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9日上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628召开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研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巡学旁听组组长林伟,省教育厅安稳处处长焦伟,省教育厅安稳处四级调研员刘振华进行旁听指导。校领导管兆勇、王尧、邓志良、戴跃伟、胡明保、张永宏、韦忠平、刘宣飞,校党委常委金自康、王苏春等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党委校长办公室等单位负责人参加学习。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推进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关键在于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副校长戴跃伟围绕深刻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详细阐述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意义和推进逻辑。他说,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聚焦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紧紧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坚持和巩固什么、完善和发展什么”这个重大政治问题,凝练概括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13个方面的显著优势。结合学校实际,他介绍了学校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教授治学、依法治校、推进民主管理和建设和改革创新等方面的经验,并从加强学校治理的系统性、建立多元主体参与机制、增强改革的内驱力、坚持和改进党对学校的领导等方面,就如何加强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进高校治理现代化提出了建议。他说,我们要不断深化校内管理体制改革创新,以学校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破解制约学校事业发展的挑战和难题,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学校发展大局上来,在科学治理中夯实发展根基。
“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作为一种重要上层建筑,需要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处长周显信以“科学内涵、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为题,从准确理解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涵、深刻把握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逻辑依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践路径等三方面进行了解读。他说,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和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机统一。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我们要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实践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通过“中国之治”与“西方之乱”的对比,我们要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显著优势,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制度建设和治理能力建设、深化党和国际机构改革、依靠人民群众,努力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大气科学学院院长陈海山从学院管理视角,就如何推进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了领学。他说,积极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是当前大学新的理念与使命,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好中国特色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保证。我们要准确把握行政管理与学术自由的关系、制度化管理和人性化管理的关系、科研与教学的关系、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的关系,积极融入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进程,紧紧抓住加强党的领导和依法治院两个关键核心,遵循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完善治理架构和规章制度,以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学院和学校的内涵式发展。
“要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和完善以章程为统领的规章制度体系,突出集体决策的民主性、专家咨询的科学性,在‘破五唯’中完善评价体系”“要以接受巡视为契机,补短板、强弱项,即知即改,立行立改,推动学校治理精细化”“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要强化制度意识,带头维护制度权威,做制度执行的表率”……与会人员在前期自主学习基础上,结合实际工作进行了深入交流与研讨。大家一致表示,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将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提升作为一项系统性工程,贯彻到学校事业发展的全过程。
“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是一个动态过程,治理体系和治理现代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在总结发言中指出,要持续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变“南信大之制”为“南信大之治”, 必须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始终坚持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强化政治担当。要系统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和依法治校,严格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推动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细落实,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二是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强化理论武装。高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要完善“第一议题”学习制度,加强制度自信研究,以辩证思维统筹好基本关系和主要矛盾,把握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着力固根基、扬优势、补短板、强弱项。三是始终坚持依靠师生,强化执行制度力度。要牢牢把握新发展阶段,把“怎么看”与“怎么办”结合起来,抓好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勇挑重担子、敢做大文章、善下先手棋。管书记强调,全校上下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通过“上级点、自己找、群众提”,形成事事有章有循、人人依章办事的良好氛围,把依法依规办学、科学高效治校的理念贯穿管党治党、办学治校全过程,切实把学校规章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学校治理效能。
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巡学旁听组组长林伟对集体学习会进行现场指导点评。他指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的学习工作扎实,学习氛围浓厚、措施有力、成效明显。一是站位高。学校党委坚持把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校党委书记切实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到“五带头”,校领导班子对二级党组织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巡学旁听,压实学习任务。二是内容实。学校党委突出政治引领,认真落实有关专题学习计划,把理论学习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理清思路与推动科学发展结合起来,实现务虚与务实的统一。三是形式多。学校党委坚持带头学,将“集中学”与“一线学”相结合,“线下学”与“线上学”相结合。四是成效好。学校党委立足实际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中心组成员深入师生一线,着眼学校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将理论学习融入决策,为推动学校事业发展奠定基础。近几年,学校党委领导有力、干部担当作为、师生积极向上,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科学研究、服务社会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各项事业顺利发展,取得了非常可喜的成绩。今年以来,南信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有力,安全专项整治扎实,学校保持安全稳定,保障了顺利复学复课,成绩来之不易。
根据省委巡学旁听工作的要求和安排,林伟组长对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今后的学习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站位,进一步认清中心组学习的重要意义。要坚持以中心组学习为龙头,以大学习促进大提高,推动学校事业大发展、大进步;二是聚焦重点,进一步把准着力方向。要学深悟透用好新思想,抓好党建引领这个根本,不断提高运用新思想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能力;三是勇于探索,进一步完善方式方法。要坚持个人自学和集中研讨结合、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传统学习阵地和新兴平台载体相结合;四是改进学风,进一步推动成果转化。要带着问题学、围绕目标学、坚定信念学,对标战略目标和远景目标,使学习成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过程。
省委教育工委巡学旁听组现场对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进行了应知应会知识测试,在测试后还开展了个别访谈,查阅了学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资料。

省教育厅一级巡视员、巡学旁听组组长林伟点评指导

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学习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