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下午,由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与我校联合主办的“老兵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红色故事宣讲会在我校隆重举行。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副局长徐云峰,江北新区卫生健康和民政局退役军人事务办主任刘恒俊,盘城街道党工委宣传(统战)委员、人武部部长孟磊,我校保卫处副处长、武装部副部长白光志,转业军人、盘城派出所驻校民警孙跃,江北新区各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工作人员、我校部分师生出席此次活动。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赵明才在援越南、老挝抗美作战的八年中,荣获越南、老挝政府颁发的奖状、奖章,并于1968年3月作为作战部队英模、功臣代表回国进京,出席了全军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代表大会,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他是雷锋同志的生前战友,用60多年的实际行动传播雷锋精神、践行自己“一辈子像雷锋那样做人”的誓言,他就是当代的活雷锋。退役老兵贡加宁在老山战斗中临危不惧,宁死不屈,冒着枪林弹雨扑救伤员,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壮丽的英雄赞歌;中国军人用年轻而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和对共产主义事业的执着追求。这些故事犹如一幅幅历史画卷,在观众们眼前徐徐展开,把大家带入了那个战火纷飞的老山前线。
为进一步深化党的理论学习,丰富学习方式方法,推动学院党总支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提质增效,使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11月12日下午,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赴盘城街道永丰社区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现场研学并举行党建共建签约暨国际教育学院国情教育基地揭牌仪式。盘城街道永丰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彭荣伟对国际教育学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永丰社区党组织的基本情况、基层治理情况、志愿服务开展情况等。他表示,与国教院进行党组织结对共建,实现“党建+社区+高校”融合共建模式,双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对基层治理和学院建设有重要意义。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岩从国教院党总支基本情况展开,介绍了学院党建、人才培养、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详细情况。他表示,学院党总支将以本次结对共建为契机,持续深化“党建+”内涵建设,坚持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同谋划、共部署、齐落实,有力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会上,双方还就下一步的共建工作具体计划和方案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就如何通过组织建联、队伍建联、活动联办、人才联育、资源联享、发展联促等方式,不断创新机制体制,发挥聚合联动效应,共同推动双方单位的高质量发展达成了一致意见。随后,双
为加强园区学生工作队伍建设,提升学生工作的质量和水平,11月19日下午,园区在千秋会堂101报告厅举办了“传承优良校风,聚焦立德树人”主题学生工作培训会。此次培训特别邀请了校关工委秘书长范天森教授作为主讲人,园区、继续教育学院、国教院全体学生工作人员60余人参加活动。活动由园区党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章胜主持。范天森老师以建校初期的艰苦奋斗历程为切入点,回顾了学校成立近65年来,众多优秀人才汇聚一堂,共同为国家培养气象人才的光辉历史。他强调,正是这种无私奉献、艰苦奋斗的精神,奠定了学校优良的校风基础。他还结合校史中的生动案例,讲述一代代南信大人如何艰苦创业,梳理优良校风、教风、学风的往事,分享温馨动人的校园育人故事。他表示,学生教育管理不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是世上最为光辉的职业。每位学生工作者都应牢记“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磨砺自身三观,用“六心”育人,在“热心”“细心”“耐心”“诚心”“信心”“爱心”中教育引导学生,助力学生成长成才。从首任院长罗漠讲到爱生如子的钱翼梅老师,从学生中走出“四位院士”讲到许映龙荣膺大国工匠,六十余年校史如数家珍,近百位名家历历在目——报
11月16日至17日,由柴火创客空间主办的大湾区国际创客峰会暨Maker Faire Shenzhen 2024在深圳南山顺利举行。峰会以“万物皆可AI”为主题,汇聚了来自全球的顶尖科研机构、企业代表及创客团队,展现了前沿科技与跨界应用的深度融合。我校工程训练中心选送的“特定行人追踪关键技术及校园天眼系统”与“基于BCI的儿童注意力多动症训练仪”两个项目受邀参展,吸引了众多与会者的关注与赞誉。“特定行人追踪关键技术及校园天眼系统”项目以无线跨域设备组联合追踪技术为基础,将阶段化聚类行人重识别网络与特征精密化目标检测网络进行深度融合,构建了目标行人智能识别技术与跨域追踪系统,展示了在校园安全与管理方面的开创性成果。“基于BCI的儿童注意力多动症训练仪”项目针对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通过可视化脑电生物反馈原理,应用非侵入式脑机接口技术,从游戏界面中获得注意力水平的可视化实时反馈,从而通过神经反馈训练提升ADHD儿童专注力,助力心理健康与教育领域的技术进步。在峰会期间,我校项目展区吸引了大批与会者驻足交流,包括行业专家、投资机构以及媒体代表,他们对项目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给予了高度
11月1日,第十二届“创业江苏”科技创业大赛科技创新服务专项赛在溧阳市举行,此次决赛采用线下路演+现场评审的比赛方式举行,会上,江苏省科技创新协会对2024年度科技创新服务优秀单位进行了表彰,我校技术转移中心荣获此次创新服务专项赛三等奖。此次获奖是对学校2024年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成果的肯定。2024年,我校积极开展各类产学研活动,组织了“专精特新”企业进校园产学研专场、举办了2024年江苏省技术经理人思想汇南信大专场、选派老师参加江苏省产学研合作对接大会、高校院所走进镇江和苏北五市等对接活动。大力推进多家校地研究院建设。2024年,学校为张家港引进4名产业教授,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挂牌张家港(新加坡)海外离岸创新中心,为张家港市推荐有效海外高层次人才2个。同时,学校也继续加强与行业龙头企业的联系与合作。2024年,学校与中国商飞民用飞机试飞中心、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江苏电力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知识产权方面,学校坚持“知识产权运营中心+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知识产权研究院+技术经理人事务所+知识产权管理”五位一体的运营模式,2024年荣获江苏省
