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要实行军事化管理吗”“初试科目都考哪些”,7月3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研究生招生宣传正在气象楼有序开展。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何宏让、刘磊,我校学生工作处、大气科学学院、应用气象学院、大气物理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长望学院师生50余人参加了宣讲。宣讲会上,何宏让教授从专业设置、学科发展、人才培养、研究生招生和教育情况等方面重点介绍了气象海洋学院,并就暑期夏令营向意向读研学生发出了邀约。会上,与会学生还就气象海洋学院的招生规模、录取比例、体检要求、专业科目、夏令营入营条件等进行了交流。会后,气象海洋学院还与我校就业办老师就学生联合培养、毕业生就业工作等进行了探讨。据悉,促进气象类毕业生就业更加多元和合理分流是落实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提升行动方案》的创新举措,新学期以来,学校依托学科属性和专业特色重点开展了“气象地遥类”等高质量就业招聘会23场,积极引导毕业生向天津云遥宇航有限公司、北京航天驭星科技有限公司、航天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等气象行业分流,提前筹划,多措并举优化毕业生就业结构,促进毕业生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
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为了给我校教职工子女提供一定的青少年阅读服务,发挥图书馆文化育人功能,在孩子们心中埋下一颗阅读的种子,让他们爱上阅读,擅长阅读,主动阅读,从而感受字里行间蕴含的乐趣以及深层意蕴,2021年7月3日下午,图书馆展开亲子阅读活动,让孩子们共读一本书并交流阅读心得。本次活动由林玉容老师担任主讲。本期分享的绘本是《假如我想涨零用钱》,目的是让孩子学会沟通的技巧,学会换位思考。活动伊始,为了让孩子们带着问题思考,林老师先让小朋友们在白纸上写下一个需要别人帮助才可能实现的愿望,在阅读绘本的同时思考如何与他人沟通自己的愿望。绘本的主人公优太想要涨零花钱,通过不断揣摩妈妈的心理,做出了十六张小报,最终通过直接有效的沟通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林老师引导小朋友们一页一页地阅读,并抛出问题,询问优太的做法是否合理可行,小朋友们踊跃举手发言,发挥着他们这个年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通过各种奇思妙想表达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孩子们的读书声,笑声以及讨论声在课堂中交织,汇成一段美妙的旋律。活动的最后,林老师带领小朋友们根据自己写下的愿望进行绘画, 表达自己将如何通过沟通实现愿望。彩色的油画棒在小朋友们手中变成一只只梦想的魔
来源:图书馆
7月1日下午,档案馆党支部赴江苏省档案馆参观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一市档案局、档案馆共同举办的“建党百年 初心如磐——长三角红色档案珍品展”。该展览自6月8日开展以来,迎来了省委领导和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得到一致好评。展览分为开天辟地宏图起,革命洪流风云咤,中流砥柱御外侮,天翻地覆慨而慷和赓续精神血脉、汲取奋进力量五个篇章。在志愿者讲解员的引导下,看着展板上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的《青年杂志》(1916年更名《新青年》),大家仿佛看到了五四运动前后,以党的创始人陈独秀、李大钊等为首的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和革命青年,凝聚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光辉旗帜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如火如荼地传播。1921年,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中国共产党在全国各地开展了大规模的工农运动,随着大革命的失败,革命者纷纷被捕、被害,现场展出革命者牺牲前写给家人的信,让人潸然泪下。为了争取民主与解放,无数革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最终取得了革命的胜利。充实丰富的展览内容和讲解员们细致的讲解,给档案馆全体党员上了一堂生动的党史教育课,大家沐浴着党的精神洗礼,汲取革命先辈的精神力
来源:档案馆(校史馆)
为强化学生的诚信意识,引导学生养成诚信做人、诚信做事的品质,积极营造“诚信立身,诚信立学”的校园育人氛围,5月至6月,我校面向全校学生开展了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活动。举办学生资助诚信视频演讲比赛。学生以“党史中的诚信故事”“诚信与成才”“讲诚信与反欺诈”或“我的资助诚信故事”为主题,通过视频演讲的方式讲述自己或者身边人在国家资助关怀下,讲诚信、懂感恩、励志成才的故事。比赛面向全校学生,共收到来自22个学院的51份视频作品,评选产生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和优秀指导老师5名。举办“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与征信知识”专题讲座,国家开发银行江苏省分行规划发展处一级经理杨振宇应邀主讲。讲座中,杨振宇详细介绍了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政策的发展历程、申贷流程、贷款发放、毕业确认、还款方式及注意事项;耐心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国开行学生在线服务系统”。他强调,助学贷款与个人征信挂钩,信用记录会直接影响学生今后的工作生活,提议大家要守信履约,注意维护自身良好的信用记录。他提醒,要通过正规渠道办理助学贷款,注意防范各类网络电信诈骗和校园贷陷阱。开展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学生诚信教育活动。学生
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为切实做好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丝绸之路”、“中非友谊”项目招生工作,进一步提高留学研究生生源质量,我校国际教育学院分别于6月18日、6月25日在雷丁学院楼S216会议室组织召开了两场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研究生自主招生项目面试评审会。会议邀请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应用气象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海洋科学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的领导专家组成评审小组,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廷淮主持。会上,马廷淮向与会专家介绍了我校留学研究生的总体情况,解读了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丝绸之路”、“中非友谊”项目录取标准及评审细则。此次国际教育学院共收到52份申请,在完成申请材料审核及综合评定后,筛选出23名候选人参加面试,其中申请攻读博士学位者20人。评审专家通过学生自我介绍、问答环节考察候选人专业知识背景、科研创新能力、来华留学动机、语言水平及个人素养等综合素质,综合考虑面试表现和申请材料进行现场打分并确定推荐录取名单。此次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研究生自主招生项目面试评审工作,是我校进一步规范留学研究生招生录取、提高招生质量的重要手段,有助于提升我校国际化办学水平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
