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上午,我校组织教职工参加了江北新区盘城街道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中学开展的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校工会主席徐萍,机关党委副书记、组织部副部长庞章军带队,共有来自学校12个单位的20名教职工报名参加了本次趣味运动会。寒冷的冬日里,我校参赛队员们在全民健身趣味运动会的4项集体项目、2项个人项目中收获颇丰,特别是在集体项目“拔河”、“迎面接力跑”、“十人齐步走”、“运转乾坤”中,队员们充分展示了我校教职工积极向上、团结拼搏的精神风貌,最终我校代表队荣获“团体二等奖”。 此次活动是盘城街道区域化党建与我校共建项目之一。通过此次活动,进一步增进了校地党组织之间的友谊,增强了区域化党建的影响力、渗透力,也为学校与盘城街道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发展注入活力。
来源:党委组织部
12月5日,江苏省气象局召开全省天气过程可视化分析总结交流会议,我校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气象台应邀参加,会议由江苏省气象局首席预报员韩桂荣主持。2019年11月24日清晨,我校被浓郁雾气笼罩,雾中美景刷爆朋友圈。中心高级实验师唐卫亚针对此次的大雾天气,做了题为“2019年11月24日江苏大部地区雾初步分析”的报告。唐老师从这次大雾天气过程的概况、前期天气特征、高低空形势特点、大雾形成的各项天气条件及模式模拟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诊断分析,并得出了有鲜明特点的结论。中心朱彬教授团队用WRF模式对此次过程的模拟结果引起了与会省市预报员的浓厚兴趣,并进行了热烈讨论,韩首席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气象台教师及部分学生参加交流。此次交流学习不但增进了局校间的合作,更有利于践行学校“科教融合”的教学理念,密切教学、科研与气象业务间的联系,拓宽师生的预报思路和视野。
来源: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在2019年江苏省高校学报研究会理科分会微信公众号评选中,我校《大气科学学报》微信公众号荣获“十佳微信公众号”,《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微信公众号荣获“原创内容奖”。随着新媒体尤其是微信成为人们重要的沟通渠道,期刊部顺应媒体传播的新趋势,积极探索期刊传播的新形式,于2017年9月正式运营微信公众平台。期刊部微信公众号在吸引用户、维护用户方面做了大量实践,如从完善功能、多种新媒体交叉传播、精心策划原创内容、推送优质科普论文等方面增加活跃用户数量,提高用户黏度。期刊部微信公众号在提升期刊影响力、打造期刊品牌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次获得“十佳微信公众号”“原创内容奖”的光荣称号充分肯定了期刊部在新媒体融合发展所做的积极探索。今后,期刊部将再接再厉,不断进取,努力打造精品微信公众平台,并借助微信公众平台进一步提升期刊学术影响力和社会影响力。
来源:期刊部
为配合学校做好国家“一流本科课程”申报工作,帮助教师提升课程教学设计能力,12月7日上午在雷丁楼N119,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特邀上海交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梁竹梅老师来校作专题报告。活动由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初清华教授主持,来自各学院近五十名教师参加培训。谈及本科课程的教学设计,梁竹梅老师开始就强调,好的教学是设计出来的。进行教学设计要求教师首先树立以学习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因为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的过程,而是学生积极主动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所以教师应选择恰当的教学范式,帮助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进行深层次的学习。落到实践上,教学设计可以分为课程和课堂两个级别,具体的设计流程主要包括三个环节,即设计学习目标,设计评估策略,设计教学活动。之后,梁竹梅老师围绕这三个环节进行了深入、细致的阐述,其中既有成熟的理论指导,也有生动的案例分享,更有针对性的指导练习。参会教师纷纷表示获益匪浅,活动结束后还与梁老师进行了热烈的交流与讨论。
来源: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为完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三级网络体系,进一步提升班级心理委员的自助助人能力,充分发挥心理委员在增强班集体凝聚力、优化班风方面的作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11月面向我校200名班级心理委员开展“系列主题心理团体活动”。心理团体活动作为体验式教育的一种,旨在通过有意义、趣味性强的活动,充分调动同学们的积极主动性,引导同学在快乐、放松的氛围中相互认识、相互沟通,提高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我成长等方面的能力。此次活动以小班化的方式开展,共分为三个主题:“团队建设”、“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和南师大心理学院的实习研究生共同带领完成。在“团队建设”主题活动中,带领老师首先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团体活动的内容与形式,引导同学制定需要共同遵守的“团体契约”:参与、倾听、专注、保密,为团体营造了一种安全、信任的氛围。由于初次见面,彼此间处于生疏、紧张的关系中,为了打破这种隔阂,老师带领大家做了一个破冰活动“大风吹”,在欢快的互动中,同学们迅速卸掉包袱,放松了身心。紧接着,在“我的故乡”、“我的生日”活动中,有的同学迅速地和自己的老乡打成一
