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10日,国际教育学院一行前往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岩、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宋波、政府事务兼综合管理部总监阮明兵出席了此次签约授牌仪式。李岩首先对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表示,我校积极服务国家大局,长期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来华留学基地,并在来华留学工作中取得了瞩目成绩。与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学院充分利用优质企业资源,整合留学生资源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医疗科技产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企业海外人才培养和市场开发。他期待双方能以此次签约授牌为契机,将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优质企业中去,共同服务来华留学人才培养和海外中国企业发展。阮明兵表示,随着公司国际销售业务的不断拓展,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公司将在国际业务、商务人才等方面获得更专业的资源和支持,助力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他相信,此次签约授牌将有助于深化双方合作,真正实现
为强化党性教育,汲取奋进力量,12月12日,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天长市铜城镇新四军二师仙墩庙兵工厂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责任使命”主题党日活动。1941年10月,新四军二师修械厂吴运铎带领7名工人,到高邮、天长一带勘踏兵工厂建厂地点,选定了仙墩庙为厂址,于1942年2月组建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第一厂,在敌后险恶环境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了数十万发子弹和枪榴弹,为增强新四军战斗力和取得敌后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员同志们先后参观了吴运铎纪念馆、枪零件厂、手榴弹厂、毛巾厂、肥皂厂等,聆听讲解员对当年革命故事的细致讲解,深入了解吴运铎同志“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革命精神,以及“兵工制造”在抗战事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深刻的感悟到革命艰辛和伟大,正是革命先烈们用无畏生死的践行,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通过参观学习,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信仰力量,勇担责任使命。参观学习
为凝聚校友力量,关心校友企业发展,推动校企资源共享、共创、共赢,扎实推进“访企拓岗”行动。12月11日下午,校友办公室主任程艳丽,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文镇,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昳丽、党委副书记陈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望等一行8人走访南京两家校友企业。学校一行人员首先走访了南京立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潘琦系我校2007届本硕校友。他热情欢迎母校一行来访,并带领大家参观公司办公场地、详细讲解展示自研产品。座谈会上,潘琦介绍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刚刚起步的科技型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智能机器人研发、互联网销售等。目前公司发展业务涉及海内外,且发展态势良好。他表示非常感恩和怀念母校,希望未来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领域与母校深入合作,并愿意积极为母校事业发展做出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走访的第二家校友企业为南京奈科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始人为我校计算机学院2022届网络工程专业的袁霄。他带领母校老师一行参观了企业办公环境,展示企业自主研发的各种飞机模型。袁霄曾获得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12月3日下午,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首席科学家李仁率集团下属企业南极星、中电鹏程、中电智能、中电车联、中电佰联相关负责人来我校交流对接、推进合作。学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相关专家团队参加合作对接会,会议由程勇主持。程勇对中电互联集团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他说,学校大气科学、信息工程等学科特色鲜明,中电互联是国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系统建设企业,双方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他希望双方继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协力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新典范。李仁表示中电互联与多家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推动资源共享,促进科研创新,实现多方共赢。南信大学术氛围浓郁,学科实力雄厚,前期双方已有良好合作基础,希望持续深化全方位的务实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为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智力支持。随后,自动化学院葛泉波院长,自动化学院蔡骏教授、集成电路学院禹胜林教授
12月11日,我校举办了第二届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江苏赛区同期活动——就业创业指导公益巡讲暨“职通未来”能力训练营系列活动,活动邀请中国药科大学工学院党委书记、副研究员张宝玲老师作讲座,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郝咏梅主持。张宝玲以“非常6+1策略,提升面试能力”为主题,为学生带来了一场深入浅出的讲座。她结合自身丰富的面试官经验,向在场学生传授了面试中的策略和技巧,详细解读剖析了面试的各个环节,包括如何挖掘与目标岗位相关的信息、如何预测目标岗位面试类型,到根据不同面试问题类型准备回答的技巧,讲解涵盖了面试分类、问题类型以及应对策略,为学生提供了宝贵的面试技巧和职业发展建议,现场互动频繁,学生反馈积极,纷纷表示受益匪浅。讲座后,活动在人才驿站举行了模拟面试实训,通过模拟真实面试环境让同学们身体验结构化和半结构化面试的过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提升面试技巧,增强就业竞争力,为未来的职场之路打下坚实的基础。本次活动的举办,不仅强化了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也为学生提供了实际的就业指导和帮助,学校将继续致力于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职业发展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职业梦想,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讲座现场模拟面试实训
