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要闻

缅甸驻华大使馆和中国—东盟中心一行来访我校

2025-04-29来源:国际合作与交流处作者:作者(文):朱正作者(图):于晓 发布: 责编:方向访问量:26

  4月28日下午,缅甸驻华大使吴丁貌瑞、中国—东盟中心秘书长史忠俊一行来访我校。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马嫣会见了来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WMO区域培训中心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见。

  陈海山对吴丁貌瑞和史忠俊一行来访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南信大自20世纪90年代起已培养了来自100多个国家的4200多名留学生,其中包括41名缅甸籍学生,部分毕业生归国后在缅甸政府部门担任重要职务。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与东盟国家在师生交流、科研合作、留学生培养及专业培训等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尤其在气象、环境和信息技术方面成效显著。陈海山表示,南信大愿与缅甸及其他东盟国家院校开展多领域务实合作,并提出了四点合作愿景:一是推动建立一带一路气候学院,开展气候相关领域的教育及科研合作;二是建议成立中缅水文气象研究院,深化在水文气象领域的研究与应用;三是依托世界气象组织区域培训中心,为缅甸等东盟国家提供气象领域的专业培训;四是申报双边或多边联合科研项目,解决区域发展中的迫切问题。

  吴丁貌瑞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中缅两国友谊源远流长,教育合作是两国友好交往的重要纽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中国气象领域的顶尖学府,吸引了众多缅甸留学生。他表示,缅甸驻华大使馆将全力支持中缅双方在气候研究领域的合作,推动建立中缅水文气象研究院。该合作将助力缅甸应对自然灾害,并惠及其他东盟国家。缅方期待与南信大共同培养国际化人才,为区域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史忠俊强调,中国—东盟中心愿作为桥梁和纽带,长期致力于深化中国与东盟十国在商贸、教育、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务实合作。南信大在气象科技领域的突出优势,将在应对区域气候变化挑战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他指出,中心作为多边合作平台,将全力支持包括缅甸在内的东盟国家与中国开展教育合作、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中心愿为南信大与东盟院校的合作提供平台支持,共同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

  访问期间,来宾一行还参观了大气探测基地、区培中心和见山园,并与部分缅甸籍留学生进行了座谈。

吴丁貌瑞讲话

史忠俊讲话

陈海山讲话

马嫣主持

参观区培中心

学生座谈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