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借鉴兄弟单位一流科技期刊办刊经验,进一步推进我校科技期刊的质量提升和模式创新,3月30—31日,期刊中心调研组一行6人在刘文军副主任(主持工作)的带领下,先后赴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复旦大学《数学年刊》编辑部、上海大学期刊社、中国激光杂志社进行调查研究,同所到办刊机构领导、主编、编辑举行专场座谈,就构建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背景下如何办好一流科技期刊寻计问策。 调研组得到受访单位的热烈欢迎和真诚接待。座谈会上,受访单位负责人详细介绍了各自单位的发展历程、组织结构、办刊规模、办刊理念、办刊特色、成绩荣誉、特色举措等。刘文军向与会同行汇报了我校科技期刊的办刊历程、发展现状、办刊举措以及今后的发展思路,希望在座办刊专家为我校建设一流科技期刊指点迷津。大家认为,高校科技期刊作为一流学科建设的重要依托,是汇聚最新学术思想、承载一流学科成果的学术平台;同时,高校学科建设成果可助力科技期刊建设,为一流期刊建设提供内生动力。受访单位还分享了相关中、英文刊创刊及入选国际数据库的筚路蓝缕之路,为我校一流科技期刊建设提供了宝贵建议。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期刊中心是国内高校学科和办刊深度融合的旗舰,依托该校
近日,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公布2023年度“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入选人员名单,我校科协推荐的李楠副教授成功入选。 据悉,“江苏科技智库青年人才计划”项目旨在加快构筑具有江苏特色的“小中心、大外围”科技智库体系,激发青年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助力青年人才开展资政建言、服务省委省政府科学决策。在经济发展和快速城市化的背景下,我国面临着来自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双重挑战。此次李楠副教授获支持的决策咨询研究,将为碳达峰背景下江苏省的减污降碳策略提供决策参考和智力支持。
1111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 磅Normal0为进一步提升教职工业务能力,4月4日上午,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举办第二期“千秋沙龙”活动,邀请园区管委会主任刘佳作PPT制作技能提升培训。园区领导班子成员、全体教职工参加培训。刘佳结合多年来在项目申报等工作中制作PPT积累的经验,从排版、配色、图表三个方面详细讲解了PPT制作的注意事项,结合实例进行演示操作,分享了母版制作、SmartArt插件使用、图片蒙版及美化等实用技巧以及图片、字体等素材资源,解答了教职工在PPT制作中遇到的困惑和疑问。参加培训的教职工纷纷表示,通过培训掌握了丰富的PPT操作技巧,有助于提高PPT制作水平。本次培训由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主持,他表示园区“千秋沙龙”搭建了教职工业务技能交流提升的平台,大家要牢固树立学习思想,通过沙龙活动能有所收获、有所提高,不断提升工作效率与业务能力。
近日,为加强劳动教育,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充分发挥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启发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美,我校第24届研究生支教团宁夏团团长李敏、成员范会敏在同心县第六中学发起成立“巧手妙做”手工社团,利用每周二和周三课后服务时间带领七、八年级的学生开展社团活动。社团开展的第一次活动主题为“纸上生花”,活动中研支团成员讲授与演示制作郁金香的过程,社团成员利用皱纹纸折出样式丰富的“郁金香”;社团开展的第二次活动主题为“扭我所扭”,活动中研支团成员讲授与演示利用扭扭棒制作“小雏菊”。手工制作课程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动手能力,还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在过程中引导学生像春天的花朵一样迎风生长、向阳花开。后续,我校研究生支教团将继续在服务地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社团活动,拓展“第二课堂”服务“第一课堂”,提升西部地区青少年综合素养,更好的服务当地教育事业发展。社团活动现场
4月3日下午,2023盐城校园日——“四绿盐城”推介交流会暨春季校园专场招聘会在园区顺利举办。江苏省沿海人才市场副主任曹杨,射阳县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李炜、射阳县远程教育办主任岳杰,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党委书记蒋元春、主任刘佳、学工处副处长蔡惠华、园区副书记副主任章胜、副主任侯健敏出席活动。射阳县企业代表,园区毕业班辅导员及学生代表参加,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健敏主持。刘佳代表园区师生对盐城市、射阳县到园区开展专场招聘会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她表示,学校积极响应党中央战略部署,不断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向纵深推进,努力探索高校跨省合作新模式。学校和园区高度重视校企合作发展和首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积极开展访企拓岗,希望与用人单位进一步建立紧密的产教融合合作模式,提高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的契合度。她同时希望毕业生们在本次招聘会中能充分展示自我,把握机会,积极就业。曹杨在致辞中介绍了盐城的基本情况、重点产业布局和“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引才政策。她感谢南信大为盐城输送的大批优秀人才,她说,盐城着力打造的新兴产业集群战略方向和南信大的学科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希望今后进一步与南信大和园区建立人才引进合作关
