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纪律建设的重要论述、开展党纪学习教育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在全党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通知》《中共江苏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的通知》等指示,纪检监察机构协助校党委统筹谋划全校党纪学习总体布局和相关具体举措,推动学校全体党员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进一步强化纪律意识、加强自我约束、提高免疫能力,把遵规守纪刻印在心,内化为言行准则,不断增强政治定力、纪律定力、道德定力、抵腐定力,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4月上旬,纪检监察机构协助校党委成立党纪学习教育工作专班、拟定《在全校党员干部中开展党纪学习教育的实施方案》。4月15日,校党委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启动部署会。校纪委同日第一时间召开本部门党纪学习教育启动会,部署学校党纪学习教育警示环节工作和本部门党纪学习相关工作,明确职责分工,对牵头负责的警示教育大会,现场警示教育、典型案例剖析等工作认真研讨制订相关工作方案,确保上级和学校党纪学习教育部署落地落实。同时认真制定学习计划、学习清单,将党纪学习融入
我校13名留学生在第四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初级阶段凭借在作品中的出色表现,成功晋级大赛中级阶段。本届“用英语讲中国故事”活动由中国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中国教育电视台与新航道国际集团联合主办,旨在弘扬中华优秀文化。比赛特设“来华留学生组”,各国青少年可结合在华学习生活经历讲述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向世界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国际教育学院积极宣传、认真组织、系统指导,鼓励留学生们积极参与。来自孟加拉国、印度尼西亚、俄罗斯、乌兹别克斯坦等8个国家的20名同学参加了比赛,他们通过生动的叙述和精彩的表演,向世界展示了自己眼中的中国。最终,13名留学生的作品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到大赛中级阶段。 此次活动不仅展现了我校留学生扎实的语言学习基础和良好的文化素养,同时也让留学生们更加了解和热爱中国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让我们共同期待进入大赛中级阶段的留学生们更加出色的表现,取得更加优异的成绩!参赛作品截图
4月28日至29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新教师主讲资格集中培训在临江楼报告厅举行,34名新入职教师及相关老师参加培训。龙山书院常务副院长周宏仓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开班仪式由教务处副处长汪佳玲主持。周宏仓教授以《弘扬教育家精神 做“四有”好老师》为题,详细介绍了作为一名好教师必备的基本素养和高校教师的基本职责,并对新教师提出了期望,他指出,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要把弘扬教育家精神作为学习的出发点,不断学习,不停成长,努力成为学生的领路人,做一名新时代的“大先生”。专家报告环节,计算机学院顾韵华教授强调了上好一门本科课程,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通过备、辅、考、教、改,不断总结,持续改进,使课程教学目标明确,内容准确充实,课堂精彩高效,从而达到育人成效;大气科学学院王黎娟教授以“天气学原理”为例,强调了新教师要重视课程在线资源建设,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技术,鼓励新教师打造线上线下混合的教学模式,拓展教学维度,构建立体性教学课堂。龙山书院副院长裴世鑫教授从督导的角度,结合自己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和评教中的典型案例,生动的向新教师阐述了如何组织好课堂教学,他
为持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加强党员党性修养,4月25日下午,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党支部赴梅园新村纪念馆,开展“不忘初心,坚守信仰”主题党日活动。梅园新村纪念馆由国共南京谈判史料陈列馆、周恩来图书馆、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周恩来铜像等组成,这里不仅是红色革命历史的见证者,更是展示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为全局谋划的革命圣地。中共代表团办事处旧址包括梅园新村30号、35号、17号,梅园新村30号是周恩来、邓颖超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梅园新村35号是董必武、李维汉、廖承志、钱瑛等办公和居住的地方;梅园新村17号是中共代表团办事机构所在地。1946年5月至1947年3月,以周恩来同志为代表的中共代表团由重庆迁抵南京后,在这里与国民政府进行了长达10个月的艰苦谈判,揭露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对加速解放战争的胜利和迎接新中国的诞生,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参观过程中,大家仔细观看展馆中展出的大量文史资料、图片及实物,重温了那段光辉的历史岁月,为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大智大勇、不畏艰险、廉洁自律、团结协作的宝贵精神所感染,深刻领悟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福祉的坚定决心。参
Normal0false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4月12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举办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启动大会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研究生教育赋能城市发展与产业创新”论坛在武汉举行。大会全面总结了2023年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工作与成效,依据参赛规模贡献、质量贡献、建设贡献和组织贡献四项指标,从不同视角量化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贡献力,评价了国内730余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综合贡献排名。我校荣登2023年度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研究生培养单位年度贡献力Top100榜单第53位,较上年度发布的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十周年榜单,排名提升4位。“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和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共同主办,是目前我国唯一被政府认可和指导的专门面向研究生群体的全国性赛事。2024年,大赛设置“强芯补魂”“硬核科技”“基础研究”“文化建设”“智慧治理”等5大板块共19项主题赛事,是研究生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重要平台,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营造
