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馆长冯家红、副馆长吴怡等一行4人应邀来到国际教育学院开展共建交流活动。南京市文化和旅游局博物馆处副处长张跃文出席交流座谈会。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程方(主持工作),副院长施宁、王勇、孙亚杰(挂职),以及学院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议由党总支副书记李岩(主持工作)主持。程方对南京文旅博物馆处领导和中国科举博物馆一行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国教院的发展历史,组织框架,职责职能等基本情况,尤其介绍了学院国情教育体系建设情况,对未来的共建工作给予了期待与厚望。张跃文在致辞中表示,南京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厚的文化底蕴,正依托丰富的文物资源,大力发展文博事业,致力于打造独具特色、充满活力、令人向往的“博物馆之城”,努力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本次校馆合作共建的创新举措,将有力推动中国科举博物馆的争先创优工作,为博物馆服务提供了新领域,为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一定会达到预期的共建成效。冯家红对国教院的邀请表示衷心的感谢。她向参会领导详细介绍了南京中国科举博物馆的各方面情况,并表示将加强与国教院的合作,积极开展共建工作,把合作共建落到实处,做
艾蒲青翠,粽叶飘香。6月21日,我校工会主办、信大味道教工协会承办、总务(后勤)分工会协办的“传承美好 粽香有你”包粽子大赛活动在教工餐厅一楼隆重举行,全校32个分工会150余名教职工和部分在我校工作学习的外籍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比赛当天,餐桌上摆放好了活动所需食材,新鲜的粽叶、晶莹剔透的糯米、一段段干净的粽绳。参赛老师们早早来到食堂,领取号码牌后来到各自位置,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准备一展身手。随着裁判长哨音一响,参赛老师们熟练地将粽叶折成锥形,放入糯米,最后折叠粽叶,用棉线捆扎,动作一气呵成,不一会儿,一个个棱角分明、清香诱人的粽子就包好了。比赛中,有个老师特别引人注目,只见她手速极快,拿粽叶、倒米、包裹、捆扎、剪绳,还没反应过来,一个又大又饱满的粽子就出炉了,堪称“粽子达人”,引得观战老师们啧啧称奇。有些初次包粽子的参赛老师则在现场观摩自学或边看视频边学习,那认真又投入的模样让人忘记了比赛的激烈,只感受到生活的恬静美好。经过激烈的角逐,包粽子大赛最终评选出一等奖2人,二等奖3人,三等奖5人,校工会主席徐萍为获奖选手颁发了获奖证书与奖品。比赛结束后,获奖选手为老师们现场教学包粽子,有些
为营造书香氛围,建设书香校园,更好地服务我校师生读者,图书馆于6月21日下午在图书馆一楼求是阁举办第三期“墨香”读书沙龙,周彩红馆长,张艳副馆长与十余师生前来参加。活动中,领读人周北平老师简要介绍了本期书目——彼得·戴曼迪斯和史蒂芬·科特勒的《未来呼啸而来》,全面展示了商业创业风口上的9大指数型技术相互融合给全人类带来的变革力量,让大家感觉到了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以及现代科技深刻的影响力。接着,大家就周北平老师提出的两个开放式问题展开了讨论,踊跃分享了各自的想法和经验,讨论焦点集中在了短短的几十年间,通讯、计算机和智能互联等技术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巨大影响,尤其是对ChatGPT的深度思考,具有极强的时效性和前瞻性。现场讨论有趣而开阔,气氛非常热烈。书山有径,与时偕行。本期读书沙龙题材新颖,紧握时代脉搏,让大家受益匪浅,进一步激发了大家阅读交流的兴趣,对现代科技乃至未来生活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思考。沙龙现场
为扎实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深化调查研究推动我校图书馆建设和管理服务水平, 6月19日,我校图书馆馆长周彩红一行6人赴东南大学九龙湖校区李文正图书馆调研交流。东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爱国详细介绍了东南大学图书馆馆舍环境、馆藏文献、馆员队伍、管理服务等基本概况,并简要回顾了东南大学图书馆情报服务的发展历程,以及当前开展的多层次化情报服务模式。交流讨论环节,双方围绕文献资源建设、学科服务模式、科技查新与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业务内容等展开深入交流和探讨,现场气氛热烈。会后,调研组一行在东南大学图书馆副馆长罗鹏的陪同下参观了李文正图书馆的数字学术中心、未来学习中心、展览中心、特藏阅览室等特色空间。此次调研,为我校图书馆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思路和借鉴。下一步图书馆持续推进智慧图书馆建设,切实把调研成果转化为解决问题、改进工作的实际举措,推动图书馆事业高质量发展。
6月9日上午,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一行赴北洋海棠基金及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进行调研考察。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主任陈忠、财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朱晓东、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望、大学科技园公司办公室主任黄晓阳出席,北洋海棠基金发起合伙人、总经理,天津大学科技园(南开、津南)总经理何勇军带队进行了接待。 在参观了解北洋海棠基金及天津大学科技园概况后,双方进行了座谈。 王军介绍了南信大近年来科技产业的发展方向和相关成绩;陈忠介绍了我校国家级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及筹建基金的准备;姚望介绍了南信大阶梯式基金一体化发展的体系规划。 何勇军对南信大领导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对南信大有意打造基金体系表示高度赞许。他表示,打造双创基金体系需要多部门多机构的协同配合,其中的私募股权基金环节更不是短期一蹴而就的。他鼓励南信大结合自身特色和实际情况,分步骤、分阶段、分规模稳步推进双创基金体系的打造。 双方还就如何开展学校创新创业工作、创新创业课程、校企互助等相关问题进行座谈讨论,望加强后续对接,深化各项务实合作。座谈合影
