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2024年世界环境日主题“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6月17日下午,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公益骑行活动开幕仪式在园区田径场隆重举行。本次活动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管委会,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污染REACH研究组协办,共同发起了以“低碳出行,骑享青春”为主题的公益骑行活动。中国清洁空气政策伙伴关系(CCAPP)传播经理孙茹,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攀以及校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和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的领导老师们出席活动,还有来自22个学院的,共计322位同学参加骑行活动。校党委常委、副校长吴攀在开幕仪式上发表致辞。他表示,低碳出行,减少碳排放,共同守护我们的绿色家园,用实际行动实现“双碳”目标,共创绿色、低碳、环保的美好未来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他也表示,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安徽省天长市人民政府合作共建的长三角一体化产教融合园区,以其优美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生态资源,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想的学习和科研环境。同时,他对参加活动的研究生提出三点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建设一流本科教育,推动本科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6月21日上午,学校召开教育思想大讨论之产教融合发展交流会。来自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海康威视、奇安信集团等十余位企业的代表参加本次交流会,教务处、人事处、科技产业处、工程训练中心及相关学院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主持。闵锦忠对企业来宾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在不断深化“四新”学科建设的背景下,产教融合协同创新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面临着机遇和挑战。南信大希望与众多优秀的企业携手,创新思维,深化产教融合,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共同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发展产业、服务社会。他希望校企双方可以找到更多合作的契合点,开创一条南信大特色的产教融合协同育人道路。会上,教务处副处长汪佳玲首先介绍了学校产教融合发展的整体情况。自动化学院、软件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分别从课程建设、人才培养、实习实训、校企合作、实践创新等方面介绍了各自学院产教融合方面做的工作和成效,同时也提出了存在的问题与困惑。在交流研讨环
6月22日,在庄严的国歌声中,我校第二十六次学生代表大会、第五次研究生代表大会在风云剧场开幕。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金自康,江苏省学生联合会驻会执行主席王瑞时出席大会。金自康代表学校党委和行政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工作的团省委、省学联、兄弟高校表示衷心的感谢,向组织筹备本次大会的工作人员表示诚挚的慰问,向各位代表、我校全体本科生、研究生致以亲切问候。他说,本次大会是我校学生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各级学生会、研究生会团结和带领广大同学落实民主管理的一件喜事,更是鞭策各级学生组织提升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的一件益事。他表示,自上一次学研代会召开以来,我校学生会、研究生会能够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加强政治引领为根本,以全心全意为同学服务为宗旨,持续深化组织改革、优化发展理念、创新工作模式,开展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各项工作,在加强思想引领、深化组织建设、服务广大同学、营造优良学风、丰富校园文化等多个方面不断“攀峰”,彰显了信大学子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他强调,本次大会肩负着学生会、研究生会总结经验、分析形势、承前启后、展望未来的重要任务,要进一步明确学生会和研究生会的职能
6月19日下午,教师教育学院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召开2021级师范生教育实习动员大会。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教务处副处长汪佳玲、南京市扬子中学校长杨军,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作东,副院长熊安沅、刘玉柱,全体实习指导教师以及实习生参加本次会议,会议由副院长熊安沅主持。党委副书记闵锦忠教授为教育实习致辞。闵书记表示我校师范生实践教学体系逐步完善,为提高师范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竞争力提供了有利保障,对于即将开展教育实习的师范生,闵书记鼓励同学们坚持教育初心,脚踏实地的完成各项实习任务,同时保持对于教育工作的热爱,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身素养。院长杨作东对教育实习的实施方案作整体的介绍。学校以及教务处领导非常重视师范生的培养,从组织机构、经费保障、基地建设等各个方面进行了精心组织和安排,为高质量的教育实习工作提供了保障。南京市扬子第一中学杨军校长作为实习基地指导老师的代表,对于实习生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从一名从教31年的老教师的角度,嘱托同学们在实习过程中要有目标,有自己的思考,以积极的态度和良好的精神风貌参与实习。最后,副院长刘玉柱就教育实习的课程进行了解读。他从2024年实习的任务要求,时间安排、
栀子花开,万物和鸣。6月18日下午,2022级2+2国际本科结业典礼·出国行前说明会在文德楼N301举行。2022级、2023级全体学生及家长代表到场参加,校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胡明保,继续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章胜,副院长朱进军、王玉生出席典礼,仪式由副院长施威主持。校总会计师胡明保致辞校总会计师胡明保致辞,他向全体2022级学生圆满完成两年学业并收获知名院校offer表示热烈祝贺和肯定。他指出,2+2国际本科是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校转型发展、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他勉励同学们,要直面更加具有多变性、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世界,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敢于超越自我,勇于探索新知。他表示,南信大始终是同学们的精神家园和坚强后盾,祝愿同学们在海外一切顺利,早日学成回国。家长代表发言任君玲女士作为家长代表发言,她对学校提供的高端教学平台及优质教育资源表示感谢,对2+2国际本科办学模式表示赞赏,认为这契合了南信大“笃行以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不仅“成才”还要“成人”,实实在在解决了家长的难点和痛点。学生代表发言2022级金融与经济专业郝逸真同学分享了她的学习体验和
