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要闻

我校参加“智汇盐城·链动未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

2025-04-30来源:科学技术处作者:李佳祥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 责编:方向访问量:14

  4月29日,“智汇盐城·链动未来”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专场活动在盐城经开区举行。盐城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李兰翔、江苏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张鲤鲤、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二级巡视员罗志勤、我校党委书记尚洪波出席活动并致辞。此次活动是“双高协同·四链融合”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行的开启,由省教育厅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同承办,活动旨在共议科技与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共谋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新未来。来自江苏30所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省市有关部门单位、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重点企业负责人参加活动。盐城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顾明东主持活动。

  李兰翔在欢迎辞中表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关乎城市未来发展。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作为盐城着力培育的地标产业,产值已突破千亿,承载着从“盐城制造”到“盐城智造”的转型期望。此次活动是 “双高协同·四链融合”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行的首场盛会,对于盐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她期望高校及企业专家、代表为盐城产业发展建言献策,推动创新成果落地,助力盐城在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领域勇当“碳路先锋”,打造产业创新高地。

  张鲤鲤指出,当下全球能源版图正经历深刻变革,新能源产业已成为重塑经济格局、抢占未来发展制高点的关键赛道。盐城凭借“新能源汽车产业园”“盐常宿淮光伏集群”等标志性成果,为江苏“绿能革命”持续注入活力。他表示,希望借助此次活动搭建沟通合作桥梁,推动盐城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省内高校产学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高校在科研、人才培养方面的优势,打造“校地共生”新模式,共同绘制“教育赋能产业、产业反哺教育”的壮美画卷。

  罗志勤表示,江苏省始终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聚焦“1650”产业体系建设,持续构建完善的产业生态。就盐城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他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发挥自身优势,吸引高端要素集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集群;二是坚持创新驱动,加强产业链上下游协同,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三是深化产业融合,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支持企业“走出去”“引进来”,提升全球资源配置能力。

  尚洪波在致辞中表示,从大气科学和环境等学科的全方位合作,到派出青年干部赴盐城挂职交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与盐城市在政产学研、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开展了广泛合作,取得了一系列丰硕成果。未来将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探索校地、校企、校校携手共进新模式,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提质增效,充分发挥学校的科研优势和人才优势,围绕新能源产业发展需求,开展有针对性的科研攻关和人才培养。他表示,期待与各方在更多领域、更深层次开展合作,共同攻克新能源产业发展中的技术难题,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实现互利共赢,为江苏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为新能源领域关键技术攻关注入强劲动能。

  会上,盐城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谢纬对盐城经开区“1+6+N”基金体系进行了详细推介。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装备工业二处副处长杨婷宣介了新能源汽车集群“筑峰强链”企业服务政策。

  活动现场亮点纷呈。“江苏省高校新能源产业‘十四五’十大重大科技成果”正式发布,我校宋力副教授团队成果“电动汽车退役磷酸铁锂电池正极材料的高效剥离与再生技术”成功入选。同时,还举行了产学研合作项目签约仪式,10对校企签约成功,其中包括我校罗京佳教授团队与江苏高领低碳国际认证有限公司合作的基于南信大气候预测系统(NUIST-CFS1.0)的气候预测模型研究项目。

  此外,活动还见证了“江苏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的成立,以及“新能源领域产教融合对接云平台”的发布。技术转移中心、盐城新能源汽车创投孵化平台分别举行签约仪式。部分高校院所专家和企业负责人进行了科技与产业创新推介,并围绕光伏和新能源汽车产业展开现场对接洽谈。

  此次活动是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深度对话的开篇之作,也是盐城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地方和企业合作,提升科研创新能力,培养更多产业发展所需人才,为推动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江苏新能源与新能源汽车产学研协同创新联合体成立仪式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