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为帮助教师了解课堂反馈和学习效果评价的有关知识与技巧,12月5日下午,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在明德楼N101组织举办“如何进行课堂反馈与评价学生学习效果”工作坊。本次活动由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副主任初清华教授主讲,来自各学院的二十余名教师参加活动。活动开始,初清华教授首先采用教学反馈中疑点调查的方式,对参会教师的培训需求作了初步了解。之后,通过讲授、回答问题、相互讨论等方式,帮助教师进一步了解了什么是课堂教学反馈,课堂反馈与学生学习效果评价两者的区别与联系。初教授指出,在课堂教学中采取恰当的反馈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情前情,了解教学活动中学生掌握的程度,以及活动结束后学生达到的水平,继而促成课堂教学中师生间教学互动的循环往复过程,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初教授为大家介绍了一系列具体的课堂反馈的组织方式,比如一分钟反馈,澄清停顿,鱼缸法等,并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形象地进行了总结。通过本次活动,与会教师对课堂教学反馈的内涵和外延有了进一步了解。
来源: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
我校赴无锡举行研究生校外实习基地授牌仪式12月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校外实习基地授牌仪式在无锡研究生院行政楼525会议室举行。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袁敏,研究生院院长邱新法,商学院院长朱帮助、院长助理何正全,滨江学院院长曹广喜,无锡研究生院院长杨再强,相关二级学院院长及职能部门负责人,中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无锡分行人力资源总经理华敏洪、求精集团副总经理徐兰超、中科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人力资源部部长陶伟等十多家企业领导及代表,相关专业研究生代表出席本次授牌仪式。授牌仪式由无锡研究生院院长杨再强主持。会议伊始,曹广喜院长首先对出席授牌仪式的企业领导及来宾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滨江学院“五位一体”的办学模式和迁址无锡办学以来的办学情况,他表示,滨江学院依托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优势和科研实力,迁址无锡办学以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工作,已与无锡当地四十多家企业签订产教融合协议。他指出,校企合作是增强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是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研究生院院长邱新法对无锡市各企业领导长期以来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关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坚持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上用心用力,在“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中,持续提升专业服务能力,积极为地方和部队提供专业服务。9月至10月,为提升61175部队气象观测保障能力,对选送中心综合气象观测基地的学员开展集中训练。中心选派专业指导老师克服时间紧、任务重、学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等困难,对61175部参训人员进行全程辅导,详细讲解气象观测技术、传授气象保障经验,并结合不同天气条件,开展针对性气象观测实训。在中心的大力支持和王巍巍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参训人员在10月下旬举行的目标区域气象观测科目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中心将不忘教育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与61175部队建立长期合作,加强多方交流、共同提高,加强专业服务能力,为军民融合事业贡献应有的力量。
来源: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12月1日上午,原南京气象学院罗漠院长的夫人顾蓉女士向学校捐赠珍贵档案资料,档案馆(校史馆)一行3人前往其家中接收。罗漠同志为南京气象学院的创始人之一,首任院长,深受师生爱戴,题写了学校“艰苦朴素、勤奋好学”的校风。此次捐赠的档案资料主要包括罗漠院长在校工作时期的照片、代表证、诗集、南京气象学院院徽等,这批捐赠的档案资料丰富了我校档案馆馆藏,是我校成长和发展的历史见证和时代记录,是研究南信大校史、传播南信大精神的重要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价值和校史研究价值。档案馆(校史馆)负责人对顾蓉女士的无偿捐赠及对档案校史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向其颁发了捐赠证书,并表示一定将这些珍贵的档案资料保存好、利用好,使其在南信大历史传承和资政育人等各项工作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自2019年9月学校发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关于征集校史档案资料的通知》以来,在离退休办公室、发展规划处及党委宣传部的支持下,广大师生校友积极响应,捐赠了众多具有历史价值的档案资料,档案馆将永久保存,成为南信大记忆,并择期向师生展出。档案馆是保存档案资料的地方,肩负着典藏历史、传承文明和服务师生的职责,也欢迎更多的师生校友联系捐赠,共
来源:档案馆
图书馆是高校的精神内核所在,集中体现着一所高校的学术氛围、科学素养与文化内涵。随着我校图书馆读书就学人流量的不断增加,同学们对图书馆的精致服务也提出了更多的需求,类似于“雨雪天气雨具如何收纳存放?图书馆温馨氛围如何全方位营造?热门场馆座位如何在线预约?”等问题就在“一键通”平台上被频频问及。针对上述问题,学生校长助理团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围绕图书馆现有的存书情况、硬件设施、空间利用和氛围营造等方面开展了靶向式调研。11月30日下午,学生校长助理在第二十次校长办公会上汇报了“关于图书馆优化升级”的相关提案,就如何打造“更人文、更温馨、更科技”的图书馆建言献策。参考兄弟高校的系列做法,学生校长助理团提出了增加储伞柜、开放在线预约选座系统、成立学生志愿者团队、购置图书除菌机等建议。“调研很充分,表达够诗意”,与会领导对学生校长助理的提案汇报频频点赞,对校助团提出的建议表示全部采纳,并要求相关部门尽快落实,让“更人文、更温馨、更科技”的图书馆成为学校全力推进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文化名片。办公会现场
来源:党委校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