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要闻

天际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天际要闻 > 正文

2300+岗位!全国气象部门2024年度人才招聘会在我校举行

发布日期:2023-11-06 来源:党委宣传部 作者(文):方向 周宏怡 刘昱希 王淑静等 作者(图):张峰 于晓 叶昊泽袁义铠蒋清怡 责编:姚楠 访问量:

  11月4日,全国气象部门2024年度人才招聘会首站在我校拉开帷幕。来自全国18个国家级直属单位,31个省(区、市)气象局以及市(地、州、盟)气象局、县(区、市、旗)气象局的271家单位提供2300余个岗位。除了我校毕业生之外,还有来自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以及美国夏威夷大学等海内外高校毕业生前来参加。

  招录规模持续增长,复合型人才需求大

  招聘会上,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的展位前人头攒动,除了气象业务岗之外,还面向文科、经济类专业招聘教学岗、财务管理岗人才。招聘负责人表示,“我们不局限在气象专业,更看重毕业生的个人能力,同时今年的招聘岗位数量较去年有所增加,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

  4日上午,中国气象局人事司司长王志华在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等领导的陪同下,来到招聘会现场与用人单位交流并指导招聘工作。王志华介绍,今年的招聘会总体呈现出三方面的特点。第一方面是招录规模持续增长,今年拿出了超 2300 个岗位,相较于过去五年年均基础上增加了3%;第二方面是专业结构进行了优化调整,专业目录从原先的309个增加到510个,拓宽了选才用才的视野,给更多高校毕业生提供就业机会;第三方面是突出了一些重点人才的需求,这也反映在专业变化上,比如地球系统数值预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运用等方面也是今年的招录重点。

  气象事业的发展推动人才需求的变化,“气象部门需要多元化复合型人才,所以本次招录所增加的岗位,也向与气候变化相关的专业倾斜,比如社会经济类、综合管理类等。”此外 ,信息技术类和数学物理类专业的需求量更大,对大数据分析挖掘、人工智能研发的专业需求非常旺盛。

  “我是农业气象专业的,想找一个专业相关的工作。”卢晓晶是我校应用气象学院的一名硕士研究生,来自安徽的她坦言除了专业相关,还想找个离家近的。逛了一圈展会,她发现用人单位对交叉学科的人才需求量比较大。“我们本科和硕士阶段都曾学过技术类课程,极大的增加了我的就业机会。”

  气象学子全力以赴,寻觅心动的offer

  今年,我校共有10613名毕业生,其中气象专业毕业生1584人,气象相关专业毕业生1210人。据了解,在近年全国气象部门招收气象类毕业生的总数中,我校毕业生占比在一半以上。

  一早,各单位展位前就排起了有序长队,前来求职的毕业生早早来到招聘会场,与心仪的单位进行沟通,了解需求、投递简历、现场面试,展现出自信蓬勃的青春气息。

  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南信大、博士毕业于复旦大学的潘赟迎来人生中第一次招聘会求职,他从容淡定的风采引发了众多关注。潘赟表示,之前考虑研究所比较多,来到招聘会现场后将求职方向做了调整,将首先瞄准江苏省气象局展位。

  “大家竞争力都很强,我一开始是稍有些紧张的。”我校大气科学学院的毕业生张同学和舍友一起来到招聘会现场。“在面了几个单位后,我不太紧张了,反而越来越自信了。”张同学表示,四年稳扎稳打的学习和实践,一定会为将来走上气象岗位奠定良好基础。

  不少大二大三的同学也来到现场了解就业市场,提前做好规划。“在招聘会现场的一上午,我看到了许多优秀从容自信的学长学姐,也了解了许多气象单位。大多气象单位都有着较高的招聘标准,对计算机方面也有一定的要求。我们需要在学好专业课的同时提升自己各方面的综合能力。”龙山书院大二的卢同学说。

  此次招聘岗位性质涵盖业务、科研、服务、管理,招聘专业涉及气象类、气象相关类、数学物理类、信息技术类、媒体传媒类、教育培训类、财务会计类、综合管理类等多学科,吸引了众多高校毕业生前来应聘。从各省招聘情况看,内蒙古以计划招聘137人位居榜首,需求量位居前列的还有新疆和四川。11月3日至5日,北京、上海、安徽、广西、湖南等地二十余个气象局将在校内开展宣讲会和现场面试。

  海量资源+便捷服务,实现“不出校就业”

  “除了全国的气象部门、用人单位齐聚在学校,全国有志于从事气象产业行业服务的莘莘学子也汇聚到了我们学校。”校领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学校提高学生就业的根本做法是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提升人才创新创业的能力。

  为了推动学生就业,我校将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贯穿学生在校学习的全部过程。校领导说,学校专门设立创新创业学院,让每个孩子在南信大都能够得到半年以上的能力技能培养和熏陶。

  此外,学校还提供相应的就业指导、咨询服务等。苏州、无锡、常州、宁波、嘉兴、杭州等长三角地区经济较为活跃的城市,在我校都设有专门的人才驿站。“直接对接地方就业需求,推送到大学里来,不需要学生走出校园。”。南信大与地方政府积极协同,将招录的手续办理、合同签署、招聘面试等环节“搬”进校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海量资源,另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了一系列便捷的就业服务。”

  11月3日—4日,我校还与辽宁省气象局、广西壮族自治区气象局、贵州省气象局签订合作协议,进一步深化局校合作,在人才培养、实习实践、科学研究等方面建立良好机制,精准对接人才需求,推动气象及相关专业学生更高质量就业。

王志华、管兆勇等视察招聘会现场

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交流

面试洽谈

招聘会现场

作者(文) 方向 周宏怡 刘昱希 王淑静等 作者(图) 张峰 于晓 叶昊泽袁义铠蒋清怡
报告人 责编 姚楠
摄影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