省委党校打造沉浸式理论课堂并呼吁校际合作。

在“行业变迁下的跨专业就业”议题讨论中,各校代表聚焦学科交叉与职业规划。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通过“MBTI圆桌会谈”等活动促进文理科学生交流;河海大学提出结合“智慧水利”等新兴领域,推动计算机与传统工科的交叉就业;南京财经大学依托“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学科优势,打造“求职榜样”经验体系;南京师范大学重点分享了其免费法律咨询对应届生就业的保驾护航;南京中医药大学表示虽就业方向集中于医疗领域,但与法律和管理等方向交融日益明显。

论坛成果丰硕,通过“分享+研讨”模式形成了“云端资源共享”“区域品牌联创”“跨校就业指导”三大合作方向。我校研究生会主席团成员韩子强在活动中倡议,希望未来与会各高校研会以数字化技术为引擎,深化党建引领下的校际协作,共同贡献青春力量。

此次论坛为南京高校研究生会搭建了资源共享与协同创新的桥梁,为后续合作开辟了新思路。与会代表一致表示,将积极落实论坛目标任务,共绘研究生会工作高质量发展蓝图。

作者(文) 杨筱群 高爽 作者(图) 王选惠
报告人 责编 张天意
摄影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