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爱国主义教育法》和《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和引导支部党员深刻理解爱国主义精神的丰富内涵,增强国家意识和集体观念,12月13日下午,人事处党支部和发规处党支部联合开展题为“以法治为保障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党课学习,人事处和发规处全体党员参加了此次党课。党课由党委教师工作部部长蒋明敏主讲。蒋明敏从当前国际形势谈起,对“国家”一词的起源、内涵层层分析,对爱国主义教育法和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展开讲解,从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方向、坚持爱国主义教育的系统观念、遵循爱国主义客观规律、体现爱国主义的时代要求、秉持爱国主义教育的自信开放五个方面向大家解读了爱国主义精神。他提到,国家意识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内容,汇集起来就是2024年1月1日开始施行的爱国主义教育法,并用具体案例生动地对爱国主义教育法进行了讲解。此次党课,旨在强化全体党员的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觉悟。蒋明敏在党课最后强调,在座各位党员不仅是中国公民,更是一名教育工作者,在爱国主义的问题上,更要深刻认识,作出表率,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2024年12月13日下午14:00,在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千秋会堂101报告厅,成功举办了关于研究生创新实践、助力未来的相关实践讲座。该讲座特邀了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葛昕明教授以“敢闯会创,筑梦未来——在创新实践中增本领,涨才干”为题进行了深入讲解和讨论,旨在为研究生未来的创业就业活动提供相关的政策解读和实践介绍。葛昕明教授作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专家组成员,工信部首批产教融合产业实践教授,江苏省就业创新培训专项导师。长期从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与管理工作。此次讲座,葛教授将内容主要分为了四个部分,他首先对于未来的就业形式进行了讲解,并为大家解释了什么是创业,大家应该利用身边的哪些资源进行创业,其次他对于创新创业的整个流程进行了详细的叙述,为广大学生说明创业该从哪些方面入手,接着又对于创新创业中可能存在的挑战和问题进行了讲解和分析,最后也为大家介绍了相关的国家政策,鼓励大家积极在创新创业中增长见识和才干。这一次讲座活动让广大同学更加进一步了解了创新创业,知道了相关政策的扶持机制,为未来的创新创业工作,进一步增长自身的才干和实践能力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12月13日下午,第七期校友π论坛如期在滨江报告厅举办。本次主讲校友为道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施超、姚礼根。论坛分为主题分享和校友访谈两个环节。来自电信院、人智院、数统院、沃特福德学院近300名学生走进了本期活动现场。担任本场活动的特邀主持人为2003级校友胡廷虎律师。施超校友,2005年毕业于我校通信工程专业;姚礼根校友,2009年毕业于我校软件工程专业。2015年,他们合伙创立南京道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公司总部位于中国南京市,在中国香港、新加坡、美国、 塞浦路斯设有分公司。公司2019年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资质;2019获得“江苏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资质,2021年被评为“南京文化产业协会游戏专委会理事单位”。施超给同学们做了创业之路分享。他向大家介绍了公司创业缘起,以及公司主要产品和应用领域,建议学弟学妹在大学期间主动找到自己热爱的领域,可从感兴趣的实践项目开始慢慢锻炼并提高能力,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准备,他希望同学们要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情,绝不依赖捷径”,这也是道成在经营发展中获取的宝贵经验。姚礼根与同学们分享了技术成长心路。他结合多年技术经验,以及当今市场所需,细致入微
创新引领未来,创业成就梦想。为深入贯彻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鼓励广大青年深入基层,在实践中经受锻炼,以创意点亮希望,以奋斗书写华章。12月12日,校团委在临江楼D区报告厅举行青年讲师团示范宣讲创新创业及乡村振兴专场活动,8名来自不同学院的青年讲师团成员和共计200余名学生骨干参加了本次活动。大气物理学院徐文翰、集成电路学院王华来、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季东旭、海洋科学学院徐钰蕾、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邹杨和五位同学结合亲身经历,讲述当代青年的青创力量。教师教育学院李珺一、沃特福德学院司马相腾、集成电路学院徐晖三位同学则用平实的语言讲述了乡村振兴的伟大成就,展望新时代乡村发展新路径。大气物理学院徐文翰以《利用AI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为主题,讲述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编程已不再是单纯的代码书写。通过AI的辅助,编程变得更加高效与智能化,可以极大提高自己的学术效率。集成电路学院王华来《我的挑战杯之路》为题,分享了他的参赛经历和项目历程,在竞赛中拔得头筹的技巧及经验,为在参赛中处于迷茫的同学打开了新思路。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季东旭以《以珠峰高程测量,见测绘新质发展》为主题,讲述了我国对珠穆
2024 年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 87 周年,也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设立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的决定》10 周年。为筑牢大学生理想信念根基,弘扬爱国主义精神,12月13日,金牛湖园区党委开展“勿忘国耻 圆梦中华”爱国主义教育活动,旨在引导广大师生铭记历史伤痛,传承历史记忆,坚定圆梦中华的理想信念,园区党委班子全体成员、工作人员和师生代表们参加了活动。本次主题活动形式丰富,极具教育意义。13日清晨,一场别开生面的“思政课”——南京大屠杀惨案史实展览布置在晨园食堂北侧空地。展览现场展出了大量极具震撼的南京大屠杀史实照片,这些照片犹如历史的诉说者,带领同学们穿越时空认知中华民族的沉重记忆,直面人类历史最黑暗的一页。同学们在参观过程中,深刻领悟和平的来之不易,内心深处的家国情怀与历史责任感油然而生。展览现场还设置了富有互动性与教育性的活动环节。园区为每一位参观者准备了精心设计的和平鸽徽章、主题明信片以及主题书签,这些纪念品不仅承载着对和平的祈愿,也成为同学们参加此次活动的珍贵留念。同时,活动还设有答题环节,只要答对 3 道题目,就能免费领取《拉贝日记》一本,这一举措旨在鼓励同
