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大气科学专业拔尖班在尚贤楼402举办第九期“科研启航”学术报告会。拔尖班班主任陈国森、拔尖班全体同学参加本次报告会。
本次报告会中,22级陈文昊、陈良真同学依次汇报了自己的近期成果。陈文昊同学以“梅雨建立期主控环流型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机制”为题,介绍他近期的科研进展。梅雨作为东亚夏季风系统向北推进的重要表现,深受MJO等季节内尺度振荡过程的调控。他的研究发现入梅环流指数与入梅时间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达-0.62)。他通过对1991-2021年入梅前后45天的功率谱分析,识别出显著的周期。此外,他进一步识别出三类典型的主控换流型(I型、II型、III型),分别对应不同的中高纬阻塞形势。后续研究将深入探讨水汽输送、垂直环流与降水演变在梅雨建立中的作用机制。
陈良真同学以“江淮地区夏季旱涝急转特征及其关键环流的研究”为题,介绍了近期所作工作。他基于北京大学全球多时间尺度逐日SPEI数据集,利用双向滑动时间窗分析法识别旱涝急转过程,并以3天为临界时间,区分出“涝转旱”快过程(≤3天)与“旱转涝”慢过程(≥3天)。结果表明,长江以北多以旱转涝为主,南部则以涝转旱为主,呈现显著的空间异质性。该研究后续计划进一步揭示“海温-MJO位相跃迁-PJ型遥相关波列-副高南北移动-江淮地区旱涝急转”传导机制,并通过850hPa水汽通量、200hPa风场及MJO/BSISO位相诊断等方法进行验证。
本次“科研启航”活动锻炼了同学们的研究意识和学术思维,促进了大家在学术上的交流,培养了学生们的科研志趣。

陈文昊同学做报告

陈良真同学做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