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抗疫见行动,疫情面前显担当。近日,江苏恒妤餐饮公司向我校医护人员捐赠除颤仪等近10万元医疗物资、生活用品和食品,向坚守在一线的医护工作人员表达敬意,同时,助力我校更好地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朱庆峰处长(总经理)对恒妤餐饮公司的爱心义举表示感谢,同时表示,恰逢南信大齐心抗疫、即将面临开学的关键时刻,江苏恒妤的大爱善举像今天的“及时雨”一样滋润着南信大每一位师生的心田,爱心企业的捐赠让我们更加坚定了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决心。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党总支书记屈家安表示,“总务后勤将把这份关心支持化为全力抗疫的动力,进一步落实落细各项防控举措,全力筑牢疫情防控的安全屏障,坚决守护好南信大每一位师生生命健康、校园平安!”凝心聚力战疫情,共克时艰显担当。想要最终打赢这场防疫攻坚战,离不开医护人员、全体教职工和总务后勤服务保障人员的倾情付出与师生的理解配合,同时也需要动员社会公益力量的支持参与。江苏恒妤餐饮公司积极调配捐赠物资,助力我校疫情防控工作,彰显了社会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人道、博爱、奉献”的人道主义情怀。
来源: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
近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该论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办,在北京设有线下主会场,并于南京设江苏线下分会场。我校来自俄罗斯的KHASEN ANTONINA(小龙)、来自乌克兰的HEWINS BOGDAN(海文)、以及来自刚果(布)的GOMA TSHIVETTA CHRISTIAN FERSEIN JORVIALOM(傅雷森)作为留学生代表参加了江苏线下分会场活动。江苏线下分会场 此次论坛以“促进青年发展、塑造共同未来”为主题,分设“就业创业”、“气候变化和绿色发展”、“数字经济”、“包容和公平的优质教育”四个主题论坛,面向全世界发出《青年优先发展国际倡议》,积极推动世界青年间的交流融合,共塑发展,共创未来。 我校留学生在活动中接受采访。来自俄罗斯的小龙在采访中表示“我发现,在南京、和中国的每个城市,留学生和中国学生同样都有很多机会。而且,我们可以在一起交流、分享经验和想法,共同建立一个美好的未来”。来自刚果(布)的傅雷森在采访中说到“以前我体验过包括茶艺在内的很多中国传统技艺,也了解过许多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觉得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我也希望在未来能有
来源:国教院
7月27日上午8点,2022年江苏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将正式启动,为了顺利完成“四天三夜”的电子设计竞赛, 26日下午,工程训练中心组织召开了2022年江苏省电子设计竞赛赛前动员会,全体竞赛指导教师、竞赛后勤保障服务教师出席了动员会,会议由中心主任庄建军主持。首先,庄建军分析了今年电赛形势,指出对于我校存在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明确了今年的参赛目标,进行了具体的人员分工和竞赛房间分配。特别强调了每组不同参赛小组之间的选题原则、报告撰写和注意事项。其次,强调了三个原则:一、坚持公平参赛,遵守竞赛纪律;二、坚持安全参赛的原则。特别强调师生人身安全和比赛器材使用安全;三、坚持节约参赛原则。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往年参赛回收器件的利用,另一方面也要加强新购器件的审批、使用管理和赛后回收工作;同时,庄主任还强调了后勤保障服务的节约,利用有限的资源给参赛师生提供最优的服务,杜绝一切浪费。动员会上,所有参赛指导教师积极发言,提出了自己组内存在的不足和部分共性问题,庄主任一一作了解答。接下来庄主任和每个方向的负责教师到各教室对参赛学生做了赛前动员和比赛要求宣讲,特别强调比赛过程中的纪律要求。通过本次动员会,
来源:工程训练中心
为进一步落实团中央关于研究生支教团工作有关要求,根据广西2022年西部计划相关工作通知,7月24日我校团委书记沈伟峰一行赴都安瑶族自治县送我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团到岗,并与县项目办、服务单位交流对接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各项工作。7月25日,校团委一行前往我校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学校都安高中、地苏中学、地苏小学座谈交流。都安团县委书记韦幸、县教育局一级主任科员王丽华、都安高中党支部副书记苏瑞超、都安高中副校长宋显斌,地苏中学、地苏小学校领导参加座谈交流。座谈交流会上,韦幸代表团县委对我校团委一行及我校新一届研究生支教团的到来表示欢迎,对我校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在都安参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事业所做出的贡献给予了充分肯定;沈伟峰简要介绍了我校办学情况及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广西团成员基本情况,并向一直以来关心与培养我校研究生支教团的县项目办、服务单位表示感谢;各服务单位校领导介绍了历届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单位工作、生活情况,并希望以研究生支教团为纽带,与我校进一步加强合作,共同助力都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座谈交流会后,我校团委一行在都安县教育局、团县委相关负责同志的陪同下实地考察调研了3所服务学校的校园
来源:团委
为进一步拓宽毕业生就业创业渠道、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就业,7月26日,学工处副处长蔡惠华、就业办办公室主任姚楠赴上海联蔚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南京公司)座谈交流、签约授牌。上海联蔚数字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交付中心负责人周涛、高级项目经理徐云龙、项目经理成强、校招经理夏健峰出席座谈会。夏健峰、周涛先后介绍了企业的发展历史、专业技术优势、生产经营方向、人才培养计划等,意向在毕业生就业实习、人才培养、校企合作等方面与我校加强交流合作。蔡惠华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办学特色、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及毕业生就业情况,希望校企双方能充分发挥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力争在学生就业、实习实训、专业发展等方面密切合作,实现学校“育人”与企业“用人”的双向共赢。座谈会后,蔡惠华与周涛分别代表校企双方签署了优质就业基地建设协议书,完成“优质就业基地”授牌,并参观了公司的工作环境。座谈交流、授牌签约
