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江苏教育界与产业界对话对接系列活动——纳米新材料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大会在苏州召开。会议由省委人才办、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省工信厅共同主办,苏州大学承办。省教育厅厅长、省委教育工委书记江涌出席会议并讲话。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致欢迎辞。苏州实验室筹建班子成员、一级巡视员周旭东,省工信厅副厅长张星、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赵扬威、苏州市副市长季晶参加会议。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徐子敏主持会议。我校科技处、科产处和协同创新中心负责同志参加此次活动。活动期间举办了江苏高校协同创新联盟管理工作培训交流会,会议首先由东南大学、扬州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等多所省内高校进行了工作经验交流,随后省教育厅科技产业处副处长徐宁在会上介绍了协同创新中心2024年第三期验收工作的形势,要求各高校高度重视、加强成果凝练、抓实协同中心管理、加强中心交流宣传工作。我校科技处副处长李蓓蓓和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臧强参加了培训交流会。近年来,我校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和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在科研、教学、产业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与产业界的深度合作,提高了学校师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了更多具
12月22日下午,“美食为信——师生包饺子”活动在园区曦园餐厅举行。本次活动作为“后勤有‘信’”三全育人主题实践的首场活动,吸引了100余名师生参与其中。 活动伊始,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伍宏发做主题发言。他简要介绍了园区后勤的工作内容,说明了举办“园区食堂开放日”的活动背景,分享了“美食为信,以文化人;勤俭为信,以劳育人;节气为信,以德塑人”的活动立意,邀请同学们走进食堂,多层面、多角度、多渠道地了解后勤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共同为建设校园更高质量的“舌尖上的美食”一起努力。随后,同学们一共参观了食堂后厨,近距离观察食材的检查记录、仓储保管、操作环境。后勤事务部董中老师和食堂经理、工作人员一起,分组为同学们讲解。 活动现场,同学们围坐在一起,一边包饺子一边聊天,气氛十分融洽。饺子馅料鲜嫩可口,有猪肉白菜、韭菜鸡蛋等,同学们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喜欢的馅料,包出了一个个形状各异、大小不一的饺子。在包饺子的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当饺子煮熟端上桌时,香气扑鼻,让人垂涎欲滴。同学们品尝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此外
12月21日,山东省聊城市市委人才办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传小组一行四人来我校开展交流座谈并举行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区域计量中心(筹建)南信大研究生专场招聘宣讲会。我校研究生工作部部长袁敏以及研究生院等相关同志一并出席会议,十多名研究生毕业生参与招聘座谈。袁敏对聊城市市委人才办高层次人才引进宣传小组一行的来访表示热列欢迎,并从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等方面作了介绍。她表示,南信大是一所以气象学科为特色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扎根气象行业,以服务国家战略发展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近年来,学校秉持开放、协同的办学理念,积极与地方、大院大所以及知名头部企业开展合作,学校人才培养质量逐年提升,成效显著,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山东省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区域计量中心的筹建是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碳达峰碳中和战略部署,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南信大愿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合作,在实现我国“双碳”目标,促进国内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中,贡献“信大力量”。聊城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中心主任翟自亮代表宣传小组对学校此次安排的交流座谈和招聘宣讲表示感谢。他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我校理工科科研平台的管理,激发科研创新活力,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12月10日,我校召开理工科省部级平台年度评估和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重组方案论证会。南京大学赵坤教授、中科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朱清研究员、河海大学陈军冰副研究员、南京大学仲盛教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陈谋教授、东南大学罗桑教授、南京邮电大学宋福明副教授作为评估专家应邀出席本次会议。科技处副处长李蓓蓓、科技处副处长李涛、财务处副处长(主持工作)朱晓东,各科研平台负责人、团队成员等参加会议。 会上,李蓓蓓介绍了实验室管理文件和相关工作安排,朱晓东介绍了平台经费使用情况和注意事项。随后,成立平台评估论证专家组。各科研平台负责人就平台一年来在科学研究、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工作计划作了汇报。专家组听取了有关理工科科研平台年度建设工作汇报,并进行质询和指导,对实验室年度评估进行了评分。会议还听取了我校江苏省高校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关于实验室重组方案的汇报。专家组对重点实验室名称的变更、未来研究方向与内容、组织架构、人员配置等方面提出了诸多宝贵意见和建议,并
为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鼓励和扶持更多的学生参与自主创业,12月20日晚,我校“信大云创空间”入驻项目遴选答辩在行政楼528举办,本次共有11个项目参加答辩。答辩会由校外三位专家作项目点评和指导,教务处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主任任团伟主持。 本次答辩会主要分为PPT演示和评委提问两个部分。在PPT演示部分,各团队经过现场抽签,逐一介绍了本团队的项目产品、成果成效、入驻规划等,展示出了各自团队的特色。此次答辩,评委老师重点考核各团队项目的可行性、技术性、创新性等,对于项目技术难点、项目可行性等进行提问,并给予答辩团队有效的指导。答辩结束后,评委老师做出点评,对于答辩选手在答辩过程中展现出昂扬的精神风貌、严谨认真的态度和创新创业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激励在场同学们见贤思齐,敢闯会创,坚持梦想,不断进步。项目路演答辩现场