6月24日下午,爱心人士、优秀企业家董华林先生向我校捐赠医疗器械仪式在综合门诊部举行,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处长(总经理)朱庆峰、发展规划处校友联络科科长邱章强、综合门诊部负责人及医护人员代表出席仪式。仪式由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书记屈家安主持。朱庆峰处长(总经理)在致辞中对董华林先生的慷慨捐赠表示诚挚的感谢,并对综合门诊部提出要求,要求积极开展特色门诊,让捐赠的仪器充分发挥价值。同时,朱处也希望发展规划处能够为总务(后勤)的发展提供关心和支持。董华林先生表示,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的支持,优秀的企业应当懂得反哺社会,彰显对于社会公益的责任感。作为南京浦口本土企业,公司多年来一直全力支持南信大的教育事业,希望通过本次捐赠能为南信大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在参会人员的见证下,发展规划处校友联络科科长邱章强向董华林先生颁发了捐赠证书。捐赠企业以实际行动彰显了社会大爱,不仅为我校门诊部工作提供了有力的物质支持,也将温暖的爱心播种在了广大师生的心田。
来源: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
走近初心故事,重温红色记忆,赓续红色基因,再续家国情怀。6月25日,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党支部与我校社会科学处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并赴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参观学习,携手共促社科发展,礼赞建党百年风华。在支部联合共建学习会议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党支部与我校社科处党支部以“学党史、践初心、话传承”为共建主题,主要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期间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第10期发表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把红色江山世世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文章展开学习。通过系统的学习、讨论和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江苏社科发展要坚持走有江苏特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要加大哲学社会科学创新支持力度,要完善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社科管理干部要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切实做到学史崇德,用好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要继续涵养高尚的道德品质。会上,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主任、支部书记许益军以《赓续红色基因,坚定文化自信,扎实推进江苏哲学社会科学高质量发展》为题,给大家讲了一堂别开生面、生动活泼的党课。许益军同志指出,重视哲学社会科学是中国共
来源:社会科学处
6月24日,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第二党支部与龙山书院联合第一党支部、第二党支部在中苑老食堂二楼共同举办“学党史、诵经典、忆初心、办‘食’事”实践活动,旨在“知食变迁,以食育人”,传承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充分发挥新时代大学生的“食育”习惯。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书记屈家安,龙山书院党总支书记张京波、副书记副院长刘红梅,总务(后勤)第二党支部全体党员,以及我校学子共100多人参加此次活动。活动在《再唱山歌给党听》的悠扬旋律中拉开序幕。张京波书记在致辞中深情回忆了自己二十多年前在南京气象学院的求学生活,通过今昔食物的对比,他由衷感慨,饮食的变迁不只丰富了我们的味蕾,还讲述着时代发展的故事,师生们从吃饱吃好到吃的健康,一日三餐得以取舍的自由,是对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伟大成就的最好见证。张书记鼓励信大学子,“学以成人,全面发展,志行天下”。在追忆党史答题、《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演讲、《祖国,用青春的名义为你歌唱》朗诵等环节中,龙山学子用他们的赤诚的爱国之喉诵唱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亿万中国人民意气奋发、勇往直前的奋斗历程,爱国之音响彻了整个会场。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
来源: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精神,2021年6月25日,国际教育学院召开了《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交流座谈会。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廷淮、党总支副书记张广磊出席座谈会。参加此次座谈会的还有国际教育学院全体辅导员及来自俄罗斯、刚果布、孟加拉国、马拉维、乌兹别克斯坦、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萨摩亚、瓦努阿图等国家的留学生代表。会议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张广磊主持。马廷淮向与会留学生们宣读了习近平给北京大学留学生的回信,并就回信内容进行了解读。随后,马廷淮将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到发展至今的辉煌历史和百年成就向留学们代表们娓娓道来,并希望留学生青年们与时代同向,在奋斗中释放青春,追逐理想。张广磊鼓励留学生们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更加深入地了解真实的中国,并把自己的所见所想介绍给更多的外籍友人,更好的传播中国文化。与会的留学生代表们也就回信内容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来自刚果布的2021届本科毕业生傅雷森表示,他非常赞同习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的多到中国各地走走看看。“百闻不如一见”,本科期间,他利用假期时间去到了北京、上海、贵阳、广州等地,确实感受到了和自己印象中不一样的中国。中国不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
近期出版的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生态环境与保护》(2021年第5期)转载了《阅江学刊》2020年第6期刊发的《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笔谈)》9篇文章。 2020年11月9日,《阅江学刊》编辑部联合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举办“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专题研讨会。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国家气候战略中心战略规划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中国城市经济学会、外交学院亚洲研究所、中国传媒大学绿色低碳发展与品牌传播研究中心、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创绿研究院等机构的10位专家应邀出席。会上,各位专家围绕我国气候治理的近期、中期和长期目标,针对气候变化宣传、净零排放、能源结构转型、国际气候政治博弈等问题深入交流探讨,进行思想碰撞。会后,本刊迅速整理专家会议发言的核心观点,经作者确认后以《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笔谈)》为标题在2020年第6期及时刊发。 《全球气候变化与中国行动方案——“十四五”规划期间中国气候治理(笔谈)》刊发后,立即引起学界
来源:期刊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