12月11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第二十六届“学风杯”辩论赛决赛于临江楼D区报告厅圆满结束。历经初赛、复赛、加赛和半决赛的层层筛选,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联队和管理工程学院辩论队从20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问鼎决赛。比赛中,正反双方聚焦“人生路上,与谁同行/去向何处更重要”的辩题展开激烈辩论,为观众们带来了一场启迪心智、发人深思、精彩纷呈的思辨盛宴。经过激烈的角逐,管理工程学院辩论队荣获冠军,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与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联队荣获亚军。管理工程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雷丁学院、应急管理学院、大气物理学院荣获优秀组织奖。本场辩论赛不仅折射出辩手们丰富的知识储备和新颖的视角,更彰显出他们敏锐的洞察力与出色的临场反应能力。据悉,“学风杯”辩论赛是校团委、校学生会的品牌活动。辩论赛拓宽和完善了我校广大学生的知识面和知识结构,提升了同学们的思辨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不同学科的思维碰撞中,实现了校园文化活动与学科专业及思想引领的深入融合。活动现场决赛选手
2024年12月10日,国际教育学院一行前往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开展实习实践基地签约授牌仪式。国际教育学院党总支书记李岩、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副总宋波、政府事务兼综合管理部总监阮明兵出席了此次签约授牌仪式。李岩首先对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邀请表示感谢。他表示,我校积极服务国家大局,长期致力于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来华留学基地,并在来华留学工作中取得了瞩目成绩。与南京康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的合作,是学院充分利用优质企业资源,整合留学生资源的重要举措。此次合作,不仅有助于留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医疗科技产业的发展,为他们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也将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推动企业海外人才培养和市场开发。他期待双方能以此次签约授牌为契机,将成功经验推广到更多优质企业中去,共同服务来华留学人才培养和海外中国企业发展。阮明兵表示,随着公司国际销售业务的不断拓展,加大国际市场开发力度已成为公司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合作,公司将在国际业务、商务人才等方面获得更专业的资源和支持,助力公司的国际化发展。他相信,此次签约授牌将有助于深化双方合作,真正实现
为强化党性教育,汲取奋进力量,12月12日,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教工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前往天长市铜城镇新四军二师仙墩庙兵工厂旧址,开展“传承红色基因勇担责任使命”主题党日活动。1941年10月,新四军二师修械厂吴运铎带领7名工人,到高邮、天长一带勘踏兵工厂建厂地点,选定了仙墩庙为厂址,于1942年2月组建新四军第二师军工部第一厂,在敌后险恶环境和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产了数十万发子弹和枪榴弹,为增强新四军战斗力和取得敌后抗日战争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党员同志们先后参观了吴运铎纪念馆、枪零件厂、手榴弹厂、毛巾厂、肥皂厂等,聆听讲解员对当年革命故事的细致讲解,深入了解吴运铎同志“把一切献给党”的崇高革命精神,以及“兵工制造”在抗战事业中所起的重要作用,也更加深刻的感悟到革命艰辛和伟大,正是革命先烈们用无畏生死的践行,激励着一代代共产党人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通过参观学习,支部党员们纷纷表示要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汲取革命先辈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力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锤炼党性修养,强化信仰力量,勇担责任使命。参观学习
为凝聚校友力量,关心校友企业发展,推动校企资源共享、共创、共赢,扎实推进“访企拓岗”行动。12月11日下午,校友办公室主任程艳丽,计算机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党委副书记朱文镇,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党委书记张昳丽、党委副书记陈银,大学科技园管理办公室副主任姚望等一行8人走访南京两家校友企业。学校一行人员首先走访了南京立奇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公司创始人潘琦系我校2007届本硕校友。他热情欢迎母校一行来访,并带领大家参观公司办公场地、详细讲解展示自研产品。座谈会上,潘琦介绍公司成立于2021年,是刚刚起步的科技型公司,主营业务涉及医疗器械生产及经营、智能机器人研发、互联网销售等。目前公司发展业务涉及海内外,且发展态势良好。他表示非常感恩和怀念母校,希望未来在技术研发、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等领域与母校深入合作,并愿意积极为母校事业发展做出一份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走访的第二家校友企业为南京奈科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创始人为我校计算机学院2022届网络工程专业的袁霄。他带领母校老师一行参观了企业办公环境,展示企业自主研发的各种飞机模型。袁霄曾获得2021年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二等奖
12月3日下午,中电工业互联网有限公司(简称中电互联)首席科学家李仁率集团下属企业南极星、中电鹏程、中电智能、中电车联、中电佰联相关负责人来我校交流对接、推进合作。学校科技产业处副处长程勇,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学院、软件学院相关专家团队参加合作对接会,会议由程勇主持。程勇对中电互联集团一行的来访表示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成就。他说,学校大气科学、信息工程等学科特色鲜明,中电互联是国内先进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和智能制造系统建设企业,双方在校企合作方面具有良好基础和发展前景。他希望双方继续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在科研创新、成果转化方面持续深化务实合作,协力打造产教融合、协同创新的新典范。李仁表示中电互联与多家科研院所、知名高校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着力推动资源共享,促进科研创新,实现多方共赢。南信大学术氛围浓郁,学科实力雄厚,前期双方已有良好合作基础,希望持续深化全方位的务实合作,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共同为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战略科技力量提供智力支持。随后,自动化学院葛泉波院长,自动化学院蔡骏教授、集成电路学院禹胜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