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我校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举办2024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系列招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本次招聘会为我校联合江苏省人才市场、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连云港市人才服务中心、盐城市人才服务中心、扬州市人力资源管理办公室、宿迁市人才服务中心共同举办,活动共吸引四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双星彩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南通扬子碳素股份有限公司等31家优质企业,提供1039个岗位,招聘会涵盖IT电子、机械、化学化工等多个行业,招聘会现场氛围热烈,毕业生充分把握本次招聘会的机会,积极投递简历,围绕岗位需求、岗位职责、薪资福利、晋升空间等内容与用人单位进行细致沟通。用人单位也主动为毕业生介绍岗位要求、薪酬水平等内容,积极向毕业生抛出橄榄枝。江苏省人才市场副总经理张静一行与我校学院就业负责人代表围绕人才培养、产业发展、就业见习等方面展开交流座谈,并就持续推动双方合作向纵深发展表达了强烈意愿。下一步,学校持续为2024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不断线就业服务,着力做好岗位推送不断线、就业指导不断线、重点帮扶不断线,在全力促进2024届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的同时,引导2025届毕业生充分认识就业形势,提前做好
为进一步推动园区优良学风建设,发挥优秀典型的榜样力量,激发拼搏向上的动力,6月5日下午,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召开2024年优秀学子典型表彰大会暨2025届毕业生考研就业动员会。校教务处副处长汪佳玲,园区领导班子全体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全体辅导员参加会议。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胜主持会议。受表彰学生代表及2021级全体联培本科生在主会场和3个分会场参加活动。会议伊始,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对全体教职工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对全体受到表彰的优秀学子表示祝贺。他从三个方面强调了学风建设的重要性,希望园区学子传承“艰苦朴素、勤奋好学、追求真理、自强不息”校风,秉承“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精神,向榜样看齐、为梦想奋斗,自觉做优良学风的践行者,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高昂的斗志,在青春的航道上奋力拼搏,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会上,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伍宏发宣读优秀学子典型表彰决定,校教务处副处长汪佳玲及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分别为受表彰学子颁奖并合影留念。随后,20级获奖学生代表李婵发言。李婵同学考取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生态学硕士研究生,在大学期间获得国家级奖项两项,省级奖项三项。她分享了在园区的学习生活
6月5日,南京剧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协会第三届换届大会暨2024年会员大会在南京工业大学召开。经报市公安、应急、环保局等上级主管部门同意,我校荣获“2023年度南京剧毒易制爆化学品管理协会先进单位”称号,会上于江华处长作为先进单位代表进行发言。近年来,我校积极配合南京市公共安全专项整治和易制爆易制毒危险化学品使用专项整治行动,2023年组织实验室安全检查或上级部门检查合计17次,对已发现的隐患限期整改,并已整改到位。我校在原有学校-学院-实验室三级管理体系基础上,积极创新构建“多层次、全方位”安全巡查体系,引入研究生安全信息员,充分发挥研究生在实验室安全管理中的主动作用,形成“安全信息员+教师督导”双重帮促体系。我校还首创设立了由保安人员、实验楼楼长、实验楼保洁组成的实验室兼职安全巡查员队伍,利用日常履职岗位工作之便,做到实验室安全隐患早发现、早汇报,消灭安全隐患于萌芽。我校一直以“安全第一、以生为本”的安全理念落实全员安全培训,2023年全年学校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共组织5次、41位安全管理骨干人员参加教育部高等教育学会和江苏省教育学会的知识及业务集中培训。在2023年10月举办实验室安
5月31日上午,国际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与教师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在培训楼S216举行结对共建签约仪式。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霞、副院长熊安沅、教工党支部书记李守波,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王勇、第一支部书记钱慧等出席仪式。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岩主持。李霞在致辞中介绍了教师教育学院优秀的师资力量,回顾了教师教育学院和国教院在留学生培养等方面的长期合作历史,对支部合作共建表达的高度期待。她强调,通过本次支部共建,双方将致力于加强党建引领,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落实留学生心理工作室建设工作,以更丰富的党建活动和严格的党风党纪教育,更好地服务于师生。李岩在致辞中表达了对双方支部结对共建的高度重视,国际教育学院将通过支部结对共建的平台进一步加深与兄弟单位的交流与合作,推动留学生心理工作室的落地,加强双方就留学生心理咨询以及相关科研项目等方面的合作,培养能够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国际人才,推动我校来华教育高质量发展。最后,在双方领导和支部同志的共同见证下,国际教育学院第一党支部与教师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签约了结对共建协议。结对共建签约仪式结束以后,共建支部开展了双方共建的CARE SPA
为推动党纪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引导毕业生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确保党纪学习教育不留白、全覆盖,6月4日下午,校党委组织部面向毕业生党员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专题党课。本次专题党课由省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贤芳主讲,350余名毕业生党员代表参加。王贤芳以“学党纪、强信念,争做新时代有为青年”为题,为全体参加党员上了一堂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的主题党课。他指出,加强纪律建设是传承党的优良传统和独特优势的现实需要,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管党治党的必然要求。他带领在场的毕业生党员共同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主要内容,剖析了《条例》修订的九大亮点,结合典型案例,强化了毕业生党员对《条例》的理解和认识。希望毕业生党员们自觉将《条例》作为工作生活的准绳和规范,坚定理想信念,主动担当作为,成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做文明离校、终身学习、敬业奉献、廉洁从业的典范,不论身在何处都要展现南信大党员严明守纪的作风,以实际行动为母校争光,为党旗添彩。授课结束后,现场的毕业生党员一起观看了《严于律己的楷模——周恩来》专题片,深刻感悟周恩来同志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
