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第63个世界气象日 ,为宣传普及气象科学知识,弘扬传播科学精神,我校于3月22日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举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三届气象科普讲解大赛。本次大赛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处主办,龙山书院承办,江苏省气象学会提供支持。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科普部部长金雷、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与科技司二级主任科员孙悦,江苏省气象学会秘书长孙燕、南京市气象局高级工程师金晨路,我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龙山书院院长张军、人事处副处长杨元建、学生工作处副处长朱晓晨、科学技术处副处长李蓓蓓、龙山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刘红梅出席本次活动。在正式比赛开始前,龙山书院院长张军代表学校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词。他回顾了近年来学校科普工作取得的标志性成绩,指出气象科普讲解大赛的成功举办就是我校积极发挥学科优势,创新开展科普创作、科学传播和科普活动的有益探索与实践,也希望更多的同学能够投身气象科普,让青春在气象高质量发展、气象宣传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中绽放绚丽之花。正式比赛分为自选题目讲解和科技常识测试两个环节,共有16位选手按赛前抽签顺序依次上台展示,并由评委当场打分。选手们围绕天气预报、防灾减灾、气候变化等多个主
为进一步宣传推广气象科学知识,激发青少年的科学梦想和探索气象的好奇心,让青少年走进气象、了解气象、关注气象,3月22日下午,由校科技处、科协、龙山书院联合南京市育英第二外国语学校,成功组织”南信大气象发现之旅——育英二外气象科普研学活动”,共计300余名学生走进信大,开启一场新鲜有趣的气象科普研学活动。同学们在大学生志愿者和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我校气象台、大气探测基地、农业气象试验站和美术馆。在气象台,同学们对现代化的气象预报预警业务平台流露出了浓厚的兴趣,不时提问、交流、讨论,饱含热情与好奇。他们在志愿者和老师的介绍下了解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还认识了气象云图、各类气象符号等,近距离地感受到了气象科技的突飞猛进以及气象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相关。大气探测基地和农业气象试验站的各种拓展活动也十分精彩有趣,同学们不仅认识了各类现代化的气象观测仪器,还亲自上手、实践操作,尽情体验了一次充满乐趣的科技之旅,在增长知识、拓宽视野的同时,也将科技创新的种子播撒心中。美术馆里,国家艺术基金《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主题工笔重彩画青年创作人才培养》作品展吸引着同学们驻足欣赏,工笔重彩的艺术魅力、丰富璀璨的运河历
为加强合作交流,推动我校与盐都区“一县一校”战略合作走深走实,3月15日,受盐城市盐都区区党组成员、科技镇长团团长张京波邀请,我校科技产业处组织相关专家赴盐都区走访调研。我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倪海彬(挂职)、水文院刘敏、环科院李大伟和化材院张国臻等专家参加调研。我校专家分别走访调研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和对口科技型企业。刘敏一行走访了盐都区水务局、住建局和水务公司,深入了解政府和企业实际需求,为盐都区水务工作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李大伟走访了江苏亿豪塑业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博拓新型建筑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申江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苏嫦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与各家公司领导交流废气废水处理关键技术。张国臻、倪海彬参观了江苏恒隆通新材料、龙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华跃纺织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与各家公司技术专家讨论了新材料领域的关键工艺难题解决方案。通过实地走访和深入交流,我校专家认为盐都区企业技术需求明确,与我校学科优势高度契合,期待双方能够进一步务实合作,产学研用多方协同发力,实现校地互利共赢。
3月21日下午,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管理中心主任宁军丽一行来校调研校史馆和科普基地建设等有关情况,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姚楠、科技处副处长李蓓蓓等参加座谈会。姚楠首先向宁军丽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从展厅建设、校史育人、参观接待、队伍培养等方面介绍了校史馆建设情况。她说,我校校史馆以60余年历史发展为主线、秉承学校明德格物立己达人的校训,展现学校办学历史底蕴、办学成就和不同年代的办学风貌,突出展示学校在不同时期为国家各项事业尤其是气象事业的贡献,展示了南信大人奋发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面貌。李蓓蓓随后介绍了我校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的建设情况。学校以高水平科技引领高水平科普,充分依托各类教学实验平台,以科研成果为支撑,通过院士专家进中小学、设计漫画天气课程、科普基地开放参观、大学生科普志愿服务等活动,获评“优秀全国气象科普教育基地”“第十届全国气象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宁军丽十分赞赏我校校史馆和科普基地的建设工作,她介绍了江苏警官学院博物馆管理中心的管理与建设,简要说明了近代警察史博物馆、指纹馆、校史馆、轻武器馆等场馆情况。她衷心希望两所高校加强交流,可以开展高校研学、科普活动联合等合作。本次座
3月22日,池州学院副处长周恺一行来校调研本科教育教学经验。教务处处长马廷淮出席。马廷淮对池州学院一行表示欢迎。他表示,近年来池州学院与我校交流广泛且深入,在本科生联合培养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希望两校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互学互鉴、共谋发展。会上,教务处副处长常建华介绍了我校在专业建设、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课程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经验做法。周恺对我校分享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成功经验和举措表示感谢,并分享了池州学院在劳动教育、教学成果奖申报中的宝贵经验,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增进两校本科教学方面的合作与交流,推进池州学院建设。与会双方就本科教育教学工作、学生升学深造及高质量就业等方面开展了深入研讨与交流。
