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12日,我校第五届创业计划书大赛决赛于雷丁楼C101会议室举办。我校总务处党总支书记屈家安、藕舫学院院长兼教务处副处长葛昕明、研究生院副院长朱晓东、自动化学院教授夏旻、学工处副处长蔡惠华担任评委嘉宾。结合疫情防控要求,本次大赛采取线下答辩、线上直播观看的形式。各项目团队代表在展示过程中自信从容,答辩内容精彩纷呈,充分展现南信大学子的智慧创意与社会担当。其中,创业项目“指尖之眼”致力于为全盲及半盲视障群体提供学习辅助服务,打造盲人教育的智能化移动终端,让盲人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版权卫士提供全链路版权保护产品服务,有效解决确权难、维权难、取证难的用户痛点;Hi Safe研发高空智能防护一体化系统,其产品已落地销售,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屈家安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国家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举办大学生双创赛事,能有效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思维、创业精神。针对本次大赛参赛的项目团队,他提出建议:一、大学生的创业计划书应具备创新性、可行性、时代性;二、创业项目需要具备核心技术理念和创意壁垒,体现专业素养;三、项目想法要具有现实意义,能够具体落实到创业行动中。他勉励大家,大学生在创业过
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近日,《阅江学刊》2021年第5期《气象与人类社会》栏目刊发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升级:困境、动能和前景》一文获《新华文摘》(2022年第7期)全文转载,这是《阅江学刊》自创刊以来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的第13篇论文。 2021年10月11—15日,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在我国昆明举行,国家主席习近平以视频方式出席大会领导人峰会并发表主旨讲话,引起各界关注。《阅江学刊》紧握时代热点,积极策划、及时刊发了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王思丹博士的《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升级:困境、动能和前景》一文。文中强调:联合国生物多样性谈判的重点应是整合各缔约方的立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可以借鉴气候治理的机制,设立清晰的、可测量的、可量化的目标;中国的大力支持必将为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奠定稳健的基础。该文展望了全球环境治理的发展前景,总结了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升级的动能,呼吁主要缔约方加强合作意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可操作性强的治理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学术影响和社会影响。 创刊以来,《阅江学刊》刊发稿件得到《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权威二次文献的高度认可。2021年度,
来源:期刊部
为弘扬科学道德,加强学术诚信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营造良好科学氛围,我校科学技术处、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和校科协面向全体在校师生,开展了“我眼中的学术道德模范”主题作品征集活动。本次主题作品征集活动作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活动月暨首届研究生学术文化节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自3月31日启动以来,通过宣传、征稿、初评、复评等环节,活动已于5月初圆满结束,反响热烈。作品征集内容涵盖了文学类和漫画类两大体裁,投稿作者包括了本科生、研究生以及教师三个群体。最终产生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3项。一篇篇感人至深的文稿,一幅幅寓意深刻的漫画,表达了投稿人对学术道德模范的尊敬,对学术不端行为的零容忍以及恪守科研诚信的决心。通过此次主题作品征集活动,加深了在校师生对学术诚信内涵的理解,进一步营造了风清气正的科研环境。据悉,科技活动月、研究生学术文化节已开展活动近百场,并将持续至5月底,致力于营造健康向上、求真务实的学术争鸣氛围,培养创新能力与团队意识,大力弘扬以爱国、创新、求实、奉献、协同、育人为内核的科学家精神,提升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水平。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12日下午,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发展中国家气象仪器使用与维护培训班”在WMO区域培训中心开班。中心常务副主任马廷淮和来自伊拉克、莫桑比克、肯尼亚的18名学员出席了开班仪式,仪式由中心副主任王勇主持。马廷淮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学员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我校深厚的办学历史和“双一流”学科优势,以及中心多年来积累的培训经验和培训规模。他说,大气探测技术是提高气象服务水平的前提条件,中国《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对大气探测技术提出了发展要求,这对气象仪器的使用与发展也是重大考验。学会使用良好的气象仪器,维护和提高气象仪器的精度,对保证气象产品质量有重要意义。本次为期14天的培训班中,我们将邀请校内外专家讲授地面及高空主要气象要素观测原理、气象仪器使用及校准维护、气象观测站网的规划布局与维护,与学员在云端探讨相关领域的技术,分享经验,以助力学员所在国气象观测水平的提升。尼日利亚气象局观测技术员Muideen Aleem先生首先发言,他感谢中国政府提供的宝贵研修机会,感谢我校WMO区域培训中心的精心筹备。来自莫桑比克国家灾害管理局的Martinho Amore Massimbe先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
为进一步规范我校学生组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更好地履职尽责,提升学生干部素养,坚持从同学中来到同学中去,更好的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根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会(研究生会)述职评议办法》相关要求,5月11日晚,校团委组织开展了校级学生组织中期述职评议会。学生工作部、研究生工作部、校团委相关负责人,学院学生会、研究生会主席和各院学生代表共计100余名师生共同参与了评议。校学生会、校研究生会主席团和部门负责人,大学生科协技术协会、青年新闻中心、青年志愿者协会、大学生艺术团、社团管理部、信大薪火讲解团主席团成员依次进行述职,他们从所属学生组织的制度建设、履职尽责、工作成效、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下一步计划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客观的述职汇报。学生工作部副部长蔡惠华、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王继东分别进行了点评,他们肯定了各校级学生组织自任职以来的工作成绩,希望全体校级学生干部提高政治站位,牢记服务宗旨,端正工作态度,严实工作作风,在服务、引领、凝聚广大青年中长本领、增才干。要全方位、多维度、广角度的思考,紧贴同学实际需求,围绕政治素养、道德品行、学风养成、创新创业、文化素养等方面开展健康向上、内涵丰富的活
来源:团委