来源:学生工作部、学生工作处
近日,江苏省科协公布了2022年度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人选,全省共100名青年科技人才入选。我校计算机学院许小龙和数学与统计学院熊艳琴2名青年教师入选。江苏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由江苏省科协组织实施的一项青年人才支持计划,旨在改革科技人才服务机制,探索服务创新驱动战略的有效途径,拓展培养举荐青年科技人才渠道,扶持有学术技术优势、有发展潜力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该人才支持计划每年通过各区市科协、省级学会和高校科协学会选拔一批35周岁以下的青年科技工作者进行连续2年稳定的资助培养。经我校科协推荐,目前已有6名教师获得江苏省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资助。
来源:科学技术处、国防军工科研处
近日,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公布了2022年度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评选结果,入选者包括全国各高校和科研院所的425名青年学者。由我校科协推荐的江民星、杨锴、陈倩3人此次成功入选,这也是我校首次获批此类项目。中国科协拟组织实施的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旨在推动中国科协科技智库建设,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培养凝聚一批思想敏锐、专业扎实的青年战略科技人才队伍,主要资助围绕国家需求、科技前沿、科技政策、创新人才、创新组织、科技治理等方向的决策咨询课题研究。我校科协自成立以来,积极发挥科技智库功能,协调有关校内组织发挥决策咨询功能,有效服务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出前瞻性、建设性意见建议,并于2020年获批江苏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
来源:科学技术处、国防军工科研处
7月5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举办了2022届校友联络员聘任仪式。国际教育学院院长马廷淮、校友工作办公室主任郭杨出席了此次仪式。此次聘任仪式由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张广磊主持。参加此次聘任仪式的还有来自巴基斯坦、俄罗斯、加纳、哈萨克斯坦、孟加拉、乌干达、乌兹别克斯坦、赞比亚等八个国家的8位校友联络员和学生工作办公室全体辅导员。在致辞中,马廷淮首先向担任2022届校友联络员的八位留学生表示祝贺,肯定了他们在南信大就读期间所取得的成绩与为学校及学院所做出的贡献;同时也对在座校友联络员提出了三点期望:希望各位校友联络员们架起校友与母校的“连心桥”,宣传好母校文化,讲好信大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希望各位校友联络员做好校友“风向标”,志存高远,追求卓越,为广大校友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希望各位校友联络员与学校共绘发展的“同心圆”,让个人的奋斗与学校的发展同频共振,助力校友和母校的共同发展。郭杨主任在发言中向2022届毕业的全体留学生表示祝贺。他表示,校友是学校宝贵的资源和财富,也是学校事业发展最可信赖与依靠的力量。希望各位留学生校友联络员在毕业后继续关注和支持母校发展,母校校友会也将支持留学生校友回国发
来源:国际教育学院、WMO区域培训中心
为认真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持续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护航研究生高质量就业,实现校企共建共享、合作共赢,近日,研究生院党支部、电信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一行前往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江苏公司,与江苏移动人力资源部党支部联合开展党建共建活动暨研究生“访企拓岗促就业”专项行动。江苏移动人力资源部党支部书记、总经理王浩,副总经理徐冰等参加活动。王浩代表江苏移动对前来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他介绍了中国移动的发展历程及近年来江苏移动在智能化、数字化、网络化方面对地区经济发展的贡献,并表示,南信大历年为江苏移动持续稳定地输送优秀研究生毕业生,为江苏移动聚才引智的重要源泉之一,今后将以党建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开展形式多样的“党建+”活动,实现党建互促、资源共享、联建共学、队伍互促,不断深化共建互补的深度和广度。研究生院党支部书记袁敏表示江苏移动是我校毕业生入职人数最多的世界500强公司之一,近年来,校企双方在研究生创新实践等方面展开了系列探索,有着优厚的合作基础,希望在共建协议的基础上,积极创新党建共建模式和路径,持续强化党建引领发展、聚力发展、融合发展,以党建赋能研究生就业高质量发展,力争
来源: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学科建设处
电子签章系统可以保障电子签章安全、合法、合规,具有法律效力,保证其可追溯性和合法性。为进一步推动学校无纸化办公,方便教职工用印用章,我校于2021年9月启动电子签章平台建设。目前,完成平台部署测试和部分系统的对接工作,上线了“收入证明”、“在职证明”、“研究生成绩证明”等应用。系统自4月份建设以来,网络信息中心会同人事处与承建公司就证明文件内容与模板多次沟通,进行了深度定制化开发,方便了证明文件的使用。同时网络信息中心组织相关业务系统公司与系统承建公司就电子签章统一开放接口的使用进行了多次线上、线下培训与使用指导。目前电子签章平台已完成了和网上办事大厅平台、教务系统、研究生系统的对接测试,其中研究生成绩证明已使用了电子印章,方便了学生成绩证明的使用。后续将继续为学校其它业务系统与电子签章平台对接提供服务。系统自6月28日上线以来,截止7月8日共出具“收入证明”19份,“在职证明”17份,“研究生成绩证明”200余份,省去了师生打印文件和去业务部门盖章的步骤,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使用电子章的收入证明 使用电子章的收入证明对外使用电子签章的文件时,可通过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来源: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