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8日晚,首届新媒体人才训练营第五期讲座在北辰楼东阶教室举行。此次讲座由艺术学院独立平面设计师、大艺展一等奖获得者吴寻阳同学分享平面设计经验,由官微资深编辑、曾任微信大助理团秘书长的梁瑞娜同学分享微信排版技巧。 吴寻阳同学是Originoo锐景创意签约摄影师、插画师,千图网、千库网签约供稿人,《小D》系列插画作者,所创作的动画作品《送》荣获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全国一等奖。他向 围绕“什么是设计?什么是好的设计?怎样才能做出好的设计?”向训练营成员们解读设计。从小米的新logo说起,他告诉大家“适合的设计才是好的设计”。他展示了包豪斯风格和波普艺术,并进一步介绍了版式设计的四大法则:对比——分清主次、重复——增强画面统一性、对齐——使页面清晰、整洁以及亲密性——减少信息混乱。他还讲解了讨巧的构成手法:留白、群化、重复、近似及渐变等。最后,他通过让大家挑出示例图片中版式设计的优缺点的方式,加深了学员对于版式设计四大法则的印象。 梁瑞娜同学向大家介绍了微信公众号数据分析和排版推送技巧。她具体地展示了如何使用微信公众号后台对于阅读数据进行分析,以及微信公众号后台“潜在”的各项功能。对
来源:党委宣传部
6月1日上午,期刊部党支部在行政楼628会议室举行“从毛泽东诗词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之路”专题党史学习活动。期刊部副主任刘伟主讲,党支部成员及其他编辑人员全体参加。期刊部党支部书记周彩红主持学习活动。 刘伟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为历史脉络,以党的革命理论、思想路线产生发展及革命建设伟大实践为历史逻辑,以《沁园春·长沙》《西江月·井冈山》《清平乐·六盘山》《七律·长征》《沁园春·雪》等毛泽东同志在不同革命历史时期的诗词作品为叙事背景,讲述诗词作品蕴藏的真实、鲜活、生动的革命历史故事,诠释了“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道理。毛泽东诗词为我们进一步践行“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实践论提供了现实指引。 本次学习是期刊部党支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的讲话精神,积极践行“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十六字精神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之一,是继“初心”“近代以来中国探索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学党史专题党课之后的第三讲。今后期刊部还将围绕“人民”“使命”等主题进一步深化党史学习,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办刊活力,以优异办刊成绩迎接党的百年华诞。
来源:期刊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进一步激发全校师生的爱党爱国热情,培养学生国际视野、创新意识和家国情怀,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精神风貌,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打造学生社团育人品牌,提升广大青年演讲水平、英语表达能力,5月31日晚,由校团委主办,文学院、雷丁学院、英语俱乐部(学生社团)承办的第一届英语演讲大赛决赛在大学生活动中心剧场顺利举行。本次演讲大赛鼓励选手用英语“讲好党史故事,讲好中国故事”,经层层选拔,共有13名同学入围决赛。选手们均展示了扎实的英语功底,表现出过硬的专业素养,演讲内容丰富,有理有据,他们分别用英语讲述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女排精神等优秀民族精神,用英语向同学们阐述了中国精神的价值与意义,树立了青年理想,展示了青年担当,体现了我校大学生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经过激烈角逐,来自龙山书院的栗喆凯同学凭借流利的英语表达、深刻的演讲内容、沉稳大气的台风,荣获本次大赛一等奖;教育教师学院李颖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朱灵瑶荣获二等奖;雷丁学院晏浩天、文学院殷圣赢、法政学院王令仪、教育教师学院庄颖荣获三等奖;管理
来源:团委
大手拉小手,欢乐过六·一。5月30日下午,我校教职工亲子活动在教工活动中心一楼主馆进行,全校104个家庭约350人参加活动。体育部老师金一鸣主持,工会主席徐萍为获奖家庭颁奖。活动下午2点开始,孩子们中午12点就来到了活动现场。穿越隧道和帆布爬行热身活动瞬间把孩子们的活力与热情点燃。接下来是小孩穿大鞋活动,少儿组孩子穿上爸妈大鞋“驰骋”在赛道上,争先恐后,幼儿组孩子则有点踟蹰、犹豫,尽显呆萌可爱,儿时热衷的游戏变得不同寻常了起来。在通力合作项目中,幼儿组孩子丢出的沙包实实在在考验了爸爸的灵活性,少儿组孩子们的仰卧起坐丢沙包则是形态各异,小小腹肌力量不弱,得到了极好的展示。在大爆炸环节中,双手井字交叉“坐轿子”也是勾起爸爸妈妈们对童年的美好记忆,也让孩子们过了把“坐轿子”瘾,每个人的表情随着气球的爆炸声尽显不同。活动现场气氛快乐又激烈,孩子们个个坚强而又勇敢,可爱而又努力的举动感染在场所有人。小朋友纷纷表示想把游戏再重玩一遍,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度过了一个愉快的儿童节。