为深入学习和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强化党员理论素养,11月13日下午,图书馆(档案馆)党支部举办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知识竞赛。活动由图书馆(档案馆)党支部书记、馆长周彩红主持,支部全体党员参加。在竞赛正式开始之前,图书馆(档案馆)党支部全体党员深入学习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公报和相关辅导材料,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的重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为开展知识竞赛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活动当天,全体党员首先共同观看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视频资料,重温了大会的盛况和精髓。视频中,中央领导人的讲话铿锵有力,振奋人心,为全体党员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紧接着,知识竞赛正式拉开帷幕。本次竞赛采取分组答题的形式进行,全体党员被分为三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竞赛题目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涵盖了公报中的重要内容、改革举措以及党的建设等多个方面。在答题环节,各小组党员们争相抢答,气氛热烈而紧张。有的党员凭借扎实的学习功底,迅速准确地回答了问题;有的党员则通过团队合作,集思广益,共同攻克难关。整个竞赛过程既考验了党员们的个人理论素养,又锻
为聚力金融资本力量,为产业发展注入活水。11月7日,由南京市委金融办、南京市浦口区人民政府和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联合主办,江苏省航空产业协会、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参与协办的“创融江苏-浦口低空经济专场路演”成功举办,南京市委金融办一级调研员卢明祥、浦口区政府党组成员、南京市省第十七批智能制造装备产业科技镇长团团长方正、江苏股权交易中心行政总监程高峰、我校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望等参加。现场汇聚政府、企业、创投机构、金融机构、律所等多方嘉宾100余人,共同携手开启一场关于“低空经济”的智慧碰撞与资本盛宴。卢明祥在致辞中说,希望各企业聚焦主责主业,创新运作模式与各创投机构金融单位深度合作,为南京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主承载区和建设产业强市贡献更多金融力量。他表示,将会同市各有关部门和各区发改委,进一步发挥好统筹协调推动作用,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全链条赋能、全要素保障。活动现场,未来飞机工业、迈杰科、鲲志智能、宁轩航空及润图智能等五家优质企业进行了项目路演,不仅展示了各自在技术研发、行业应用前景以及核心竞争力上的亮点,还获得了专家评委们针对产品商业化潜力
11月14日上午,我校基础教育集团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附属高新实验小学开展以“科技强国背景下科学教育的应为、难为与作为”为主题的研讨会议。会议邀请南京晓庄学院长期从事科学教育研究的龙琪教授和宋怡教授、浦口区科学课程教学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陈兴兰老师、丁阳老师出席会议,南信大基础教育集团总校校长张相学教授、南信大高新实小苏静副校长、顶山实验小学邹立凡副校长及江北新区科学课程骨干教师参与了本次活动。会议伊始,张相学教授围绕2023年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战略性与政策性重大招标课题《科技强国背景下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体系建构与实施路径研究》的研究背景和研究内容,介绍了组织本次活动的意图和流程。我校23级硕士研究生杨晓艺以硕士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科学课程校本开发实践研究》为汇报主题,从中观维度阐释了学校在科学课程体系建构及实施中的地位与作用;23级硕士研究生姜静楠以硕士论文《核心素养导向下科学教师课程转化路径研究》为汇报主题,从微观层面阐释了科学教师在科学课程体系建构及实施中的举措与行为。与会专家和骨干教师结合研究体验和实践经验,提出了对“科技强国背景下如何做优科学教育实践及其研究”的意见。宋怡教授指出,理
11月9日-10日,由连云港市政府、共青团连云港市委员会主办的2024“一带一路”青年人才连云港对话活动顺利举行,我校受邀与来自哈萨克斯坦、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24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5所高校的近200名青年人才齐聚一堂,围绕“同心越山海携手向未来”主题,共话青年合作友谊,共商青年人才发展。韩国木浦市市长朴洪律,连云港市市领导卢刚、张家炯出席活动。开幕式上,举行了“一带一路”青年人才讲堂活动,来自中国、马来西亚、韩国、加纳等国家的青年人才分享了他们投身共建“一带一路”的成长故事、奋斗足迹。中外青年代表宣读《青年人才发展连云港倡议》,呼吁广大青年携手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传播者、推动者。在“山海之声美美与共”“一带一路”青年人才文化沙龙中,我校留学生带来舞蹈《多彩的孟加拉》《快乐仙子》,赢得了现场观众阵阵掌声。中外青年代表宣读《青年人才发展连云港倡议》,呼吁广大青年携手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传播者、推动者。活动期间,我校17名留学生代表积极参与“一带一路”青年发展城市体验,就“一带一路”背景下青年人才培养和人才交流等有关话题进行了深
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助力学院人才培养和就业工作,增强母校与校友的情感链接,汇聚事业发展合力,11月12日上午,校友办公室主任程艳丽,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秦书乐,数统与统计学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邱章强等一行4人走访考察南京两家校友企业。程艳丽一行首先走访了南京硅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周占峰系我校2000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校友,他热情欢迎母校老师一行来访。座谈会上,周占峰详细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主营业务、客户群体、发展愿景等情况,公司产品涉及新能源、人工智能、软件开发等新兴产业。他表示非常感恩和怀念母校,目前公司发展态势良好,希望未来有机会对母校事业发展做出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走访的第二家校友企业为南京道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始人为我校2001级信息工程专业校友施超,他带领母校领导一行参观了企业办公环境。座谈会上,施超首先表达了对母校老师一行到访的感谢,讲述了自己的创业历程,目前公司业务主要面向全球市场,产品集中在移动互联网的实用工具和休闲游戏两大领域,在Android、iOS等平台具有卓越的创新能力和丰富的产品经验。他希望能够对接母校相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