为积极落实学校《关于开展2023 年“安全生产月” 活动的通知》要求,汲取江西校园食品安全问题的教训,扎实做好食品安全工作,筑牢我校食品安全防线,确保广大师生的饮食安全和身体健康,6月20日上午,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联合南京市江北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稽查大队和盘城街道综合执法大队市场中队对我校食堂开展“查隐患、保安全”的专项检查。此次重点检查了原材料品质与索证索票、从业人员健康管理、餐饮具清洗消毒、食品加工流程、食品留样等关键环节,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现场食堂管理工作人员认真聆听,对存在的问题,立行立改。通过此次检查,进一步提升了食堂管理人员及员工的食品安全意识,有效规范了日常食品操作流程。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饮食服务中心将以此次专项检查为契机,深入开展自查自纠,着力抓好整改落实,切实贯彻落实“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压实责任,努力做好食品安全管理工作,建立食品安全可靠屏障,夯实校园安全基础。检查现场
6月18日下午15时至16时,南京市普降大到暴雨,受短时强降雨影响,校园内多处发生积水情况。为保障校园平安、保障师生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领导班子高度重视,迅速部署校内防汛工作。领导班子成员靠前指挥,带头在校园巡查,察看校内积水情况,科学调度人员迅速奔赴各个风险点。校园管理科组织银河物业、新蓝天以及凯进公司工作人员采取各类应急措施,搬运防汛沙袋、安装防水挡板、调用抽水泵、设置警示线、搭建防洪栈桥积极应对可能因漏水、积水导致各类设施设备损坏而产生的影响,尽可能将积水给师生带来的出行影响和危及生命财产的风险降到最低。物业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对文通隧道的出入口进行封堵,摆放温馨提示牌,提醒师生绕行,并使用3台排水泵配合隧道内的主泵对隧道的积水进行清理;对阅江楼地下车库入口处进行清淤,封堵电梯口,使用排污泵进行排水,在校外倒灌积水处进行增加围堰和疏通排水沟,校内增加防汛沙袋挡水,并及时通知车库内停放的汽车车主移车,组织人员抽排积水和地库淤泥的清理和清洗。经过鏖战到深夜2点,终于将文通隧道和阅江楼地下车库清洗一新并进行消杀处理。根据近期气象资料分析,梅雨季节期间
为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推动我校技术成果转移转化,提升科技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强党组织建设,推进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6月16日下午,我校科技产业处党支部在支部书记程勇的带领下,前往无锡市锡山区科技局,开展党建共建签约暨主题教育调研交流活动。出席会议的有锡山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雪军,区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童依菲。会议由科技产业处副处长、无锡研究院副院长柯福阳主持。陈雪军对我校科技产业处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以本次共建为契机,区科技局将充分发挥好职能作用,携同我校科技产业处提高技术转移工作效能。强化校企融合发展,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帮助协调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下一步要共建联动,不定期开展联合座谈和调研活动,服务好辖区内包括我校在内的各高校和企业,助力无锡市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党建互联、协调并进。程勇表示,无锡研究院在深化地方与高校科技服务方面“下狠劲”、“使力气”,在科研、企业孵化和平台建设等方面工作成果显著,实现了院地深度融合发展。通过组织共建、资源共享、发展共谋、实事共办等措施开展党支部结对共建活动,希望双方强化产教融合
2023年6月20日,无锡学院体育部副主任宋巨华一行来校调研座谈。无锡学院体育部刘兰财、丁何、李华飞、刘丰宁,我校体育部领导班子和办公室王亮、顾瑾璟出席会议,会议由体育部主任白洁主持。 白洁主任对来宾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对无锡学院体育部长期以来对我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支持表示感谢,并对我校体育课程改革发展历程、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现状、运动队发展特色等方面进行了简要介绍,表示希望通过此次调研交流,两校能够加强合作与交流,共建共赢。 主任助理黄华明老师详细介绍了我校体育课程设置情况、开展安全教育课程经验、组织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经验。办公室顾瑾璟老师通过介绍我校体育场馆开放时间、场地预约系统等方面,分享了体育场馆管理经验。 宋巨华副主任对南信大体育教育发展取得的成果表示祝贺,并介绍了无锡学院体育部人员设置情况和近期工作重点,表示通过学习南信大体育课程改革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特别是在班级设置、项目设置、学生选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期待两校互通交流,加强合作。 座谈中,双方参会人员围绕高校体育课程改革中的学生选课、课时设置、场地安排、教学器材选购、教学评价、急救教育、体质测试等
6月17-19日,由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体育研究会、江苏省体育科学学会学校体育专业委员会联合举办的“江苏省高校第三十五届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在三江学院召开。本次论文报告会共收到全省61所高校报送的483 篇论文,经专家组认真审阅,评选出大会报告20篇、分会报告166 篇、书面交流255篇。来自苏州大学、南京体育学院、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的领导嘉宾,以及江苏省多所高校的师生代表齐聚三江学堂,共同探讨具有江苏特色的高校体育发展之路。 体育部对本次科报会工作高度重视,教学秘书赵姗姗老师提前部署工作,积极动员、组织教师参加论文投稿,严格遵守论文征文、报送要求,并选派专家小组在选题、撰写等方面进行实际性指导。经过反复修改,体育部教师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终10位教师获奖,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4项。同时,我校也获得大会优秀组织奖。 体育部获得一、二等奖的6名教师组成科研团队参加了本次会议,参会教师在大会报告及分会场的专题讨论中积极发言,不仅向与会嘉宾汇报了我校体育科研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展示了我校教师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责任与担当,更针对当前体育教育发展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