3月30日,清明前夕,离退休办公室党支部组织开展了“致敬已故“志友”,弘扬大爱精神”主题党日活动,支部党员前往西天寺陵园“志友”纪念林缅怀追思已故“志友”,以鲜花寄托哀思,以鞠躬感谢奉献。我校有20多位离退休老同志及其家属主动加入了南京市“志愿捐献遗体器官者之友”,有9位已故老同志实现了遗体捐献,分别是徐志祥、林兆璋、金受成、钟大庆、祝韵书、李理、林咸元、路玉明、李蕤。他们奉献的不仅是遗体,更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的名字被镌刻在“志友”纪念林的纪念碑上,供人们缅怀和追思,他们的高尚行为深刻诠释了生命的价值,他们的大爱精神为后人树立起了不朽的榜样丰碑,他们将永远激励着人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勇前进。近十年来,离退办党支部每年都会在清明节前夕赴“志友”纪念林缅怀致敬我校已经实现捐献的“志友”,积极弘扬他们大舍大爱的无私奉献精神,学习他们的先进事迹,寄托对他们的无限哀思。通过此次主题党日活动,离退办党员同志们思想得到了升华,心灵得到了洗礼,党性得到了锤炼,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大家纷纷表示,要在今后的工作中传承好“志友”老师们的大爱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更高的政治站位、更强的责任担当,更好
3月24日至29日,期待已久的江苏省高校(高水平组)排球锦标赛于南京农业大学举行。经过6天精彩激烈的角逐,我校排球高水平运动队在这次比赛中取得了男子组第二名、女子组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在男子组的比赛中,我校男排奋勇拼搏,每一场比赛激烈的场面都迎来观众席阵阵掌声;尤其在与省内传统强队中国药科大学的比赛中更是表现优秀,比赛过程精彩激烈,最终酣畅淋漓地以3:0的成绩取得胜利,充分展现出我校男排优秀的技战术水平和竞争实力。 在女子组比赛中,最让感到紧张激烈的比赛是我校女排与南京农业大学女排的比赛。在全场观众的热烈紧张的呐喊声中,两支队伍你追我赶,紧咬比分,最后我校女排在大比分落后两分的情况下,在第三局开始发力、找回状态并力挽狂澜连着拿下三局,最终在场外的掌声与欢呼声中赢得了这场比赛! 每一个扑救、每一次进攻,都是勇敢拼搏、团结协作、不屈不挠不放弃的排球精神的最好展现!我校男女排在这次比赛当中的出色表现生动的诠释了这样的排球精神!当我们的男排主力队员在高烧39.3度、女排主力自由防守队员膝关节受伤严重的情况下艰难的完成比赛,正是这种坚持、这种韧劲,才有了今天我校排球队的优异成绩!另外,在这次
2023年4月1日,我校受邀参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花开——紫金草志愿者分享交流会暨紫金草文化传播使者授牌仪式”,活动在纪念馆和平广场举行,纪念馆为我校授牌,馆校共建国际志愿服务项目。“古城墙下的二月兰,朱雀桥边的野草花,当红梅遭凌辱、雪松被虐杀,是你,不屈的根须,托起寒夜里坠落的星光……”在和平广场,留学生们认真聆听《紫金花》诗歌朗诵。稚嫩的童声穿过历史烟云,驱散着一切黑暗与苦难。曲终,我校留学生听罢无不潸然泪下。一座城市的魅力,更体现在“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城市温度,而最好的城市温度莫过于志愿者的倾情服务。南京作为中国首座“国际和平城市”,和平理念不断浸润。我校将以此为契机,组织留学生参与和平教育,传递和平力量。参与此项国际志愿服务项目,旨在国际学生心中播下和平的种子,传递和平愿景,为推动南京记忆成为世界记忆贡献力量。
“践行二十大,巾帼展风采”。为进一步提升女职工的法律知识水平,切实保障女职工合法权益,激发女职工干事创业的精气神,发挥女职工“半边天”作用,3月9日-31日,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分工会开展了普法知识学习竞赛活动。在普法学习和知识考核竞赛环节,分工会结合部门女职工多的特点,从针对性强等方面考虑,从《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2021)等法律法规中抽取部分知识点,采用“问卷星”作为全员考核竞赛方式,100余人参加考核竞赛,因机动性强使得竞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大大提高,取得良好成效。在知识抢答环节,经过精心筹备,抢答赛于3月31日下午在教职工活动中心顺利举行,共有47人参加了此次活动。现场竞赛题型分为必答题、抢答题、风险题三种题型。经过三轮PK ,综合办能源科代表队以26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冠军,获得一等奖;商贸服务中心和宿舍管理中心代表队分别获得二等奖;饮食服务中心代表队、门诊部医保公卫代表队、维修科与校园科代表队分别获得三等奖。此次活动,不仅丰富分工会“三八节”序列庆祝活动,还进一步提高和增强了广大女职工的法律
为扎实抓好主题教育,为奋进新征程凝心聚力,教务处党支部组织教职工开展“党建与业务双融合双促进”主题党日活动。4月1-2日,在党支部书记马廷淮带领下,赴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华中综合实验场调研参观基地建设,探讨开展本科实践教学相关工作、推进互联网+“红旅”项目。并前往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重温党的革命岁月,缅怀革命先烈。在国家空间基础设施华中综合实验场,党支部书记马廷淮一行调研了基地的科研任务、实验场地、观测设备,以及后勤保障等情况。基地实验区选取典型水体、主要作物水稻等进行星地同步观测,实验周期覆盖试验区水稻生长全阶段,采集了多时相的水体、几何、植被、辐射、土地覆盖分类、大气、土壤等各类参数,完成离水反射率产品、悬浮物浓度产品、叶绿素a浓度产品、正射产品、叶面积指数产品、植被指数产品、植被覆盖度产品、地表反射率产品、气溶胶光学厚度产品、地表覆盖分类产品和土壤水分产品等。通过“星-空-地”一体化观测手段,开展在轨卫星的性能评估以及地表参数的反演能力,实现农田生态系统各类参数的高频次监测,为进一步优化调整影像处理方案提供参考,为提升在轨卫星的数据和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支持。在溧阳新四军江南指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