如熙四月,花开烂漫。为进一步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积极推动我校第二课堂建设、促进学生社团向上繁荣发展,四月以来,我校学生社团开展了第二届百花·双创节学生社团系列活动,为校园文化建设持续注入新的活力。第二届百花·双创节学生社团系列活动包含“花间绮梦,年华盛绽”学生社团嘉年华、“科创生花 璀璨年华”学生社团趣味科技展、“文韵花朝,信雅颂春”花朝节、“野花音乐节”电声乐队社团和“天燃之夜”动漫社团的专场演出系列活动,以及众多科普实践、讲座培训、歌舞表演、手工制作、志愿服务、文化交流等形式多样的精彩活动,吸引校内学子广泛参与。在“花间绮梦,年华盛绽”社团嘉年华活动上,GB.five国际舞社、T.nt街舞俱乐部、韩国语言文化交流社与新丝雨模特协会,以热情洋溢的舞蹈彰显出我校学子的青春之姿态;武术搏击俱乐部亦以令人热血沸腾的武术表演,尽展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科创生花 璀璨年华”学生社团趣味科技展也为科技爱好者们搭建了科普知识、交流实践的线下平台;“天燃之夜”动漫社专场演出,以精彩纷呈的动漫表演于舞台间向广大观众传递热情;“野花音乐节”电声乐队社团的专场演出中,11支乐队闪亮登场,以音符引线、以热忱谱
4月25日,我校于雷丁楼报告厅成功举办了第七届创业计划书大赛决赛。本次大赛吸引了近百份优秀项目报名参赛,共有20个团队晋级决赛。建邺区人社局就管中心创业主管何骏、自动化学院党委书记王贤芳、校《创新创业基础》核心课程组成员马煜春担任本次决赛评委。展示环节,各项目创意纷呈。“国门绿盾”团队成员展示了他们研发的智能异宠活体检测仪与自动巡检机器人的检测系统,提高了包裹检测效率,也为防治外来物种入侵加上了双重保险。“衣湿无忧”团队针对校园学生,提供了一套完整的共享式多功能智慧烘干衣架服务设施,提高生活品质。“华佗高”项目将中医的智慧和经验数字化,设计一款AI中医舌象辅助诊断系统,通过对舌部图像的快速分析,提供舌象分析特征和初步诊断结果。这些优秀项目充分体现了我校学子关切社会热点问题,积极探寻前沿科技的实际应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七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的成功举办,不仅展示了学校学生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思维,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提高创业能力、结交志同道合朋友的平台。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将有更多的学生受到鼓舞,积极投身到创新创业的浪潮中,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月28日上午,中国青年志愿者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网络培训班暨队长培训班在线上正式拉开帷幕。我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校团委相关工作负责同志在大学生活动中心315会议室共同观看学习,并就培训内容进行讨论。开班第一课由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党委书记张朝晖同志主讲。他强调,在支教过程中,要注重因材施教,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用爱心和耐心去引导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他说,支教不仅是一次传授知识的过程,更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的交流,希望志愿者们能够珍惜这次培训机会,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为未来的支教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据悉,本次网络培训班还开设了系列专门课程,内容涵盖了涉及研究生支教团工作的多个方面。我校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在开班第一课后结合培训工作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大家纷纷表示,将充分利用号此次网络培训班的机会,充实好各项技能,为接下来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打好坚实基础。培训现场
为确保高校实验室安全运行,保障广大师生人身安全和校园稳定,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等教育司于2024年4月26日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召开“2024年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培训会”。我校共有196人注册报名线上学习。其中职能部门相关人员、学院分管实验室安全负责人、实验室安全负责人、教师70余人参加了图书馆724报告厅的集中培训。 会上,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一级巡视员张国辉总结了全国高校实验室安全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要求各高校强化政治担当、吸取实验室事故教训,加强制度建设、狠抓实验室安全治理能力。清华大学实验室管理处副处长艾德生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分级分类管理办法(试行)》《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检查项目表(2024年)》等文件进行了详细解读。同时,培训会上部分省级实验室安全主管部门和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进行了经验分享。 我校历来高度重视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每年举办实验室安全文化月,按照“全员、全面、全程”的要求,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宣讲普及安全常识,强化师生安全意识,提高师生安全技能,做到安全教育“入脑入心”。我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将继续秉承“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4月17日下午,园区为了推动园区创新创业教育,助力园区学生成长成才,以创新、创业、规划、发展为主题,在园区千秋会堂举办百花双创活动之创新创业竞赛讲座(工科专场)。园区教学事务部老师、竞赛指导教师、本部学生代表、园区工科类学生、辅导员等200余名师生参加,园区管委会副主任侯健敏主持。园区邀请方忠进、杨乐、刘平英、徐冬冬、徐伟六位竞赛指导老师面向园区学生分别介绍了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百度之星程序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大学生信息安全与对抗技术大赛、睿抗机器人开发者大赛、“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华为ICT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及电子信息类学科竞赛的赛制,参赛条件和竞赛难重点及实战技巧。为了提升园区学生对项目申报书的撰写能力,邀请朱恩涛老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书撰写进行指导培训。最后由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专业三年级本科生赵重阳结合自身经历,以“如何迈出科创第一步”为题,阐述科创项目如何选题、如何寻找指导老师、如何组建团队等,跟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科创竞赛的心路历程,鼓励同学们利用各种平台和资源充实自我,积极参加各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