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天际要闻

2015年度学校最具影响力的十大新闻事件评选

2015-12-31来源:党委宣传部作者:党委宣传部作者(文):作者(图): 发布:阙华燕 责编:阙华燕访问量:2822

66bd419def4758691743c51aa4c7fa59.jpg

关注学校官方微信,回复“2015大事”即可参与有奖投票,投票时间2016.1.2-1.6

1.我校地球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据ESI统计,2005-2015期间,我校在地球科学学科共发表SCI论文1095篇,总被引次数为4716次,篇均被引4.31次。这是我校学科建设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也标志着我校向一流特色重点大学的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扎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学习教育。制定了专题教育实施方案,召开专题党课暨专题教育部署会,校领导班子进行了6次专题集体研讨交流,并分别领读习近平总书记著作;江苏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双传学来校作专题报告;省委组织部干部五处处长封春晴来校指导专题学习。省社科院党委书记王庆五教授、省宣讲团成员徐康宁教授等也分别应邀来校作“四个全面”、“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报告;获江苏高校党建工作创新奖及最佳党日活动优胜奖。

3.我校与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开展计算机学院深度国际化试点。与荷兰皇家气象研究所、奥地利虚拟现实可视计算研究中心、印尼建国大学签署合作协议;与德国马普学会科学史研究所、卡尔顿大学分别签署了合作备忘录、合作谅解备忘录;英国雷丁大学、英国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老挝人民民主共和国驻沪总领馆、台湾宜兰大学、日本新泻经营大学、国际著名科技图书出版集团施普林格出版公司等来校推进合作;我校作为孔子学院的中方承办院校参加第十届全球孔子学院大会。

 4.获批13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量创历史新高。较去年同期增幅52.9%,其中面上项目48项、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9项、优秀青年基金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重大项目(课题)1项,重大研究计划6项、联合研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2项、应急管理项目1项。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批数在全国高校排名第70,省内高校排名第10。

 5.各级领导关心指导我校发展。教育部副部长杜占元,科技部副部长李萌,中国气象局局长郑国光、副局长许小峰听取我校工作汇报;教育部社科司、科技司,中国科协,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宇如聪,江苏省副省长曹卫星,省政协社科界委员,省教育厅,江苏省经济与信息化委员会等领导来校考察指导工作。

 6.我校召开2015年发展战略研讨会。研讨会的主题为“提升发展质量,提升服务质量”,明确了坚持内涵发展,做好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国际合作、局省共建、提升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等各方面工作,脚踏实地走好迈向世界一流的每一步。

7.我校实施“126”哲学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即突破1个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和2个博士点,夯实6个人文社科基地,为南信大社科研究真正繁荣打下坚实基础;9月,连续第二次开辟文科专场,以百万年薪面向全球招聘人文社会科学高层次人才。 

8.雷丁学院获批成立,并迎来首批学生。雷丁学院是中外合作探索国际化气象人才培养的有益尝试,于2015年正式招生,首批2个专业共录取101名新生。

9.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王会军全职加盟我校。这是我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又一重要里程碑。此外,1团队获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3名江苏省特聘教授届满考核均优秀;2人入选2015年“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双创计划”再添2名个人、2个团队、博士6名;学校启动第八次高层次人才全球招聘;青年教师陆春松获霍尔顿青年科学家奖和第十六届涂长望青年气象科技奖;李煜斌获2015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

10.大气院海外院长王斌教授获2015年度卡尔·古斯塔夫·罗斯贝奖章。该奖章是国际大气科学界的最高荣誉,每年由美国气象学会授予一名气象学家。王斌教授的获奖开创了改革开放后华人科学家获得罗斯贝奖的先河。此外,王斌教授还荣获2014-2015“影响世界华人大奖”。

11.全国气候系统研究学术研讨会在我校召开。近10名院士、44名特邀专家、70余名相关研究人员齐聚我校,共同交流我国气候系统研究领域的优秀科研成果,研讨气候系统研究战略、国家大型科研计划研究进展以及该领域的热点科学问题;此外,美国地球物理联合会(AGU)编审团队也来校作专题报告;地球系统模式2015年学术研讨会、江苏省“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峰会、台风科学讨论会暨HWRF培训班、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AEMPC)2015年学术委员会会议等高层次学术会议先后在我校举办。  

12.入选首批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基地。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双传学等出席揭牌仪式,该基地将深入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理论和制度,发挥学校优势和特色,整合资源、集成创新。全省首批共有15家单位(机构)入选;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入选江苏省重点学科,成为全省6所予以立项建设并给予经费资助的高校之一。

13.学校快速发展成绩受各界瞩目。《光明日报》头版头条刊文《做大气科学的“单打冠军”》、14版刊文《立德树人:教育、培育、化育并举》;《求是》理论网和《中国高等教育》以大篇幅刊文对我校群众工作和共建工作进行深入报道;国家教育行政学院高校领导进修班、第46期中青班来校考察交流,校党委书记李廉水、校长蒋建清分别受邀为国家教育行政学院作报告。