来源:工会
为了备战202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我校举办了第十届电子设计竞赛。本次竞赛由教务处(藕舫学院)主办、工程训练中心承办,历时25天。全校共有4个学院8个专业的213名(72组)同学报名参加了本次比赛。本次比赛设置了6个方向赛题。包括:1.实用信号源的设计和制作;2.数字频率计;3.风力摆控制系统;4.无人机自主飞行控制;5.短距离数字无线语音传输系统设计;6.恒压输出变换器设计与制作。5月30日下午,教务处(藕舫学院)和工程训练中心邀请了陆军工程大学徐志军教授、潘克修教授、南京大学张志俭高工和南京邮电大学肖建教授等四位校外资深电子设计竞赛测试专家、校内资深测试专家行鸿彦教授、命题教师和部分指导教师对参赛作品进行了评测。工程训练中心主任庄建军在测试前的预备会上就本次竞赛的学生报名、选题等情况向各位专家进行了汇报,对测试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测试细节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对校外专家的到来表示感谢。专家们和指导教师在电子设计竞赛作品完成时的注意事项、综合能力测试、竞赛报告的撰写和全国复测等环节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为后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提供了指导思路。经过全面评测,共评出一等奖10组(30人
来源:工程训练中心
5月28日下午,我校举行“辅导员的成长与学生的成长”主题沙龙活动,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各学院辅导员代表参加活动,活动由学工处副处长章胜主持。辅导员老师围绕沙龙主题,结合学院特色、学生特点和个人感悟等,就工作中如何善用合力将“三全育人”落到实处、辅导员的自我定位与自身发展、学生干部队伍的培养路径、如何处理好与学生及学生家长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与发言,并对学校的课堂管理、宿舍管理等工作建言献策。在广泛听取大家的发言后,学工处处长李健对各位辅导员的发言给予了充分肯定,并为辅导员日常工作和自身成长等问题提出建议。他指出,辅导员承担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心理健康教育、党团组织建设、就业创业指导等与学生成才息息相关的工作,工作内容繁多、责任重大,辅导员们要在工作中注意方式方法,统筹好个人发展与学生发展的关系,实现辅导员与学生的共同成长。辅导员沙龙是我校辅导员探讨工作、交流经验、共享成果的平台,学生工作处定期组织辅导员老师交流研讨,对凝心聚力、提升工作热情、锤炼实干能力,打造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辅导员队伍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遭遇气象灾害如何应急避险?全球变暖如何应对?何为碳达峰?怎样实现碳中和?5月29日上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与环境实验中心气象台的师生志愿者走进南京江北新区图书馆,与青少年朋友一起开展“气候变化,低碳你我”科普实践活动。活动分为海报展览、互动答题、天气图绘制体验三个环节。现场科普海报展出了有关气象预报技术、极端天气、气象灾害与防治、气候变化、低碳环保等知识。青少年们边观看,边思考,还与现场老师就展出的内容进行深入地交流,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看完展览,再到互动答题区,从题库中随机抽取三道有关气候、环保的科普小题目,30秒内通过自己思考、网上搜索或电话求助等方式迅速答出,领取一份小小纪念品,成为本次活动中最受欢迎的环节。尽管室外艳阳高照,却依旧阻挡不了大家参与答题的热情。不少家长对这个游戏设计点赞,表示孩子为了集齐纪念品,非常积极地反复排队抽题回答,在开心游戏中,不仅收获了奖品,更潜移默化地学到了一些气象科普知识。本次活动的压轴环节是与气象台老师一同绘制当天的天气图,并结合卫星云图学习解读天气图中的信息,体验如何利用天气图制作简单的天气预报。指导老师还从当日天气入手,引出目前极端天气频发
来源: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
