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要闻

天际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天际要闻 > 正文

全国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

发布日期:2023-08-18 来源:党委办公室、校长办公室 作者:李长波 责编:阙华燕 访问量:

8月17日,全国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以下简称“气象教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在京召开。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陈振林,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洪大用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王志华主持气象教指委成立大会,副校长刘博出席会议。气象教指委全体委员,来自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等16所高校的代表,中国气象局相关内设机构主要负责人与会。

洪大用指出,教育部一直重视气象相关学科的人才培养,气象专业学位的设立是一件大事,是作为人才培养供给方的教育部门,主动适应知识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变化推动人才培养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一件新事,从原来单一的学术学位转变到学术学位和专业学位并重,同时更加强调建立新的培养模式和评价标准;更是一件难事,如何进行目标定位、创新培养模式、评价培养成效等,都是教育部最为关切的问题。为此,要尽快明确发展定位和培养目标,牢牢抓住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气象教指委的成立对推动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至关重要,要发挥好参谋、咨询、指导、引领、凝聚队伍的作用,为专业学位发展,为研究生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陈振林强调,要充分认识发展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意义,开辟气象高层次人才培养新赛道,切实发挥气象教指委作用,为气象高质量发展培养、输送更多栋梁之材。他希望在教育部指导下,各方全力支持、齐抓共管,共同抓好培养体系建设、共同拓展教育教学资源、共同完善教育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部门、高校、科研院所等之间的主动、互动、联动机制,促进气象产、学、研全链条融合。气象教指委要充分发挥参谋部、咨询团和指导组作用,加强与教育部、其他教指委交流合作,完善工作机制,切实履行职责,积极建言献策,贡献优质资源。

我校领导感谢教育部、中国气象局、气象教指委各位委员和相关院校、业务单位对气象专业学位的大力指导支持,并一同见证我国气象教育发展的高光时刻。南信大作为秘书处单位,将切实做好各项任务的组织协调,做更加精细的任务分解,全力保障并保质保量做好各项工作,将气象专业学位打造成为新增专业学位类别当中的一个示范样板。近期将重点抓好核心课程指南编写、教材建设、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编制以及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规划等工作。

会议宣读气象教指委委员名单、颁发聘书。成立大会后,气象教指委第一次全体会议随即召开,审议并全票通过了《气象专业学位类别简介及其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气象专业学位类别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申请基本条件》。会议还就气象教指委的近期重点工作进行了研讨交流。

气象专业学位是在我校主动牵头联合相关院校共同推动下,于2022年9月,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印发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07理学”门类下,正式新增“0751气象”专业学位,也是目前学科专业目录中“07理学”门类下唯一的专业学位,可授硕士、博士专业学位,这开创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今年7月7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印发文件,成立全国气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此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气象教指委正式开始运行,陈振林担任气象教指委主任委员。作为秘书处单位,我校第一时间启动气象教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会议筹备和相关材料准备工作,面向全国六十余所高校院所征询意见,数次召开专题研讨会议,相关材料数易其稿,为此次会议成功召开奠定了良好基础。

会后,校领导拜会陈振林局长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我校党校办、发展规划处、科技处、研究生工作部、研究生院、国际处、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物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等相关单位负责人参会。

陈振林讲话

洪大用讲话


作者(文) 作者(图)
报告人 责编 阙华燕
摄影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