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强化学生工作效能、凝聚骨干力量,近日,水文院分批次召开学生组织和各班班委座谈会。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戴庆龙,辅导员陶维坤,全体学生组织成员和各班班委参加。会上,戴庆龙围绕学生干部职责定位与能力提升提出明确要求。他说,学生干部既是学院学生工作发展的中坚力量,也是服务同学成长的“同行者”,需以“责任担当”为核心,主动发现并解决同学在学习生活中的诉求,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服务本领,营造积极氛围,激...
来源: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
为深入了解2025级新生入学以来的学习、生活各方面状况,龙山书院于11月7日上午和11月10日下午,共举行了四场期中学情座谈会。座谈会旨在搭建一个师生坦诚交流的平台,倾听新生心声,解答困惑,共同为接下来的大学学习明晰方向。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皓,全体辅导员以及共140名新生代表共同参与了本次座谈。座谈会伊始,学生代表们踊跃发言,大家围绕入学两个月来的学习与生活,分享了各自的感受与挑战。话题主要集中在以下...
来源:龙山书院
11月8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心理健康协会在文园社区红色驿站开展“心光手作 微光伴眠”主题活动,约20名同学通过手工创作舒缓压力,在温暖互动中探索情绪表达。活动伊始,主持人阐述了手作小夜灯的寓意,鼓励同学们将内心的情绪与寄语融入创作之中。在随后的小夜灯DIY环节,同学们在准备好的玻璃罐或亚克力球内壁,用黑色的记号笔认真写下对自己的鼓励与期许——“一切会好的”“Debug成功”等暖心话语悄然呈现...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11月10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学生党支部、学生会在逸夫楼举办了主题为“以学习为引,以经验为桥,共赴保研新途”的保研经验分享宣讲会,旨在帮助同学们明晰保研政策细则、梳理申请流程,掌握科研经历打磨、竞赛规则、材料撰写等核心技巧。本次宣讲会邀请了三位成功保研的化材学子分享他们的保研经验。首先进行分享的是保研至复旦大学的黄伟铨。他从最初的保研契机谈起,细致梳理了推免政策、夏令营选择与面试准备中的关键细节。凭...
来源:化学与材料学院
为引导同学们感知赞美力量、提升社交能力、营造友爱班级氛围,11月6日,教师教育学院24应数(师范)1班成功举办“师路繁花 赞语暖心”心理主题班会。参与本次班会的有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班主任安建强、学院党委书记李霞、学院党委副书记霍晓音、学办副主任陈晨、辅导员宋紫薇以及全体24级数学(师范)1班学生。本次班会以赞美为核心,通过案例分享、理论解读、互动实践等多元形式,让同学们在交流中学会欣赏、在表达中传递...
来源:教师教育学院
为提升学生组织骨干的业务素养与综合能力,11月9日,物电院分团委于北辰楼开展青马工程暨学生组织骨干培训活动,学院辅导员刘金星及各院级学生组织全体成员参加培训。培训会上,刘金星首先阐述了参与学生组织工作的意义,他表示,参与学生组织既是充实课余生活、丰富个人阅历的宝贵经历,更是大家参与实践锻炼、拓展能力的宝贵机会。刘金星建议同学们平衡好日常学习与学生工作的关系,主动思考,担当作为,履职尽责。随后,院青...
来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为了深化爱国情怀、强化使命担当,11月8日,文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杜玉生带领英语系支部全体党员教师赴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等地开展“痛史重温强信念,高阁远眺砺初心”主题党日活动。静海寺《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是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议约地;它见证民族屈辱开端,如今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长鸣警世之钟。在庄严肃穆的陈列馆内,支部党员教师们依次参观了“百年沧桑、国门始破”等主题展区...
来源:文学院
11月8日下午,兰州资源环境职业技术大学气象学院书记时超、院长张民和主任李凯一行访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龙山书院,在临江楼B109召开“兰资环-南信大联培班大学生活汇报交流主题班会”。龙山书院副院长裴世鑫、教学秘书吴何琛与联培班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座谈。本次联培班是两校合作开展的首届联合培养项目,20名来自兰资环气象学院的大一学生自9月上旬起进入龙山书院学习,实施“1+3”培养模式。座谈会上,师生围坐交流,气氛融洽...
来源:龙山书院
11月8日,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青年志愿者协会携专业急救知识走进南京市鼓楼区五塘社区,以“普及急救知识,守护成长安全”为主题,为社区小学生带来一场兼具实用性与趣味性的急救知识宣讲活动。活动打破传统知识讲授模式,将生动讲解、规范实操与趣味互动融于一体,手把手教孩子们掌握突发受伤应对技能,为他们的童年安全筑起一道温暖防线。在活动开始前,社区志愿服务负责人向成员们讲述五塘社区的志愿故事,从早年帮扶孤寡老人...
来源: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
为帮助师范生明确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夯实专业基础,11月8日,教师教育学院特邀苏苑高级中学党委书记徐正黄,在滨江报告厅为2025级全体新生开展了题为“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的专题讲座。结合35年的一线教学与管理经验,徐正黄从能力储备与职业成长两个维度,系统阐释了优秀教师的成长路径。在能力储备方面,他提出未来教师应做好四项准备:研读经典,积淀知识素养;精进表达,强化沟通能力;重视体美,坚持以身立教;管理...
来源:教师教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