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至25日,由江苏省气象学会、江苏省气象局、扬州市气象局和高邮市气象局联合承办的江苏省气象科普大赛在高邮顺利举行。我校大气科学学院教师刘珊珊、2021级大学生孙齐悦代表学校,与其他22名来自国防科技大学、南京大学、镇江市广播电视台等高校与单位的气象科普达人们同台竞技,获二等奖一项、优秀奖一项。刘珊珊的作品《仙女木的地球气候观察记》讲述了仙女木作为地球气候的见证者是如何经历了气候变化的沧海桑田,娓娓道来新仙女木事件及其成因,并对当前气候变暖的形势表示担忧,同时表达了人类通过碳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和希望。孙齐悦以《流动杀手——团雾》为题,结合生动形象的动画,既幽默风趣又具有科学性地讲解了团雾地特点、成因与应对措施,并向大家展示了气象学子为加强团雾预警做出的种种努力。我校师生的精彩讲解充分展示了信大风采,孙齐悦获得了全场第二名的好成绩。“作为科普新人,取得这个成绩离不开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支持与帮助,希望未来能取得更好成绩!”孙齐悦同学表示。科普讲解是联结专业知识和社会服务的纽带。我校一直高度重视科普工作,科技处将气象科普讲解比赛作为科普行动计划的重点工作。今年4月举办了第四届南京
近日,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党委书记朱庆峰带领校门诊部药事工作组前往联盟建设单位——盘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开展调研活动。盘城医院院长潘锋,党支部书记李玉奇及相关专家主任出席会议。会上,潘锋对朱庆峰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卫生院院药品耗材相关概况,包括药剂科人员配置、基药占比、次均费用等。朱庆峰对卫生院一直以来关心支持我校门诊部各项事业发展以及在疫情期间为南信大安全稳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介绍了校门诊部药事管理相关情况,强调药品采购重要性与严肃性并存,希望本次调研更有助于门诊部更科学设计医药公司遴选制度、规范进销存环节,规避廉政风险的发生。在药品和发票验收环节,是否可以借助科技手段简化药品验收录入流程,实现科技赋能新质生产力产生可能性。在研讨交流环节,双方就医疗机构常用药品耗材目录遴选、配送企业选择、药品采购、储存、养护、医保对码、不良反应上报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本次调研不仅为校门诊部药事工作提供了宝贵的参考,也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药品耗材管理工作提供了有益启示。朱庆峰表示,将进一步加强与属地卫生院、医院等单位的合作,共同推动医疗机构药品管理工作向更加规范化、
为进一步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革命精神,增强党员的理论素养和思想品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促进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5月29日,图书馆(档案馆)党支部暨分工会赴南京江北新区红色广场及江北图书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走进江北新区红色广场的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大家依次参观了“两浦星火 革命洪流”“疾风劲草 北岸屹立”“救亡烽火 坚持抗战”“激战三浦 解放南京”四大单元主题厅,通过图片、实物、场景等众多珍贵历史资料,系统学习了解了江北地区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中国革命史和中国工人运动史中重要的地位和贡献。大家有序参观了王荷波展厅,通过大量珍贵的史料、图片和文物,了解了王荷波一生追求真理、英勇斗争、清正廉洁的革命生涯。他的事迹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的生动教材。随后,大家还参观了作为全国首家“国家图书馆共建馆”的江北图书馆。江北图书馆在实现图书馆传统功能的基础上,融入新的服务载体和科技手段,为公众提供集终身学习、社交与休闲为一体的阅读空间,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的“城市文化客厅”和“市民书房”。在工作人员的讲解下,大家依次参观了江北图书馆的综合阅览区、产业阅览区、文创区、少儿阅读空间、
5月31日,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书记、副院长郑晓红一行7人来校交流。我校生态与应用气象学院院长冯兆忠及学院相关专家出席座谈会,会议由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主持。冯兆忠对中医药大学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应气院的优势学科、平台建设等情况。他说,生态学与农业资源是学院的重点专业,结合了气象学的研究特色,与中医学的研究遵循相同的基本规律,双方研究的共性强,可以基于气象共同开展疾病治疗、药用植物培养等方面的研究,促进双方在中医学与生态气象领域的跨学科合作。郑晓红介绍了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的基本情况,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中药与气候间的联系,她表示,在历史气候变迁的背景下,药材产地几度变迁,可见中药生产与气象气候联系十分紧密。中医药与生态气象的联合攻关将为中医药产业现代化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也为气象产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随后,双方专家进行深入交流,计划在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方面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人才。此次交流活动的成功举办标志着双方在跨学科合作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为未来的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我校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不断开拓与其他高校的合作领域,为学校的学科建设与产业化
由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主办,武汉大学承办的第七届“感知中国—智汇珞珈”博士学术交流会于6月1日在武汉大学举行。我校来自埃塞俄比亚、缅甸、尼日利亚三个国家的3名博士留学生应邀参加。本次会议以“认识极地 保护极地 利用极地”为主题,来自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中国海洋大学等全国9所高校30余国的50余位留学博士生汇聚于此,共同围绕极地科研和全球治理展开深入交流研讨。武汉大学副校长袁玉峰向与会嘉宾和留学生们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武汉大学为极地治理做出的重大贡献,并希望本届博士学术交流会能帮助留学生了解中国在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发展现状和成果,增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武汉大学中国南极测绘研究中心副主任艾松涛教授以More Cooperation, Better Future 为题作主题报告,分享了十余次参加中国南北极科学考察的亲身经历,并强调了国际合作在极地考察和研究中的重要性。我校来自缅甸的博士生KYAW THAN OO在报告环节以Polar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Mainland Indochina Southwest Monsoon-
