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提升师生科研文献的阅读和处理能力,5月16日,图书馆在724报告厅举办主题为"从文献到洞见:科研阅读的方法与师生互动心得"的“科韵漫谈”系列讲座第2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李婧祎副教授担任主讲,共吸引80余名师生参与。活动由图书馆副研究馆员朱紫阳主持。
李婧祎副教授结合自身科研经验,深入浅出地分享了文献阅读的核心方法。她提出科研阅读的"五段位"模型,并阐述了通过阅读文献,从基础理解到批判性评价,最终实现创新应用的知识转化路径。在文献筛选方面,她建议采用"高被引综述和动态关键词"组合策略,并现场演示了如何利用数据库进行多维度筛选技巧。针对文献处理难点,李婧祎重点讲解了结构化阅读法,强调应遵循"摘要、结论、引言、方法"的阅读顺序路径,并注重图表数据验证。她以"长三角有机气溶胶研究"为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文献分析发现交叉创新点。
讲座现场轻松活跃,针对学生提出的"精读与泛读平衡"问题,李婧祎建议采用"二八法则",即20%精读奠基性文献,80%泛读前沿进展,同时提醒AI工具辅助筛选后仍需人工复核关键结论。
本次活动作为第十一届校园读书节重要组成部分,为师生构建了系统的科研文献阅读和处理方法体系,获得参与者的一致好评。

讲座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