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书记管兆勇: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高等学校扎实推进“双一流”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作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和高水平行业特色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始终植根气象沃土、担当家国使命,瞄准气候变化、防灾减灾、生态文明等重大战略,矢志不渝建设世界一流的大气科学学科,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推进高水平气象科技自立自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办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大学。
副校长、民盟委员会副主委刘博:笃行致远团结奋斗,砥砺奋发建立新功。二十大报告对教育科学领域改革发展成就的重大关切,擘画了教育科技宏伟蓝图的使命担当和历史主动,以雄伟磅礴的力量和强大的内生动力为新时代教育科技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作为一名高校党外知识分子、教育科技工作者,我将深入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秉承民盟“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培养一流人才为己任,聚焦当前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坚持以“四个面向”为指引,以攻克国家光电领域关键“硬核技术”为目标,守正创新,凝心聚力,向重大科技突破和创新高峰扬帆远航。
全国人大代表、大气物理学院教授银燕:作为一名高校科研工作者,我深深地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感到振奋和自豪,更对中国高等教育的美好未来充满信心。我将在今后的教学研究中,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更多的有益人才;坚持把论文写在中国大地上的科研导向,为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也为增强中国在气象变化领域的科学影响力和国际话语权添砖加瓦。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廖宏:千秋伟业,百年风华!二十大报告站在新的历史节点谋划了未来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大政方针,为中国未来前进道路指明了方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见证了我国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十年来,教育始终被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与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回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取得的重大成绩,我们备受鼓舞。面对新的起点和新的任务,我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育优秀人才!
龙山书院党总支副书记、副院长刘红梅:二十大报告令人振奋、催人奋进,新时代中国的每一瞬间都在创造奇迹、书写历史。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与重大成就,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作出的科学回答。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倍感自豪的同时,也感到了沉甸甸的责任。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在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的过程中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做有情怀的教育者,做有温度的教育人,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践行教育报国的责任担当!
教师教育学院副院长刘玉柱:三尺讲台系国运,一生秉烛铸民魂。作为教育工作者,在党的二十大召开之际,我倍感振奋又渴望见证这一伟大盛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让我们对教育未来发展充满期待,同时也满怀信心。在迈向教育强国的新征程中,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要牢记党的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立足人才培养和服务国家的根本,抓住关键,聚焦重点,压实责任,攻坚克难,砥砺前行,用实际行动推动教育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离退休教师范天森:二十大报告内容全面深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这句话,真切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面对国内外复杂的形势,砥砺前行,努力奋斗,克服了一个又一个重大困难,取得了一项又一项巨大成绩。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作为离退休人员,我们将始终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继续发挥余热。
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于成文: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宣示了党在新征程上举什么旗、走什么路、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朝着什么样的目标继续前进。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我既心情振奋又深感使命重大。作为高校的一名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要认真学习和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确立的重大理论观点和重大战略思想,及时准确地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贯彻到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青年大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