6月2日,“融合聚力促发展 匠心筑梦谱新篇”2022-2023年度江苏省高校最美后勤人(团队)发布暨后勤职工文艺汇演在苏州举行,活动由江苏省高等学校后勤协会主办。省教育厅领导、全省高校分管后勤工作的校、处级领导以及各类先进代表1000余人出席表彰会。我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韦忠平出席会议并为最美后勤团队颁奖。会上,我校获评“江苏省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示范基地”,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处长(总经理)沈伟峰代表学校领取示范基地牌匾;宿舍管理中心荣获“最美后勤团队”称号;能源管理科李宁、校园管理科宁丰、饮食服务中心章守兴三位同志荣获“最美后勤人”称号。近年来,我校总务(后勤)工作在校党委行政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始终践行“勤为人先,甘为人后”的工作理念,以助推学生成长、让师生满意为主线,以提升服务保障与育人质量为核心,着力构建“三全育人”一体化工作体系,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学校后勤保障工作,全力以赴践行服务中心大局宗旨,受到广大师生员工的一致认可。荣光不恋昨,明日更需勤。今后,总务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将以此表彰为动力,继续锚定服务育人目标,发扬工匠精神,不断提升师生安全感和幸福感,全力助推学校高
5月30日下午,网络信息中心组织本部门全体职工开展警示教育活动和业务培训。会议由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杜景林主持。结合学校党纪学习教育相关部署,杜景林首先组织学习了上级会议及文件精神,包括习近平在2024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之际作出重要指示(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强化反腐败高压态势 纵深推进“不敢腐”(中国纪检监察报)。并以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对8起违规吃喝典型问题案例通报为反面教材,警示教育大家要以案为鉴,自警自省。他要求全体职工要牢固树立高度的廉洁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加强学习,提高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最大潜力做好校园信息化工作,助力学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发展。随后,本部门其他领导及业务骨干对全体职工进行业务培训。主要从资源融合的角度出发,介绍了融合门户的设计理念和主要功能;以本部门业务安全为主线,对日常管理规范和要求事项进行了培训。最后各科室负责人和职工代表就自己的重点工作进行了积极的发言和讨论。该活动对提升职工的政治思想素质和业务水平,推动本部门各项工作高质量开展必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5月30日上午,学工处在临江楼A101-102会议室举办了2024年第四期辅导员心理专业能力培训。本次培训主题为《问题学生家庭状况分析及沟通》,本期为该主题系列培训第二讲,由江苏警官学院周朝英副教授进行讲授,各学院辅导员及心理中心老师参加了此次培训。家校沟通是辅导员日常工作的重要一环,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种重要方式。尤其是心理问题学生,家庭的理解和支持能有效帮助学生渡过难关。在上一期培训课程中,周老师介绍了家庭心理治疗的相关理论,通过生动详实的案例阐述了家庭系统的常见结构和互动模式,本期重点聚焦于问题学生出现状况时的沟通,包含了如何对家长状况共情、如何激发家长责任,对学生的状况共情以及学生心理疏导指导思想及一般方法技术。周老师指出,良好的家庭访谈可以促进学生和家长的沟通和联结,是辅导员的必备技能之一。在与家庭工作过程中,首先应该是共情,真正的共情是建立良好谈话关系的基础。周老师通过一个个真实的案例,讲授了多种沟通的方式和技巧。下半场,周老师还进行了现场答疑,针对辅导员们提出的多个困难案例,全都进行了实际操作的演练和示范。一个个案例的研讨和示范教学,在场的辅导员们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在近
不断提高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契合产业发展趋势,推动校企融合相互赋能,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5月16日至17日,我校挂职干部蔡惠华、叶井飞组织学校光电工程、电子信息与集成电路领域的专家教授一行赴张家港调研多家企业。16日,专家一行率先走访了张家港高新区江苏银河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并参加交流会,会上,公司总经理薛利军对公司的特色产品、技术优势与人才需求等方面进行了详细介绍。我校教授涂兵表示,南信大一直积极推动与地方政府、产业优势企业在科技与人才等多方面的合作,学校物电院、电信院与集成电路学院等信息工科学院都拥有高水平的学科专业与科研团队,与银河电子的产业发展高度契合,期望与银河电子在科技成果转化、解决技术需求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互动交流,共同发展。接着,双方就公司智能网络设备、人工智能、新能源以及特种装备等关键技术展开热烈讨论。交流会后,双方举办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银河电子优质就业基地挂牌仪式。随后,专家一行来到苏州辰瑞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在公司负责人带领下参观了精密光学元件的加工工艺流程,并在大口径折反射光学元件检测实验室、光学镀膜车间等进行互动交流。双方就精密光电元件的技术特点、实验室平台建设
智汇青春,科创筑梦。5月31日下午,我校“飞腾杯”第六届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决赛于信息科技大楼A102举行。竞赛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主办、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特邀东南大学教授王志功、李智群、南京大学教授谢自力、南京理工大学教授陈文建、厦门大学教授程恩、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刘云飞、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马青玉、合肥工业大学教授易茂祥、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教授程知群、宁波大学教授胡建平、浙江理工大学教授潘海鹏、南京邮电大学教授肖建、浙江工商大学教授华惊宇、南京硬核派创新研究院总经理熊云彩、南京六翼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葛晓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庄建军、万发雨、王聚杰等专家来校担任评审嘉宾。决赛启动会由万发雨教授主持。我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张治中致欢迎辞,对各位评审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飞腾杯”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是面向全校在读研究生的一项团体性电子设计创新创意实践赛事,是优秀人才交流、创新成果展示、产学研用对接的重要平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高度重视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牢牢抓住研究生电子设计大赛这一重要载体,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鼓励研究生聚焦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