文/图:范萍 12月6日,期刊中心党支部全体成员前往南京钢铁博物馆、南京1934文化产业园开展主题为“体悟工业文明,传承民族精神”的党日活动。此次活动旨在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探寻身边的历史,体悟工业文明,激发民族自豪感,传承民族精神,增强党员的文化自信与历史责任感,进一步增强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南京钢铁博物馆作为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以丰富的文物展品、详实的历史资料和多样的展示手段,生动再现了南京钢铁产业从无到有、由弱变强的光辉岁月。党员们在博物馆讲解员声情并茂的讲解和引导下,依次参观了 “冶金溯源”“南钢发展史”“钢铁文化”等展厅。在“冶金溯源”展厅,古老的冶铁器具和图文资料让大家对中国古代冶金技术的起源与发展有了深刻认识;在“南钢发展史”展厅,一幅幅珍贵的历史照片、一段段感人的奋斗故事,让党员们触景生情,深受触动,似乎从南钢人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历程看到了我校1960年建校时,先辈们同新中国工业建设者们一样的艰苦创业和无私奉献精神。走出南钢博物馆,党员们来到南京1934文化产业园。这是全国首批工业遗址“永利铔厂”旧址,这里的建筑风格融合了民国风情与现代元素,在保留原有工业遗迹的基
穿越浩荡时空,俯瞰难忘历史。12月7日,教务处组织全体人员赴溧水中国供销社主题博物馆开展“走进历史光影,砥砺奋进之路”工会活动。中国供销社博物馆,位于南京市溧水区晶桥镇的“千年古村”石山下村,是国内供销系统首个以供销社历史为主题的专门博物馆,既是全面展现供销社发展印记与成就的“历史活化石”,又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载体。博物馆展示区按照时间顺序分为合作溯源、发展印记、改革前行、砥砺奋进、再铸辉煌五大篇,陈列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合作社事业的有关史料,老物件、旧照片琳琅满目,默默承载着供销社助力农村经济腾飞的往昔记忆,诉说着时代变迁。期间,大家漫步在美丽乡村,看到房舍整齐、道路洁净,基础设施完备,特色农业、文旅产业欣欣向荣,深切感受到新时代美丽乡村的生机与活力,体验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幸福生活。与时代相逢,感受国之昌盛。今天,当我们衣食富足,那些用粮票、布票,凭票购买商品的时代早已成为记忆。如今,眼前到处是琳琅满目的商品,我们切身感受到祖国天翻地覆的巨变。大家从心底由衷地感叹: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在今后的工作中,一定初心不改使命永担,激励接续奋斗向前进。参观现场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党性教育,铸牢党员思想政治根基,12月7日,教务处党支部赴溧水革命教育基地开展“李巷印记·红色传承·共筑服务初心”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全体党员参加。李巷是一座承载着新四军八年抗战峥嵘岁月的村落,历史底蕴深厚,被史学界称为“苏南小延安”。在中国新四军历史研究馆中,有序陈列着泛黄的照片、斑驳的实物,无声诉说着新四军昔日金戈铁马、浴血奋战的战斗历史,大家沉浸在那段艰辛而又充满激情的岁月之中。在陈毅、钟国楚、江渭清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过的旧居中,大家静静伫立,触摸历史痕迹,体悟先辈心怀理想、无私奉献的崇高精神。在红色研学微党课现场,大家凝神贯注聆听王必成将军的英勇事迹,学习他忠诚担当、清正无私、一心为公的奉献精神。参观结束后,党支部书记刘佳讲授专题党课《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她从做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表率等方面深入阐述新时代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共产党员。随后,党支部为第四季度入党的党员同过“政治生日”,赠送了政治生日贺卡和书籍。支部党员田颖颖分享了入党初心,大家也表示将时刻牢记党员身份,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先锋模
为进一步推进研究生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促进辅导员职业素质能力提升。12月6日下午,研究生工作部于浦口经开区创新港智慧谷C208举办“第九期研究生辅导员下午茶”活动,浦口经开区创新港党工委书记唐敏及全体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参加。会议由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继东主持。首先,唐敏对研究生工作部一行到经开区创新港开展辅导员下午茶活动表示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港区目前的建设、学生入驻以及日常教育管理情况。随后,“驻心助行”工作室负责人唐翠梅、“信途看世界”工作室负责人李景怡、“导学思政”工作室负责人佘正昊,分别就研究生心理健康教育、国际胜任力提升以及导学关系三个方面分享各自工作室的建设经验及成效。与会研究生辅导员结合三个工作室的建设进展,结合日常工作中的心理问题、联合培养学生管理、导生矛盾、信息化网格建设以及就业等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氛围热烈,干货满满,收获满满。王继东总结发言表示,研究生辅导员下午茶活动不仅是研究生辅导员沟通交流的平台,更是互促互进的平台。针对研究生辅导员反馈的问题与诉求,下一步研究生工作部将聚焦“强化制度保障”“明确职责分工”“简化事务流程”三个方面为辅导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更多“留白”
为进一步促进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育转型,深化课程教学改革,推动我校数智课程建设,12月9日,教务处组织召开数智课程建设启动会,我校“数智课程”专项建设项目负责人及团队核心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副主任陆海钢主持。会上,陆海钢首先强调开展“数智课程”专项建设是学校紧扣国家战略号召,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任务之一。他表示,各课程组要立足实际,深挖特色,紧扣节点推进任务,课程负责人要严控质量,团队成员要通力协作,技术公司要全力配合,教务处会全程保障,各方合力,确保课程如期上线。随后,超星公司项目经理通过案例展示、流程演示等,做了《图谱为基,AI赋能,助力数智课程建设运行》的专题汇报。此次启动会拉开了我校数智课程建设的序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校将借助数智课程重塑教学生态,奋力书写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会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