12月21日,我校2023年冬季送温暖活动在行政楼428会议室举行。学生工作处处长李健、校工会主席徐萍及26名家庭经济困难本科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活动中,学生代表介绍了自己在各项资助帮助下,努力克服困难,勤奋学习的经历,表达了对国家、社会和学校各项资助政策的感激之情,同时也提出了入校后在学业、生活等方面面临的一些困惑。学工处处长李健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一一给予了回应,并进行了充分的意见交流。在座谈时,李健处长强调,学校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一切为了学生的成长、成才和成人。他指出,同学们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目标,不断追逐梦想,追求卓越,在各项活动中锻炼提升自己,争做身体健康、心理阳光、全面发展的青年。李健处长还强调,困难是暂时的,学校始终会与同学们一起面对困难、克服困难、解决困难,做大家坚强的后盾。校工会主席徐萍在座谈时热心地给学生带来温暖的鼓励,希望同学以自己为傲,树立自信,踏实求学,以实际行动和优异的成绩回报父母、学校和社会。活动最后,李健处长和徐萍主席代表学校为学生送上御寒的保暖内衣。参加活动的学生代表对学校的资助政策表达了感谢,表示将刻苦学习、努力奋
近日,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招生考试研究分会指导举办的2023全国“双一流”高校招生工作交流会在陕西举行。学生工作处副处长郝咏梅、招生办老师王洋洋出席。15日下午,陕西省教育考试院交流会如期举行,此次交流会汇聚了清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众多高校的招生负责人共同探讨招生工作。在交流环节,各高校招生负责人积极互动,共同探讨招生工作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郝咏梅针对我校在陕定向招生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16日,招生老师紧锣密鼓参加了西安交通大学附属中学及西安市铁一中学咨询会。咨询会现场人头攒动,异常火爆。招生老师认真听取学生和家长的问题,结合我校的招生政策和专业特色耐心答疑解惑。积极介绍我校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就业情况等方面的优势,为考生和家长提供全面的信息参考。此次招生宣传工作搭建了高校与考生之间的沟通桥梁,向陕西的广大考生和家长推介了南信大并进一步了解南信大。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招生宣传力度,为提升我校生源质量夯实基础,助力学校“双一流”建设工作。
12月12日,由南京市大数据与信息服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市网络与通信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江苏源古高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等单位联合主办的“2023年南京首届专利密集型产品推介会暨“双新”产业链融合对接活动”在南京市玄武区紫金山庄成功举办。南京市市场监管局(市知识产权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廖泽平、运用促进处处长杨正宁、公共服务处副处长余国权、运用促进处一级主任科员刘成、中石化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黄伟、中国银行南京分行副行长张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科研院高新处副院长、处长沈建新、南京市科学技术局资源配置处副处长王凯、金陵科技学院科技处副处长沈凌、中国银行南京分行科创金融中心负责人方顺、中国银行南京分行普惠银行金融部总经理邱晓鑫、江苏省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秘书长薛昊等相关负责人参会。我校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率队出席。各工科学院负责人带领校内科研团队共计60余人参会。廖泽平对本次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热烈祝贺,指出本次活动是高校、市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各产业园区多方携手合作、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一次有益探索,同时也是通过市场化运作,助力我市企业、高校院所等创新主体的专利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要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着力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的重要指示精神,12月9日,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开展了“探寻革命火种 汲取红色力量 ”主题党日活动。1938年,新四军渡江北上抗日,三江营是新四军渡江后踏上的第一块土地。4月20日,英国“紫石英”号军舰闯入三江营水域,引发炮战,震惊世界。为纪念解放三江营渡江战役中牺牲的革命烈士,解放军20军60师179团为烈士墓立碑纪念,碑的正面刻有“三江营革命烈士永垂不朽”11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底座两侧镌刻着烈士英名录,三江营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永载史册。一张张发黄的老照片,一份份旧报纸文献,带领大家重温那段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学习感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革命烈士是民族的脊梁、时代的先锋,师生们庄严肃立,向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烈士默哀致敬。传承是最好的告慰,铭记是最好的缅怀。全体党员、入党积极分子深受触动,大家在重温红色历史的同时,更加深入理解了传承革命精神,
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帮助团员和青年深学细悟党的创新理论,进一步提升团员和青年主题教育理论学习质效,12月13日下午,我校举办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第五讲暨校团委、人文与艺术教育中心联合党支部专题培训会。南京市委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教授赵树迪现场授课。培训由校团委副书记赵硕主持。赵树迪教授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题作专题报告。报告以“十个坚持”“五个重大关系”为主线,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来源、发展、内容和理论逻辑等方面系统阐述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科学体系和核心要义,她表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文化,体现了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为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整场报告立意深刻,发人深省,“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真知灼见深入人心。最后,她寄语现场青年学子要牢固树立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意识,高举生态之大旗,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绘写美丽中国新画卷。持续发展,未来可期。通过本次学习,在场师生纷纷表示会尊重自然,绿色生活,争做生态文明理念的积极传播者和模范践行者,将所学转化为实际行动,为推动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