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化建设处总工程师王小军一行6人来校调研交流校园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我校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处处长杜景林、副处长周俊萍、李仕强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座谈会。杜景林对王小军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介绍了我校信息化基础平台建设、应用系统建设及使用体验、网络安全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及近期的建设计划,并表示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加强跨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及信息化管理队伍的培养。王小军介绍了江苏开放大学的历史沿革,信息化发展状况等。他说目前是江苏开放大学处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信息化项目建设规划的关键时间节点,希望通过此次调研,学习南信大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特色经验,为江苏开放大学信息化工作提供借鉴。会上,双方围绕网络安全保障、项目管理、数据治理、融合门户、信息化队伍建设等进行了深入交流。
9月25日,“宁聚英才 筑梦新港”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2023年秋季智能制造类企业“名企进高校”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招聘会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一楼举办。此次招聘会邀请了博世华域、中铁宝桥、京东方等18家智能制造企业现场招聘,提供招聘职位110个,招聘岗位570个,涵盖机械、电子、新能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为学生进入心仪企业提供海量选择。同学们精心准备了个人简历,积极主动与用人单位进行交流,介绍个人专业特长和岗位期望,详细了解职位要求、工作内容、薪资待遇等相关信息。活动现场还设置政策咨询与求职辅导专区,为同学们提供人才政策咨询、简历优化、面试辅导等贴心服务,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据初步统计,招聘会现场入场学生457人,企业接受简历582份,初步达成意向103人。本次招聘会为南京经济开发区与我校毕业生搭建起面对面交流的平台,实现了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双向奔赴”。学校将继续开展系列就业服务活动,持续对接优质企业进入校园,为毕业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就业岗位,助力我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招聘会现场政策咨询与就业指导现场
9月22日,“宁镇扬五校联合校友会·基金会工作研讨会”在江苏大学顺利召开。该研讨会由河海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五校共同发起。我校校友办主任程艳丽、对外联络科科长顾升华、校友工作科科长魏萌,其他高校校友、基金会工作负责人及相关人员共19人参加。江苏大学副校长邹小波副校长致欢迎辞,他简单介绍了江苏大学的历史沿革、校友工作现状。该校校友会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任泽中、副主任范一蓉,分别从校友情感共鸣、组织架构、服务发展、项目化建设等方面做了分享介绍。任泽中谈到,五校交集源远流长,此次“宁镇扬五校联合校友会·基金会工作研讨会”的召开将为促进彼此校友事业共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各高校随后针对当前校友工作、基金会工作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展开:一是如何做好校友信息采集工作,确保信息采集的精细化、常态化,为校友事业发展做好资源储备;二是如何完善校友会组织架构,按照地域、行业、爱好等不同维度打造形式多样校友圈层;三是如何进一步有序、科学推进校友基金会工作,促进基金会良性发展;四是如何切实做好校友服务工作,特别是调动二级学院积极性,发动校友帮
9月23日下午,大气与环境实验教学中心举办的2023年全国科普日系列活动之“走进气象观测基地,探秘灾害监测预警”在综合气象观测基地如期举行,现场约有120名青少年和家长参加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现场观摩、专家讲解和互动体验等方式,向公众科普气象灾害的监测方法、预警信号和避险方法,旨在提升公众对气象灾害的应对能力,筑牢防灾减灾的第一道防线。大家在科普志愿者的引导下参观了自动气象站,了解了气象灾害的监测方法。在气象灾害展板区,了解了我国近年发生的重大典型气象灾害事件,认识了气象灾害对人类社会的危害,同时也学习了气象灾害的形成机制和预测方法,掌握了如何准确识别预警信号和科学应对气象灾害的方法,增强了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在互动体验区,大家还亲自体验了风速、风向、温度、湿度、雨量等气象传感器并了解了它们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深切感受到了气象科技创新的魅力。小朋友们表示,这次活动不仅让他们增长了知识,还开阔了视野,对气象科学产生了更深厚的兴趣和理解,今后要多关注天气变化,用今天学到的灾害应对方法,保护自己和家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参与活动的家长们也表示收获颇丰,活动不仅让他们和孩子们共同学习了气象知识,
9月20日,“感知吴江”2023年苏州市吴江区秋季校招南京高校引才活动、浦口一南谯一和县主导产业重点企业联合招聘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专场在我校教职工活动中心举办。来自吴江区40家、浦口一南谯一和县23家重点企业提供两千余个优质岗位,涵盖IT电子、金融财务、工程管理、电气工程等诸多专业。招聘会现场人头攒动,同学们精神饱满,仪态大方得体,积极与企业招聘人员开展交流,寻找自己心仪的岗位。各企业招聘人员也根据求职者的询问,热情介绍企业概况、岗位信息、福利待遇等情况,求职氛围十分热烈。学校将持续推进各项招聘活动,创新工作方式,多渠道、宽领域、全方位做好就业服务,拓展就业服务领域、延伸服务触角、优化服务方式,通过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活动,为企业与毕业生牵线搭桥,以务实举措促进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浦口-南谯-和县联合专场现场吴江区现场