5月27日下午,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在雷丁楼S317举办第三期“研究生辅导员下午茶”活动,主题为研究生考公考编政策解读,旨在进一步提升研究生专职辅导员理论素养与工作能力。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自康,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负责人、研究生就业办和全体研究生专职辅导员参加活动,研究生院院长邱新法主持活动。本期活动重点围绕研究生考公考编政策,帮助研究生辅导员深入理解政策内涵,提升研究生辅导员组织育人的工作效能。校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金自康强调“考公、考编”专项工作是我校“就业质量提升计划”六大工程之一,接着重点解读了“名校优生”“选调生”招录政策。他指出研究生已成为选调生报考重点人群,选调生的培养对促进研究生能力提升、人才培养以及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学校将从组织保障、课程体系建设、学生骨干培养等方面促进“考公、考编”相关工作。他强调要充分发挥学院、辅导员在“考公、考编” 正向宣传、引导、帮扶作用,做好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 随后,各学院研究生辅导员、就业办、学位办相关老师就学生骨干培养、论文盲审、学位授予、就业等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交流,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最后,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5月26日晚,全校首届新媒体人才训练营视频专题讲座在长望楼报告厅举行。南京重映射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始人、已经在短视频领域创业4年的我校2020届毕业生陈礼满来到现场,为训练营成员分享短视频拍摄与制作经验。 陈礼满以引导同学们建立分镜意识和景别意识为核心,从视频的拍摄、视频后期制作、怎样自我提升三个方面进行讲解。“分镜就是在拍摄前,有提前规划的拍摄计划;景别是要学会切换角度,找别人看不到的角度呈现日常生活。作为新手,具备这两个意识,成片就会显得更专业。”为了让同学们更好理解内容,在讲解分辨率、帧率等视频剪辑相应术语时,他以优秀案例一一深入讲解。考虑到同学们的接受度,他从拍摄的底层逻辑入手,向同学们讲解如何层层铺设拍摄场景。谈到运镜技巧时,除了传统的推、拉、摇、移,他增加了自己总结的要点:移、跟、甩,并穿插解读时下流行的短视频。 陈礼满还向同学们推荐了一些自学剪辑的渠道,并强调“师傅带进门,修行在个人,在走出教室之后,同学们需要更多地进行自我提升,懂得框架后就可以进行实践,动手去做才是最重要的。”
来源:党委宣传部
2021年5月10日,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61周年校庆日,我校开展了“信大传书,润泽同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长望书屋”打造活动。该活动由校团委主办、长望学院承办,共计1200余名师生踊跃参加,募集青少年读物1100余册,总价4万余元人民币,由长望学院整理寄送至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地宁夏同心县,共建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学校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长望书屋”。5月25日,宁夏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收到了来自我校捐赠的九大箱青少年读物,伴随着这九箱书籍一起到来的还有信大学子给同心的孩子们写的明信片。捐赠仪式于5月25日当天举行。同心县团县委副书记罗晓娅,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校长马列剑,副校长李时珍、马全生,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团委书记铁磊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宁夏团全体成员出席捐赠仪式,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全体七年级学生参加捐赠仪式。捐赠仪式由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杨小平主持。我校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宁夏团团长陈春澍代表我校向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转交了我校师生捐赠的九箱共计1100余册青少年读物,罗晓娅向我校颁发了捐赠证书。捐赠仪式上,杨小平首先对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师生表示衷心感谢
来源: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