5月24日至25日,由江苏省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局、扬州市气象局和高邮市气象局联合承办的江苏省气象科普大赛在高邮顺利举行。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教师刘珊珊、2021级大学生孙齐悦代表学校,与其他22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镇江市广播电视台等高校与单位的气象科普达人们同台竞技,获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刘珊珊的作品《仙女木的地球气候观察记》讲述了仙女木作为地球气候的见证者是如何经历了气候变化的沧海桑田,娓娓道来新仙女木事件及其成因,并对当前气候变暖的形势表示担忧,同时表达了人类通过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希望。孙齐悦以《流动杀手——团雾》为题,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既幽默风趣又具有科学性地讲解了团雾地特点、成因与应对措施,并向大家展示了气象学子为加强团雾预警做出的种种努力。我校师生的精彩讲解充分展示了信大风采,孙齐悦获得了全场第二名的好成绩。“作为科普新人,取得这个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希望未来能取得更好成绩!”孙齐悦同学表示。科普讲解是联结专业知识和社会服务的纽带。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科技处将气象科普讲解比赛作为科普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今年4月举办了第四届南京
近日,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党委书记朱庆峰带领校门诊部药事工作组前往联盟建设单位——盘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调研活动。盘城医院院长潘锋,党支部书记李玉奇及相关专家主任出席会议。会上,潘锋对朱庆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卫生院院药品耗材相关概况,包括药剂科人员配置、基药占比、次均费用等。朱庆峰对卫生院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校门诊部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在疫情期间为南信大安全稳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校门诊部药事管理相关情况,强调药品采购重要性与严肃性并存,希望本次调研更有助于门诊部更科学设计医药公司遴选制度、规范进销存环节,规避廉政风险的发生。在药品和发票验收环节,是否可以借助科技手段简化药品验收录入流程,实现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产生可能性。在研讨交流环节,双方就医疗机构常用药品耗材目录遴选、配送企业选择、药品采购、储存、养护、医保对码、不良反应上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本次调研不仅为校门诊部药事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朱庆峰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卫生院、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化、
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品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5月29日,图书馆(档案馆)党支部暨分工会赴南京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及江北图书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江北新区红色广场的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两浦星火 革命洪流”“疾风劲草 北岸屹立”“救亡烽火 坚持抗战”“激战三浦 解放南京”四大单元主题厅,通过图片、实物、场景等众多珍贵历史资料,系统学习了解了江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中重要的地位和贡献。大家有序参观了王荷波展厅,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图片和文物,了解了王荷波一生追求真理、英勇斗争、清正廉洁的革命生涯。他的事迹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动教材。随后,大家还参观了作为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的江北图书馆。江北图书馆在实现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服务载体和科技手段,为公众提供集终身学习、社交与休闲为一体的阅读空间,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文化客厅”和“市民书房”。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依次参观了江北图书馆的综合阅览区、产业阅览区、文创区、少儿阅读空间、
5月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书记、副院长郑晓红一行7人来校交流。我校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院长冯兆忠及学院相关专家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主持。冯兆忠对中医药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应气院的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等情况。他说,生态学与农业资源是学院的重点专业,结合了气象学的研究特色,与中医学的研究遵循相同的基本规律,双方研究的共性强,可以基于气象共同开展疾病治疗、药用植物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双方在中医学与生态气象领域的跨学科合作。郑晓红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基本情况,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中药与气候间的联系,她表示,在历史气候变迁的背景下,药材产地几度变迁,可见中药生产与气象气候联系十分紧密。中医药与生态气象的联合攻关将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气象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后,双方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计划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双方在跨学科合作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不断开拓与其他高校的合作领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产业化
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第七届“感知中国—智汇珞珈”博士学术交流会于6月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我校来自埃塞俄比亚、缅甸、尼日利亚三个国家的3名博士留学生应邀参加。本次会议以“认识极地 保护极地 利用极地”为主题,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9所高校30余国的50余位留学博士生汇聚于此,共同围绕极地科研和全球治理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武汉大学副校长袁玉峰向与会嘉宾和留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为极地治理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希望本届博士学术交流会能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成果,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艾松涛教授以More Cooperation, Better Future 为题作主题报告,分享了十余次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亲身经历,并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极地考察和研究中的重要性。我校来自缅甸的博士生KYAW THAN OO在报告环节以Polar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Mainland Indochina Southwest Monso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