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媒体聚焦

南信大研究结果表明:超细气溶胶才是灰霾天终极“祸首”

2014-03-20来源:中国江苏网作者:王静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何晓进 责编:何晓进访问量:213

  明天就是“春分”节气了,很多南京人都盼在春暖花开、蓝天白云的日子携家人踏青赏花、享受美好空气。然而,在经历了灰霾天占全年三分之二以上的2013之后,更多人对南京的灰霾天表示担忧。灰霾是怎么形成的?怎样的人为因素和气象条件更容易导致灰霾天?今天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14世界气象日”发布会上,该校大气物理学院韩永翔教授公布了研究结果:气溶胶是造成灰霾天的第一祸首。

  超细气溶胶PM0.5、PM1才是形成灰霾的“祸首”

  所谓气溶胶,就是大气中的固体颗粒物,主要由工业污染、汽车尾气、扬尘、农业化肥和日常生活产生。根据颗粒物直径的不同,气溶胶又分为PM10、PM2.5、PM1……“虽然从严格意义来讲,灰霾是气溶胶、温度降水等气象因素、气候因素再加上特殊地理环境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产物。但目前来看,人为产生的气溶胶应该是占第一位的因素。”韩永翔教授说。

  韩永翔教授多年以“大气气溶胶与气候变化”为科研对象,从2006年开始,他和他的团队对雾霾、云和降水的影响因素进行采样分析,找到了形成雾霾天的原因。

  不少人认为PM2.5是造成灰霾天的“终极元凶”,但经过多年研究韩永翔发现,空气中比PM2.5更小的粒子——PM0.5、PM1之类的细粒子才是灰霾形成的更重要“祸首”。这些超细粒子绝大部分都来自工业污染、汽车尾气的排放。开始排放时,它们是一次污染物——气体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然后这些气体会在空气中发生复杂的化学反应,韩永翔教授称之为“气-粒转化”,从而形成固体的二次复合污染物基本都是超细粒子。

  虽然韩永翔教授也承认,气候变暖的因素也会对灰霾天气有一些贡献,但他认为这并不是主要的原因。“气候变暖后,南北温差变小,冷空气不容易南下。同时,南北温差变小使得我国风速变小,这些气候要素均有利于灰霾的发生,而不利于它的扩散。”

  威力不容小觑:超细气溶胶影响能见度和降水分布  

  别看这小小的超细气溶胶体积不大,威力却不容小觑。据韩永翔介绍,这些细粒子在进入大气后,会主动吸收水分,随着空气湿度的增加而长大。水汽越充分,气溶胶中的细粒子增长的体积就越大,从而使导致能见度的恶化,形成灰霾天。

  “因此,空气中的水汽越充分,体积就越大,能见度就越低,越容易形成灰霾天。”韩永翔说。

  同时,超细粒子气溶胶进入云层后,还会影响云的结构和分布。韩永翔打了一个比方:假如大气中每立方厘米有100个气溶胶粒子,若水汽充足,则它很快可变为云滴,然后长大变为水滴形成降水;但如果气溶胶越来越多,如增加到1000个,那它们都争相吸收水分,此时大气中的水汽不能满足它们增长的需要,那云滴直的径变小,无法形成大的水滴,雨水就下不下来了。“所以这个超细气溶胶的威力很大,它会改变降水分布,可能成为造成干旱或者洪涝灾害的推手。

  此外,虽然大家都知道,在冷空气不活跃、风速小、近地空气静稳的时候,灰霾更易多发。但很多人并不了解,大气边界层高度对灰霾也有重要影响。大气边界层是什么?是大气中的湍流向上传递到某一高度不在上升的高度,通俗地可解释为污染物能扩散到的高度。“大气边界层的高度高,就意味能够容纳气溶胶的箱体大,气溶胶扩散充分,不易形成灰霾天气;而气边界层高度低,则箱体变小,气溶胶扩散不充分,易形成灰霾天气。”韩永翔说,相比于夏季,冬季的大气边界层要低出近2/3,这会使同样数量的污染物在浓度观测上要高出很多。

http://news.jschina.com.cn/system/2014/03/20/020578555.shtml

http://news.sina.com.cn/c/2014-03-20/183429755239.shtml 新浪网转载

www.news365.com.cn/xwzx/gd/gdcsj/201403/t20140320_1819581.html 新民晚报网转载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