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1日,教育部在四川成都召开新时代全国高等学校本科教育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5月2日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坚持“以本为本”,推进“四个回归”,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造就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出席会议并讲话。陈宝生指出,高教大计、本科为本,本科不牢、地动山摇。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本质职能,本科教育是大学的根和本,在高等教育中是具有战略地位的教育、是纲举目张的教育。高等教育战线要树立“不抓本科教育的高校不是合格的高校”、“不重视本科教育的校长不是合格的校长”、“不参与本科教育的教授不是合格的教授”的理念,坚持“以本为本”,把本科教育放在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教育教学的基础地位、新时代教育发展的前沿地位。高校领导注意力要首先在本科聚焦,教师精力要首先在本科集中,学校资源要首先在本科配置,教学条件要首先在本科使用,教学方法和激励机制要首先在本科创新,核心竞争力和教学质量要首先在本科显现,发展战略和办学理念要首先在本科实践,核心价值体系要首先在
为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党组、中共北京市委联合组织开展“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活动邀请了部分高校党委书记、校长、院士、长江学者、知名理论专家和思政工作骨干等组成“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面向首都高校干部教师和学生群体,深入讲授解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讲师团将分赴首都百余所高校进行巡回授课,同时还将通过电视授课、网络直播等形式不断扩大覆盖面和受益面,通过“实体课堂”“空中课堂”“网络课堂”的有机结合,推动形成“走进百所高校”“举行百场授课”“百万师生共同学习”的“三个一百”的生动局面,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热潮。视频链接:http://tv.people.com.cn/n1/2018/0523/c43911-30006669.html
http://news.cupl.edu.cn/info/1021/27119.htm
由光明日报社、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江西省教育厅、江西省社联共同主办的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理论研讨会暨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理论研究创新工程论坛,近日在南昌举行。来自中央党校、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天津大学及江西省内各高校和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青年学生100余人,共同学习领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探讨总结江西推广“青马工程”等举措与经验。本报今天刊发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摘要。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机无限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张国祚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美籍日裔学者弗朗西斯·福山发表了《历史的终结》,“中国崩溃论”等甚嚣尘上。然而,中国共产党不畏浮云遮望眼,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不动摇,在探索科学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断迈进。从国际政治格局来看,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各国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程度之深前所未有,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积极参与国际多边合作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许多重大国际问题上,中国的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教育工作部门、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部属各高等学校党委: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出席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对于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激励广大师生弘扬“五四”精神,爱国奋斗、勤学苦练,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砥砺前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就有关要求通知如下。一、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精神实质和重大意义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全局高度,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高度,对教育改革发展、对青年成长成才提出了殷切希望和明确要求。讲话深刻揭示了党和国家事业对人才需求的历史变化,科学概括了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任务要求,强调要围绕“一个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确立“两个标准”,把立德树人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教师评价的第一标准;抓好“三项基础性工作”,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形成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提
“现场聆听两位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使我受益匪浅,更加准确深入地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精神实质和丰富内涵,也更加明晰了自己作为新时代青年学子的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5月23日上午,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在清华大学启动,听完首场授课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博士生隗玮道出了现场听课学生的心声。在近3小时的时间里,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副主任顾海良、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在新清华学堂,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分别以“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和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研究宣传”和“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题,为1000余名首都高校干部教师代表做了精彩的授课,该场授课正式拉开了“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的序幕。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刘大为,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杜飞进出席活动。该活动由教育部党组、中共北京市委联合组织开展,旨在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面向广大高校干部师生讲清楚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学理支撑和理论蕴意,讲清楚新时代
5月2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北京大学,与师生亲切座谈并发表重要讲话。总书记在讲话中透彻阐述了党的教育方针,明确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办学的根本,强调马克思主义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深入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这一重要论述,切实抓好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一、彰显马克思主义鲜亮底色,坚持办学正确政治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我国大学最鲜亮的底色。作为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要办好社会主义大学,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鲜亮底色积淀深厚底蕴。长期以来,高校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了重要贡献。2004年,中央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2005年,设立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这些举措都对高校进一步丰厚马克思主义人才培养、研究宣传和学科建设的积累和底蕴,产生了十分积极的促进作用。深厚底蕴造就坚实底气。高校在马克思主
身体力行,实现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作为教师工作战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北京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举行多措并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迈向新阶段6月4日,教育部召开教师工作战线座谈会,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孙尧出席会议并讲话。会上,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叶静漪、清华大学副校长王希勤、东北师范大学副校长韩东育、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康震、天津大学教授冯翠玲、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秀坤、浙江工业大学教授程惠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副教授陈小花、重庆谢家湾小学校长刘希娅、北京丰台第二幼儿园园长游向红,分别结合工作谈了学习体会。大家一致认为,要身体力行,实现新时代教书育人的新作为。会议指出,2018年1月中央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党组全力推进贯彻落实工作,率先实施了11项改革行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指明了重点,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要多措并举,推动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迈向新阶段。要坚持党的领导,确保教师队伍建设正确方向;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着力提升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全面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铺好
前阵子,一堂很火的课刷遍了教育系统朋友圈,那就是“首都百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你知道吗?除了北京高校,全国高校的师生们也在同上这堂课。近日,全国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各地纷纷启动首场授课。强大的讲师阵容、精彩的课堂,大家纷纷对这堂课给出了好评。各地“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首场授课有哪些精彩内容?随小编一起听听这些课↓↓↓天津市6月3日,由中共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共同举办的天津市高校“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暨思想政治理论宣讲“教授团”巡讲启动仪式在天津大学举行。天津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钟登华作了题为“新时代青年的担当”的主题报告。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组织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的通知》要求,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攻坚,市教育两委近日在天津大学举办了“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暨思政理论宣讲“教授团”巡讲启动仪式,市委教育工委、市教委有关负责同志和全市各高校师生代表1200余人参加了活动。钟登华通过对建国前的“兴学强国”、建国
近日,在教育部党组的统一部署推动下,各地各高校广泛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专家学者们紧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走进高校宣传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为广大师生送上一堂堂精彩的课程,推动实现了学习宣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全国高校全覆盖。讲师团巡讲,掀起学习热潮“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坐得住冷板凳。成果只有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计民生起到推动作用,才算是经受住了检验。”6月5日,浙江工业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郑裕国在“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上的一番话,让台下1000余名师生深受触动。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司长张东刚表示,开展“学习新思想千万师生同上一堂课活动”,要把握精神实质,在学深学透上下功夫;要遵循传播规律,在讲准讲活上下功夫;要注重学习转化,在落地落实上下功夫。讲师团阵容强大,其中不仅有高校党委书记、校长、著名马克思主义理论专家和思政工作骨干,还有院士、长江学者等。他们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和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深入学习研究,精心备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