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结果公布,我校三门参赛课程任课老师发挥出色,斩获佳绩。本次比赛由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委员会主办,旨在积极推进“留学江苏”行动计划,持续提升来华留学生培养质量,省内包括“双一流”高校在内的40多所高校参加了此次比赛。初赛为在线课程大纲、教案和课程视频评审,复赛为在线现场教学展示,79门课程进入复赛。经过激烈角逐,我校参赛的三门课程《程序设计基础》(任课老师:廖灵芝)、《中国概况》(任课老师:熊安沅)、《统计学》(任课老师:李琰)分获一、二、三等奖。廖灵芝老师比赛现场熊安沅老师比赛现场李琰老师比赛现场近年来,我校围绕来华留学培养提质增效的目标,多措并举,大力开展来华留学全英文授课专业建设,积极推进来华留学教学管理趋同化进程,不断提高来华留学培养质量。此次全省高校外国留学生教学观摩比赛我校荣获多个奖项,正是我校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提升来华留学人才培养质量,聚力培养具有“中国情怀、气象精神、信大特质”的来华留学生的体现。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指示,12月2日上午,校关工委骨干工作会议在教职工活动中心二楼召开,校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王尧出席会议并讲话,校关工委秘书长,副秘书长、老同志委员、联络员和二级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关工委秘书长、离退休干部党工委书记、离退办主任周斌主持。会议伊始,参会人员全体起立,满怀敬意和深情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杰出领导者江泽民逝世默哀一分钟,深切悼念江泽民同志。随后,大家集体收看了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省委宣讲团离退休干部专场宣讲报告会视频,通过学习,大家进一步深刻领会了二十大精神的精髓要义。校关工委秘书长范天森在会上传达了上级关工委要求、报告了2022年工作并布置了近期工作。他强调,关工委优质化建设均衡发展工作要进一步抓细抓实,二级关工委要进一步对标找差,逐项落实任务清单。三位二级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作为代表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发言。大气科学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京笃从构建离退休党员联系学生的工作平台、结合离退休党员的优良品质和特长感染教育学生、进行传帮带活动等方面介绍
12月5日上午,江苏省科技镇长团江北新区团团长、科技创新局副局长贲智勤一行4人来园区考察交流,对接新区专场招聘会相关工作。园区管委会主任刘佳,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胜出席交流会。会议由章胜主持。刘佳主任对贲智勤团长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园区建设发展的情况。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通过校地合作积极打造长三角产教融合示范园区。江北新区与南信大校地融合的成功经验为园区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期待双方在人才招聘、科技创新、产教融合等方面有深入的合作。贲智勤部长对园区建设发展取得的成绩给予高度肯定。他深情回顾了江北新区科技镇长团与南信大的历史渊源和深厚情谊,表示将发挥好科技镇长团的“朋友圈”和“大后方”优势,聚焦园区毕业生专业实际,发挥区域资源优势,推动学校智力资源与新区产业发展融合,全面激发校地融合效应,聚力引才,尽快举办新区专场毕业生招聘会。新区科技镇长团其他成员还结合自己的学科和资源平台对招聘会的举办形式、宣传模式、前期准备等提出了建议意见,并就有关工作做了深入交流。会后,新区科技镇长团一行在园区领导陪同下参观了校园,并实地察看了招聘会场。
12月2日,南瑞集团气象信息部一行2人来我校洽谈合作,南瑞集团气象业务专家周海松,南瑞水电公司气象信息部副经理钱昊,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等专家出席,科技产业处相关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大气物理学院教授杨元建主持。王军简要介绍我校学科背景和专业特色,并就学校产教融合方面的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他说,南信大坚持开放办学,一直以来以培养高素质气象人才为发展目标,大气科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蝉联第一,并建立了气象传感、人工智能等多门新兴交叉学科。学校大力发展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开展各项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积极对接各领域知名企业,鼓励引导学校科研专家到企业落地服务,服务地方科技发展转型需要。南瑞集团在水利、水电等科研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希望双方能进一步密切联系,与学校专家在联合申报、研究生联合培养、产学研合作等方面开展各类合作。周海松代表南瑞集团对学校此次交流合作安排表示感谢,并就南瑞集团的产业背景、需求方向进行简要介绍。他表示,南瑞集团是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直属科研产业单位,是我国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优秀的高科技企业集团