近日,2023年江苏省“全国科普日”活动暨首届江苏省青少年科创教育成果博览会启动仪式在南京国际展览中心举行。我校冯兆忠、肖薇、刘佳、梁磊、李蓓蓓5位教师获聘江苏省第七批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我校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传播服务团、气象仪器与机器人交互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入选江苏省第七批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启动仪式上,嘉宾们为第七批江苏省首席科技传播专家代表颁发聘书,李蓓蓓作为专家代表上台领取了聘书。据悉,2023年,省科协开展了学科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队建设工作,旨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 充分发挥科技工作者在科学传播中的重要作用,调动一线科技 工作者积极参与科普工作,弘扬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精神,提升科普公共服务能力和全民科学素质。科技传播专家服务团、首席科技传播专家是江苏省科普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聚焦前沿技术领域和公众关注的科技创 新热点,创作优秀科普作品,组织专题科普活动,提升公众对 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认知水平发挥积极作用。我校科技处、校科协一直致力于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科普科协工作互为支撑,双向赋能。未来将以此为契机,和各省级学会紧密协同配合,进一步聚焦热点,创新科普形式,发挥学校
近日,南京市无偿献血工作联席会议发布了《关于表扬2022 年度全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通报》。对149个无偿献血先进集体、41个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121名无偿献血先进个人、38名无偿献血促进奖个人、20名无偿献血优秀志愿者予以通报表扬。我校在此次评选中,荣获“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集体”,黄欢老师获得“南京市无偿献血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无偿献血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公益事业,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2022年度我校共举办过两次献血车进校园活动,累计献血总人数为2308人,总血液量为683280毫升,无偿献血活动的开展不仅引导了更多人关注献血事业并积极参与其中,更生动诠释了我校“明德格物 立己达人”的校训,充分彰显了我校师生为挽救生命的崇高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的责任与担当。我校师生在2023年度中将一如既往地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积极履行无偿献血义务,为推进无偿献血事业健康发展、保障医疗临床用血的需要和安全做出应有的贡献。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根据学校党委安排部署,国际教育学院于9月18日上午在培训楼S216召开全体教职工大会。学院领导班子和全体教职工参加学习。程方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李岩随后围绕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师节重要指示精神、李强总理批示要求和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精神,提出了具体要求。一是要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精神学深悟透,大力弘扬和践行教育家精神。将弘扬教育家精神与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与主题教育的丰硕成果结合起来,不断加强加深对教育家精神的深刻理解与领悟,推动教育家精神入脑入心,并在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中积极主动践行。二是要抓实队伍建设,牢记初心使命,树立胸怀天下、以文化人的弘道追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要将教育家精神贯穿学院队伍建设各方面,纳入新教职工入职培训、教职工职业发展等各环节,健全推动学院队伍建设的有效机制,引导全院教职工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为培养更多“知华、友华、爱华”、能讲好中国故事,
9月20日下午,文学院2023级新生开学式暨入学第一课活动在大学生活动中心二楼剧场隆重举行。文学院院长赵霞致辞并为新生讲授入学第一课,院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郭雨作总结讲话。学院2023级全体本科生、研究生,全体院领导、系主任、学位点负责人、辅导员、新生班主任以及部分师生代表出席活动。活动由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吴鹏飞主持。活动在雄伟庄严的国歌声中拉开序幕。赵霞院长为新同学讲授入学第一课。她首先代表文学院全体师生向通过十年寒窗、披荆斩棘考入文学院的250名本科生、82名研究生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诚挚的祝贺。在简要介绍了南信大文学院历史沿革、发展现状、优势特色和人才培养水平后,她说,同学们通过不懈努力迈入大学殿堂,过去的一切都值得骄傲。但所有过往,皆为序章;前山已渡,后山待攀。当前正处在一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同学们要迎着时代的浪潮,趁势而上,肩负起国家社会赋予的使命。作为院长和老师,她向学生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胸怀家国天下,树立远大理想。心想“国家事”、肩扛“国家责”,早立志、立鸿鹄志,将当下所学瞄准未来所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应有贡献。二是要勤学善思笃行,练就过硬本领。拓展全球视
9月19日下午,由商务部主办、我校承办的“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技术转移研修班”在WMO南京区域培训中心正式结班。WMO区域培训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程方和来自巴拿马、古巴、尼泊尔、巴布亚新几内亚、尼日利亚、孟加拉国6个国家的14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结班仪式。结业仪式由中心副主任王勇主持。程方在致辞中对全体学员顺利结业表示祝贺,对商务部的信任和支持表示感谢。她说,气候变化的不确定性深刻影响着社会经济发展,气候因素在政策规划、经济发展、防灾减灾等各个领域都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们精心组织了本期项目,希望研修班的教学内容与研讨成果能为学员们解决绿色可持续发展问题、深入开展气候变化研究带来新的启发,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各自国家发展中,为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和推进区域气象服务的发展做出实质性贡献。同时,也希望学员们将此次来华的所见所闻带回到各自国家,加强沟通与合作,增进所在国与中国的友谊。来自尼日利亚阿南布拉州政府工程厅的学员Michael Ifeanyi Orekyeh先生代表发言,他说,本次研修班汇聚了美洲、亚洲、大洋洲和非洲各个区域不同职业和专业背景的学员,将各国团结在一起,建立了共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