近日,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杜景林主持召开“强职责、促服务”主题会议,旨在通过强化责任担当,推动信息化各项工作有效落实,更好地服务全校师生。网络信息中心全体职工参加会议。会上,副主任李仕强、周俊萍先后介绍了融合门户等信息化在建重点项目、高性能计算和一卡通重点工作进展,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之后,杜景林从项目建设、网络安全保障、明德楼智能化改造和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二期智能化建设等方面布置了近期推进的工作和即将开展的重点工作。他说随着“十四五”智慧校园建设的深入开展,以及新形势下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保障,都给我们每一个信息化工作者带来了新的压力和挑战。他强调全体职工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充分认识信息化工作的重要性和服务保障工作时间的连续性,转变观念,牢固树立担当意识,积极主动作为,团结合作,提升服务。他要求各科室认真梳理工作责任清单,重点事项要细化到时间节点,责任到人,确保工作能按时推进,有效落实;核心服务保障业务要落实A、B责任人,相互补位,确保能快速响应信息化应急事项和师生诉求;同时健全重点业务应急响应预案,有效防范与快速应对突发事件。此次主题会议对进一步落实和推动信息化工作开展,提高工作效率和服
来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网络信息中心
为深入了解师生实际需求,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和精准度,5月11日,图书馆副馆长张艳、孙明杰、文苑仲与各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老师赴艺术学院举办师生交流座谈会。艺术学院梁家年院长、专业教师、2021级研究生参会。 在会上,梁家年院长介绍了艺术学院近年的发展,表示学院和图书馆之间是鱼水关系,学院的师生需要图书馆这个广阔的平台。图书馆老师介绍了馆内服务、设施、资源等情况,特别是与艺术学科相关的配套设施和资源。 师生们自由发言,气氛热烈,提出的问题和建议涵盖了图书馆的环境、设备设施、资源利用、资源采购、活动的举办等多个方面。图书馆认真听取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了回答。本次交流座谈会有助于图书馆与教学单位加深了解、加强合作,完善图书馆各项服务工作,支撑学校的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师生交流
来源:图书馆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更加全面、深入、系统地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实质,准确把握深刻内涵,5月12日下午,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天勇教授应邀围绕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为二级党组织书记培训班作专题辅导报告。张天勇教授以“在高度的历史自觉中开辟中国之治的新境界”为题进行专题讲授。张天勇指出,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是在我们党百年华诞的重要时刻,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历史交汇关键节点上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概括了中国之治的伟大成就、重大意义和宝贵经验,是一篇马克思主义的纲领性文献,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随后,张天勇从“自觉坚持正确的党史观”“自觉坚持‘两个确立’”“自觉认清我们所处的历史方位”“自觉坚持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自觉坚持‘两个结合’”等五个方面搭建起学习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思维框架。他讲到,全会指出,党确立习近平同志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确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具有内在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现实逻辑和实践逻辑,只有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才能把
来源:党委组织部、党校、机关党委
为更好的推进“西部计划”“江苏省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招募工作,引导我校青年学子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5月10日,由校团委主办,长望学院承办的2022年“西部计划”“江苏省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宣讲报告会线上成功举办。本次宣讲会邀请了都安瑶族自治县“西部计划”项目办、盐南高新区“江苏省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项目办主要负责同志,我校在岗“西部计划”“江苏省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作为宣讲嘉宾分别进行政策解读、志愿服务经历分享。我校有意向报名参与“两个计划”的学生共计200余人线上参会。宣讲会上,都安县团委副书记蓝飞雪结合“西部计划”志愿者管理工作,针对什么是“西部计划”、“西部计划”主要从事那些服务工作、“西部计划”相关保障政策为我们进行了详细解读;盐南高新区团委书记、我校优秀校友董海南结合“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志愿者管理工作介绍了相关政策,同时对于青年学子如何做好基层就业选择和职业规划结合自身经验做了经验分享;我校长望学院团委书记、2010年“西部计划”志愿者赵魏丹,“西部计划”在岗志愿者赖海平,“志愿服务乡村振兴计划”在岗志愿者王思月结合自身经历分别进行了分享交流。
来源:团委
为了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加深青年学生对党的认识,端正入党动机,引导青年学生以实际行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5月9日晚,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首期中级党校开班典礼暨专题讲座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千秋会堂和腾讯会议同时举行。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胜出席开班典礼并为学员授课,园区190余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此次培训。章胜围绕“端正入党动机,全面提升自己,争取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展开,首先解读了入党动机的含义,并强调了其重要性,指出个别人员存在的不正确的入党动机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接着通过刘伯承等优秀共产党员的先进事迹深入讲解了如何树立正确的入党动机,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党和国家英明决策,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充分体现了我国的制度优势和大国担当,展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能力。最后要求同学们要进一步端正入党动机,认真学习党的历史、党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在学习、生活中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积极创造条件接受党组织的考验,早日实现入党愿望,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终身。此次中级党校开班典礼暨专题讲座明确了党课培训的目的与意义,激发了学员们学习热情,使学员
来源: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管理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