6月20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江苏省靖江市斜桥中学在培训楼C101-102会议室举行“中外合作办学优秀生源基地”授牌仪式。斜桥中学党委书记、校长耿昌余,副书记江辉,副校长赵平、卢杰以及40余名教师代表到场参加,仪式由继续教育学院副院长施威主持。施威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中外合作办学领域的显著成就,他指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拥有天然的国际化基因,国际化办学水平全国领先。学校持续优化中外合作教育规模和结构,构建了丰富多元的国际化教育体系,设有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沃特福德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出国留学服务中心),中外合作办学覆盖17个专业,是拥有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最多的高校之一。他强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外合作办学已形成自主化办学、同质化培养、精细化管理、全素质教育四大办学优势和特色,得到社会各界普遍认可。他希望双方通过优秀生源基地共建,实现中学与高校的良性互动和优势互补,为江苏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耿校长在在发言中表示,斜桥中学在教育领域坚持多元化办学,并着重指出高中阶段的教育不仅要传授书本知识,更要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使其能够适应全球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他进一步对南
为更好地倾听毕业生的心声,共话未来,为即将出征的研究生支教团和赴国际组织实习团践行,6月18日下午,校学生会、研究生会举办第三期“青声朗朗·我与校长面对面”毕业生专场暨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赴国际组织实习学生出征座谈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活动。“最近学校因为何事登上了‘热搜’?”“‘南信大星’的编号是?”座谈会在妙趣横生的问答中拉开帷幕。来自不同校区、不同学院、不同就业升学方向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留学生代表回顾了精彩纷呈的校园时光和成长心路,分享了在学习和工作中的所见所闻所感,畅谈了自己的职业规划和人生感悟,表达了对母校的深厚感情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并从校园文化、管理服务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建议和意见。马嫣对即将开启新征程的毕业生们和研究生支教团、赴国际组织实习团表示热烈的祝贺,对同学们追求卓越、服务社会、敢于创新的精神表示赞扬,对同学们心系学校建设表示感谢。她表示,学校的飞速发展离不开同学们的辛勤努力和积极奉献,“以生为本”是不变的宗旨,学校大力推进“信大优学”的品牌建设,重视人才培养,改革教育教学,优化培养方案,发展双创教育,拓宽就业渠道,信大学子是学校进步的见证者,更
6月20日,我校组织召开外籍教师座谈会。马嫣副校长出席会议,人事处、教务处、科学技术处、研究生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相关负责人和15位外籍教师代表参会。会上,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就前期外籍教师座谈会相关问题的后续跟进情况向外籍教师进行了反馈,着重介绍了外籍教师晋升通道、教室多媒体使用培训和农行卡申办便捷化等利好消息。随后,外籍教师代表围绕职称评审细节、教学、科研、研究生指导、外国人永久居留身份证申请和学校国际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中肯的意见和建议,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就本部分相关事项逐一进行解答。马嫣向本次参会代表表示衷心感谢,感谢他们对学校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做出的积极贡献。她表示,学校作为全省唯一一家同时拥有两个本硕一体化中外合作办学机构高校,素来重视国际化建设,一直坚持将国际化建设作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引擎。而学校外籍教师队伍是这一发展的中坚力量。学校高度重视外籍教师队伍建设,今年在全省率先推出外籍教师职称评聘工作,以期更好地促进外籍教师自身发展。她希望,通过座谈交流的方式,更好地了解和满足外籍教师的切身需求。同时,也希望外籍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专业、文化优势,积
6月18日下午,我校召开硕博留学生培养工作专题调研会。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并讲话。国际合作与交流处、研究生院、国际教育学院和部分专业学院负责人、留学生秘书以及导师和硕博留学生代表参加调研。会议由国教院党总支书记李岩主持。会上,参会领导和师生紧密围绕我校硕博留学生培养中的具体问题困难、解决思路和路径措施展开了交流和讨论,并就如何更好地落实硕博留学生培养的提质增效提出了建议和意见。参会导师代表在发言中表示,随着我校国际化工作的推进,近年来我校硕博留学生的招生质量显著提高,留学生的数量和质量实现了双增长,双提升。高质量硕博留学生加入到科研团队既对团队科研工作的开展大有裨益,也有助于推进学院的国际化和团队的结构优化。他们也根据自身的工作经历指出了在接收和培养硕博留学生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留学生代表在发言中对我校各方面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的培养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并表示将珍惜和把握机会,继续努力学习,在导师的指导下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学校的培养。参会留学生代表们同时也提出了一些在学习和生活中困扰他们的问题。参会部门的负责人对师生们关心的问题予以了积极回应,并
近日,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公布了2024年度全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评选结果,其中海洋科学学科全国仅3名博士后入选,我院周路博士(合作导师:张荣华教授)名列其中。周路是我院首位获“博新计划”资助的博士后,也是我校今年唯一入选者。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简称“博新计划”,是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全国博士后管委会新设立的一项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旨在加速培养进入世界科技前沿的优秀青年科技创新人才。该计划结合国家实验室等重点科研基地,瞄准国家重大战略、战略性高新技术和基础科学前沿领域,择优遴选一批应届或新近毕业的优秀博士,专项资助其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另据,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的2024年度江苏省卓越博士后计划拟资助名单,我院近年引进的四位博士后(于诗赟、王晨羽、顾经纬、景婉迪)均获卓越博士后资助。今年,我校共有10位博士后申请获得该项资助,海洋科学学院占40%。多年来,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人才强校”战略,以“双一流”建设为引领,广招青年才俊,努力营造良好的科研环境,竭力为博士后提供优越的科研资源和条件。学院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对博士后人才的培养,为他们申报各类科研及人才项目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