近日,由镇江市人才办、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指导,共青团镇江市京口区委员会、镇江市京口区科技镇长团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苏皖区域赛正式落下帷幕,我校“数创未来团队”《基于云计算的网格式AR多用户互动设备》项目,荣获区域赛一等奖,成功晋级国赛。 本次比赛共有来自苏皖地区13所高校的28个团队参赛,教务处(藕舫学院)和各学院积极组织,择优推荐优秀团队参赛。经学校评审和大赛组委会择优推荐,我校“采诗”、“风揽云舒”、“数创未来”3个团队参加苏皖区域赛角逐。区域赛由行业专家、微软技术专家和基金投资人组成专业评审队伍,对参赛项目进行现场提问、作出专业点评。经过6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最终,我校“数创未来团队”以区域赛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与江苏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的两个团队取得直通中国总决赛资格。微软“创新杯”全球学生科技大赛创始于2003年,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20届。开办以来,已有超过175万名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生参与“创新杯”大赛。该赛事为全球青年学生提供了一个激发技术创新潜力和利用科技创新解决社会面临的实际难题的平台,已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科技竞赛之一,得
为方便我校师生使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信息化平台,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效率,11月29日,科技产业处邀请南京中高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开发团队来我校进行新平台使用培训。培训会在基嘉楼203会议室举行,各学院科研秘书、科技产业处相关人员参加了会议。培训会上,工程师围绕系统管理、提案管理、知识产权管理、知识产权运营、产学研合作管理等模块进行了详细地讲解,并为现场参会老师进行“一对一”个性化问题答疑解惑。知识产权管理与运营信息化平台旨在提高我校知识产权工作水平、专利运营转化效益、引入市场化途径、多维度推广专利转化应用、践行高校“政产学研用”五位一体的科技发展模式,此次培训会为新平台的推广使用奠定了基础。科技产业处将一如既往做好师生知识产权服务工作。
12月1日,青塔科技有限公司区域总监张郡、区域经理郭宇朗一行来校座谈交流,会议在行政楼306室举行。发展规划处处长郭杨、图书馆副馆长陆勇及人事处等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参加座谈。郭杨对张郡一行来校交流表示欢迎和感谢,他表示,近年来青塔与南信大持续深化合作,在学校发展规划咨询、学科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发挥了显著支撑作用,希望双方继续拓展多领域合作交流,助力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开创南信大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新局面。青塔公司一行围绕助力高校战略制定、学科建设、学位申报、人才引进等系列服务作了详细介绍,表示将进一步深入分析学校需求,不断优化完善服务,为学校发展提供更加科学精准有效的支撑。
11月30日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的教师王英梅副教授在明想楼107报告厅为园区师生作题为“知色善用——创新其乐无穷”的报告。报告由园区管委会副主任章胜主持。园区部分教师、20级会计专业的学生、部分园区研究生听取了报告。会议伊始,王英梅副教授问询了同学们对色彩的感知方面的想法,并且相对应地为同学们介绍了色彩的三要素以及色彩的体系与关系。她特别指出,巧用色彩的对比可以强调画面、突出作品的主体、塑造画面的空间美感。随后,王英梅副教授就一幅好的作品所需要的色彩配置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例如在对立色之间搭配一些过渡的色彩,运用一些无彩色系的介入,或者运用色彩的面积对比优势法对画面进行调整,可以给观赏者以更强的视觉冲击却又不显突兀,达到以简胜繁的效果。讲座的最后,王英梅副教授说道:色彩的美是一切美感当中最大众化的形式,色彩也是造型艺术重要的因素之一,色彩的搭配要有对比、和谐、基调、重音。令在场的同学们都深感受益匪浅。本次讲座致力于培养园区学生们的美感,提高同学们的艺术修养。最后,园区副书记章胜鼓励同学们在学好专业知识的同时,需要培养对美学的热爱,在生活中寻找美、发现美、创造美。
11月30日,我校参加江宁区人社局举办的“感知江宁”校企对接系列活动,就业办老师和学生代表共16人参加本次活动。在江宁区人社局的带领下我校师生先后参观了中南谷创新基地和南京软通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活动中,中南谷创新基地负责人向我校师生详细介绍了创新基地的运行模式,创新创业项目孵化情况以及江宁区对创新创业项目投入支持政策;南京软通动力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代表详细介绍了企业的基本情况、发展前景及人才需求状况。学生通过实地走访感受到企业文化和工作生活环境,提升了对江宁优质企业的多元认知,开拓了眼界思路。在交流环节中,政校企三方围绕“校企精准对接形式”“产学融合”“企业工作室”“项目制培训”“教学实习”等议题进行深入探讨。“感知江宁”系列活动是江宁区人社局组织的特色活动,旨在落实促进高校毕业生在江宁就业创业,搭建紧密型校企供需对接平台,服务高校就业创业工作和企业用人需求。我校在后续就创业工作推动过程中,将会带领辅导员和毕业生代表走进更多的企业和园区,搭建毕业生就业渠道,扩宽毕业生辅导员就创业工作视野。
11月30日下午,图书馆(档案馆)党支部举办学习二十大报告知识竞赛活动,党支部书记、副馆长张艳主持,党支部全体党员参加。知识竞赛以党的二十大报告为主要内容,设置必答题和抢答题两个环节。参赛各队成员密切配合、机智抢答,在竞赛中形成了“以赛促学、以赛比学”的良好学习氛围,展示了扎实的知识功底和高效的团队协作精神,达到了“互比互学、共同提高”的目的。本次知识竞赛,进一步激发了党员们的学习热情,加深了大家对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认识与理解。近期,图书馆(档案馆)将继续组织系列专题学习活动,通过“共读一本书——朗读者心中的二十大”读书分享、榜样——“学习二十大精神”馆藏阅读推荐、奋斗——“学习二十大”电子图书阅读推荐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掀起学习贯彻热潮,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入脑入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