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馒头大叔”的“毕业赠言”意味深长

2012-06-26来源:中国江苏网作者:顾德宁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何晓进 责编:访问量:215

  6月20日,在南信大2012届学生毕业典礼上,一位在食堂为师生一丝不苟做了30年馒头的“馒头大叔”代表职工向毕业生做“毕业赠言”。他说:“我每天的工作非常简单,早上四点上班,和面、发面、煮稀饭,然后制作馒头、花卷、烧卖、各种口味的油饼和包子,每天要用掉三袋面粉。我做的面点品种多,口味好,老师学生都喜欢吃。”他最后希望同学们“做人,就要像做馒头一样,干干净净、实实在在!”他的话引起强烈掌声。

  去年,也是在该校的毕业典礼上,宿管员吴阿姨的“毕业赠言”让毕业生感动落泪,并引发了一场席卷全国的“吴阿姨热”。

  对南信大连续两年请普通后勤人员走上毕业典礼讲台致辞,该校校长李廉水说,学校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毕业生,要尊重任何一个为我们提供服务的平凡人,对他们心怀感恩,向他们学习;无论自己将来取得怎样的成绩,拥有多少财富,也都是平凡的人;拒绝浮躁,甘于平凡,做好人,做好事,同样是成功的人生。

  这一幕让人不禁想起:2009年,香港大学在为该校食堂服务员袁苏妹(全校尊称她为“三嫂”)颁授名誉院士的颁奖词说,识字不多的“三嫂”以独特方式—敬业爱岗,对教育做出了贡献,用她的生命给了港大生命。同年,英国剑桥大学将荣誉文学硕士学位同时授给清洁工阿伦·布莱汉姆和比尔·盖茨。布莱汉姆在剑桥尽心尽力扫地30年,深受师生喜爱,被誉为“用扫帚书写剑桥历史的人”。

  这些年,我们有一种很强的感觉:我们的精英文化和精英教育过了头,所谓“做大官挣大钱”的“成功学”喧嚣一时,还有“40岁时没有4千万别来见我”。在我们的教育中,学习的目的,往往是不做平凡的“馒头大叔”,而是争当“成功者”、“人上人”。这样的目标,已经让我们在奋斗中失去了对普通人的敬重,异化了人生更为重要的一些内容,比如,我们身边也有很多默默奉献着的“三嫂”、“馒头大叔”和“吴阿姨”,他们任劳任怨,为我们服务,可并没有受到我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佩,馒头大叔这样普通人的的爱心、善良、真诚、奉献和尽职,渐渐得不到一些人的心灵共鸣和呼应。这无疑是我们教育的重大失误,也是当下一些问题的根源之一,未来会更显恶果。所以,南信大请他们代表教职工致辞,就显得特别令人感动,也使人深思。

  对普通人做好普通事的价值评价,需要社会氛围,需要舆论导向和社会的支持。有人曾问美国前总统卡特的母亲,您为养育了一个当总统的儿子感到骄傲吗?她回答说,是的,但我同样为另一位当农民的儿子感到骄傲,因为他们都干好了自己的活。还有记者曾问克里姆林宫内一位清洁工人对自己工作的看法,她的回答是:我的工作和总统的工作其实差不多,他是在打理俄罗斯,我是在打理克里姆林宫。所以,舆论和社会要明确无误地昭示和支持:以专业精神去对待自己的工作。站好自己的岗位,干一行,爱一行,敬业爱岗。“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的踏实人生态度,到何时都不过时,都应是一个社会的主流精神和风尚,也是当代和未来中国人的精神支柱。给“馒头大叔”致辞的荣光,就是一种昭示。

  现在,我们的社会还不够完善,甚至问题很多,年轻人的眼光,也易被“地沟油”等频发的公共安全和失德事件所遮蔽,或被网络上的“搞笑”或“讥讽”所混淆,从而不能全面客观地看待社会问题,甚至玩世不恭和游戏人生,而“馒头大叔”、“吴阿姨”及最近民间密集发生的“最美”和“最爱”事例,又给年轻人一个重新认识社会和自己的窗口:“馒头大叔”和“吴阿姨”这样普通人的真善美就在我们身边。普通劳动者的慈爱情怀和真诚话语总能触及“人的最柔软处”,并呼应我国社会深层的呼唤和渴望。在同学们毕业之际,听到身边好人说出这类不同官样文章和网络嬉戏的临别赠言,非常重要。以后他们生活和工作必会遇到一些不顺心和不如意的事,前行的道路也必是沟沟坎坎,但只要他们记住并体验“馒头大叔”的“干干净净、实实在在”,就不会失去对人对事的真善美立场,也不会在精神上漂浮和迷惘。

 http://review.jschina.com.cn/system/2012/06/25/013621168.shtml

 人民网转载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2/0625/c159301-18374906.html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