为加强教育考试部门、高校与高中三方沟通合作,促进高中更好地开展教学,服务高校人才选拔培养,推进新高考改革顺利实施,3月19日,由安徽工业大学联合“江苏好大学”共同举办了“面向新高考 协同向未来——苏皖高中高校新高考改革‘安工大论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作为“江苏好大学”联盟高校之一,我校安徽省招生宣传组组长、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鹏飞和招生办林厚博代表学校全程参与。会议邀请安徽省招生考试院、马鞍山市人民政府、马鞍山市教育局的代表以及江苏2所高中、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怀宁中学、淮北市第一中学等60余所高中代表共聚一堂,聚焦《安徽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和江苏新高考改革经验,共同探讨新高考改革背景下育人选才的新变化。交流座谈会上,吴鹏飞和林厚博重点介绍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办学理念、专业特色、培养模式、就业去向等突出优势,并简要分享了我校在新高考背景下的高校人才培养方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政策。随后,各高校为参与论坛的优质中学颁发了江苏好大学优质生源基地铜牌。“面向新高考协同向未来”。本次论坛为苏皖两省高中高校新高考改革发展赋能,扩大了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在安徽优质生源中的
在第63个世界气象日来临之际,国际教育学院组织留学生赴南京市气象台进行参观学习。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孙亚杰(挂职)、辅导员及来自埃塞俄比亚、刚果(布)、加纳、几内亚比绍、科摩罗、马拉维、卢旺达、萨摩亚、斯里兰卡、苏丹、乌干达等国家的18名气象相关学科留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在南京市气象预报预警中心的报告厅内,姜有山台长围绕“智慧气象 精致服务”,从组织架构、人员状况、南京市情概况、气象信息服务系统、天气预报预警技术研究等方面给留学生们带来了关于南京市气象服务概况的科普讲座。留学生们认真聆听讲座,并对气象信息数据处理和国际气象合作方面提出问题,热烈交流。随后,留学生们在气象台讲解员的带领下,相继参观了气象影视中心和江心洲气象观测站,观摩了天气预报的制作过程,并体验了气象影视节目拍摄。国际教育学院以世界气象日为契机,首次开展了以“天气气候水代代向未来”为主题的世界气象周系列活动。接下来的一周时间里,国际教育学院还将开展“气象科普进校园”、世界气象日专题学术讲座等系列活动,希望通过参观与体验,加深留学生们对世界气象日的认知,增强环保意识,弘扬科学精神,并提高他们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姜
为培育学生优良品质,引导广大获奖、受助学生用好奖助资金,充分挖掘各类奖励和资助政策的育人功能,有效发挥优秀学生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我校于2022年12月-2023年3月开展了“心怀感恩励志成才”主题教育活动。 寒风不侵肌,关爱暖人心。2022年,我校继续推进实施困难生量化测评认定体系,完善资助政策体系,创新资助工作举措,打造资助育人品牌;各项资助评审均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起到了很好的资助育人效果。为保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温暖御寒,学校为1035名2022级家庭经济困难新生统一购买了御寒慰问品,陆续发放到学生手中;各学院也积极开展“冬季送温暖”活动,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送去了保温杯、棉被、文具等物品。各学院高度重视,深入开展系列活动,动员广大获奖、受助学生积极参与。挖掘国奖、励志及校奖获得者优秀事迹,树立成才典型,全校共举办了12场优秀学子先进事迹报告会,参与学生达3781人,大学生朋辈引领工作落地生根,助推2022级新生向榜样学习。各学院积极开展困难学生座谈会,总结2022年度资助工作成效,引导学生充分了解国家和学校的各项资助政策。辅导员与困难学生谈心谈话,广泛听取学生的意见和
2023年3月23日是第63个世界气象日,也是世界气象组织成立150周年纪念日。为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协与各科普实验基地联合举办了一系列专题活动。“你好呀气象日”笑脸随手拍活动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协与艺术学院科普实验基地联合推广的活动。参赛者登录“小e气象”选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即可参与活动。世界气象日期间,广大师生用微笑记录南信大校园生活的欢乐,传递每一个值得被铭记的瞬间,最具人气与特色的笑脸以展板墙的方式与本人及广大师生在线下见面。线上的答题活动也格外精彩,题目围绕“天气气候水”,既有深度也有广度。本次活动增进了校园师生与气象科普的联系,帮助广大师生了解“天气气候水”气象科普知识,对推广与普及校园气象文化与信大科普基地起到了积极作用。活动期间,南气园设立内容丰富的笑脸墙,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进行观摩与合影,气氛浓烈。
近日,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报送的劳动教育实践项目和案例先后被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物业管理专业委员会评审为一等奖和示范单位荣誉称号。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认真落实校党委行政关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时代新人会议精神,配合教务处、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利用总务(后勤)部门在劳动教育方面独有的教学资源和实践平台,将日常生活修为与劳动素养训练结合起来,在培养生活能力、鉴赏水平以及劳动创造、技术创新等维度广泛厚植“劳”育”根基,通过树立以身边典型,阐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是幸福源泉”思想的哲学意涵、内在特质和现实意义。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自2021年暑假开始,选拔并组建成立劳动教育实践课专班,主动承接2021、2022级本科生近1.8万人次8学时的劳动教育实践任务。实践证明,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通过“服务+教育”双轮驱动,将“三全育人”模式较好地运用到学生人才培养大体系中。荣誉既是激励也是鞭策,总务后勤人将继续立足本职,牢记“不忘服务初心,牢记育人使命”,着力推进总务后勤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让劳动教育之花在“百花·双创节”中绽放出新未来、新希望,为创建一流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