14.与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共建工作持续推向深入。与中国气象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象局、鄂湘赣三省气象部门、成都市气象局、江苏省社科院等推进共建;与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安徽四创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等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15.我校加入中国气象人才培养联盟并成为副理事长单位。大气科学、电子信息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环境科学四个专业入选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七部委教材获2015年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立项建设;八项课题获2015年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研究课题立项,其中重中之重项目1项,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5项,立项总数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获《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特别贡献奖;获“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优秀考点”称号。

 16.多项科研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发表。我校多名教授研究成果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NATURE》子刊发表;2位专家获全国哲社规划办通报表扬;极地气候系统研究首获国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资助;海科院1项目获2014年度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4年度海洋科学技术一等奖;史军副教授受邀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大气科学学报》首获省科协“精品科技期刊”项目立项支持,并第七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获“2013年度中国科技论文在线期刊优秀组织单位”称号;大数据分析技术重点实验室在大规模图像检测与分类算法的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17.《中国制造业发展研究报告》助推中国制造业创新驱动和转型升级。作为教育部发展报告项目,该报告召开了专题新闻发布会。该报告追踪中国制造业12年,连续出版11辑,不仅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留存了宝贵的数据资料,更成为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档案库”。

18.首获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获奖项目为《绿野“先”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十五载绿色文化育人的探索与实践》;学校获评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度江苏省教育系统官方微信创新奖。

19.首获全国示范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硕士论文优良率达82.2%,连续第三年在江苏省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评议中位居前列;获4项江苏省2015年度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成果奖;获评2015年江苏省研究生招生“优秀招生单位”、江苏省研究生招生考务“优秀报考点”。

20.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立项取得历史性突破。获批后期资助项目5项,列全国理工类高校和全省高校第1名,全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项;获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2项、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16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江苏省政治学会第八次会员代表大会暨2015年学术年会、江苏省逻辑学会成立35周年大会暨“逻辑与治理现代化”学术论坛在我校召开。

21.WMO候任秘书长、芬兰气象局局长佩蒂瑞·塔拉斯率团访问我校。WMO区域培训中心全年举办14期多边、双边培训班及1次国际会议,培训人数达276人次,年对外培训人数首次超过200人;世界气象组织奖学金处来校交流;首次获得商务部援外“2015-2017年气象学硕士项目”;获2013-2014年度“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

22.学生工作再创佳绩。招生类型由15种增加至19种,各批次生源质量全面提升;综合评价录取工作采用6维度多元加权考核;举办全国气象部门招聘会、南京高校毕业生江北公益专场招聘会等大中型校园招聘会9场、中小型校园招聘会10场、招聘宣讲会216场,全年进校招聘单位总数1883家,提供有效就业岗位42000多个;学生资助工作绩效评价再获全省第一。

23.我校学子宁梓傲团队勇夺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在2015年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第十二届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美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中学生第四届海洋文化创意设计大赛、2015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比赛中均取得历史性突破;同时,蔡惠华老师和赵波同学分获2014江苏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和大学生年度人物提名;董海南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张启飞同学斩获“青年创业项目征集大赛”10万元创业基金。

24.首获“全国最佳暑期实践大学”、“最佳实践团队”双十强。再度获评“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高校项目办”;第二届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数翻番;18名志愿者入选“西部计划”、“苏北计划”,入选人数列在宁高校第二;挑战杯省赛获奖数创新高;《金针讲堂》邀请温瑞安、大山、姜振宇、饶雪漫等名人进校园传播正能量;读书文化节,昆舞、爵士乐团等高雅艺术进校园繁荣校园文化。

25.电力扩容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校园供电能力由原来的16000KVA提高至40000KVA,为学校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电力保障;学生宿舍全面安装空调、热水器换新,改善了全校学生的生活条件;统一改造食堂就餐环境;开展“优质服务月”活动。

26.《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章程》获省教育厅首批核准。全省高校章程建设推进会上发布了省首批核准并报教育部备案的15所省属高校大学章程,我校章程获核准,这标志我校依法治校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27.颁布8项校内审计制度,高效履行内部审计职责。内审在全面审计的基础上,强化对干部任期经济责任、产业经济实体的审计,重点对基建工程、科研经费、重大资金项目等开展审计监督;全年审计项目314项,审计金额3亿元,节约资金269万元;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坚持教育、制度、提醒“三个在先”理念,加强党性教育和警示教育,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荣获南京市“争创无职务犯罪单位活动先进单位”。 

28.田径队再获南京高校普通大学生田径比赛团体冠军。获批首批中国慢投垒球高校示范基地;校男排在“2015年中国大学生排球联赛(南方赛区)专业组”比赛中六局连胜勇夺冠军;8名师生参加2015中国扬州鉴真国际马拉松赛暨2015全国半程马拉松锦标赛,获南京地区高校组男子团体第一,2名选手进入个人成绩前200;在2015南京高校普通大学生游泳比赛暨江苏省大学生(高水平)游泳锦标赛中获五金、一银、三铜。

 29.银燕教授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先后举办了教职工乒乓球赛、篮球赛、台球友谊赛、羽毛球单项赛、健身舞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丰富了大家的业余生活,促进了健康和谐发展。

30.地铁三号线通车极大改善学校交通条件。2015年4月1日地铁3号线通车,与宁天城际S8无缝对接,方便了我校师生的出行。

返回原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