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要闻

天际要闻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天际要闻 > 正文

我校参与共建的国家首个临空重点实验室启动建设

发布日期:2025-06-18 来源:科学技术处 作者:李蓓蓓 责编:阙华燕 访问量:

6月14日,北京理工大学召开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启动会暨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专家,中国气象局相关负责人,北京理工大学主要负责人和实验室负责人以及实验室成员代表参加会议,我校校长陈海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北京理工大学校长姜澜首先向与会专家学者致以崇高敬意,并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将奋力实现空天科技领域战略引领与体系化突破。中国气象局副局长熊绍员表示,中国气象局将全力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建设,在政策扶持、资金投入、基础设施等方面给予全面支持。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胡海岩表示,实验室将以十年磨一剑的定力深耕基础研究,突破核心技术,着力构建认知更精准、探测更灵敏、预报更智能、保障更可靠的临空环境科技支撑体系,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临空科技创新高地,为铸就空天领域的国家战略优势贡献力量。北京理工大学党委书记张军表示,北京理工大学将进一步开拓新研究领域,扩大服务新面向,推动学科交叉,全力攻关临近空间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为发展空天领域新质生产力,持续为国家空天战略实施贡献北理工力量。

我校校长陈海山在致辞中介绍了学校发展历程、科研平台建设、人才培养成效以及国际合作情况。他表示,学校作为实验室共建单位,将举全校之力,汇聚最优资源、最强力量,全力推进实验室建设,期待早日将实验室建设成为国家空天战略的“思想库”、空天科技的“策源地”、高端人才的“蓄水池”,产业创新的“加速器”,为国家科技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随后,实验室常务副主任郑德智汇报了实验室的建设方案、组织架构以及工作进展。樊邦奎、李东分别以《低空经济的核心架构》《航天运输系统发展现状与展望》为题作主旨报告。会议期间,还举行了全国重点实验室第一届学术委员会聘任仪式,召开了全国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临近空间环境特性及效应全国重点实验室于2025年1月正式获批,是我国该领域唯一全国重点实验室。实验室是北京理工大学联合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建设我国临空环境特性及效应顶尖创新平台。实验室首创往返式智能探空观测系统,首次实现了临空关键区域全高程气压原位探测;建成国际首套临基台风追踪探测仪器,可实现台风多要素、精细化原位探测;提出飞行器气动力辨识新方法,荣获亚洲迄今唯一的ASME托马斯·考伊国际动力学奖。实验室将构建临空环境探测理论与方法,突破临空环境探测与认知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临空全高程全要素协同观测、环境预报与预警,打造世界一流创新平台,将显著提升我国飞行器安全天地往返、实现快速全球到达和进出空间能力。

我校科学技术处、全国重点实验室负责人以及研究人员代表参加会议。

会议现场

作者(文) 作者(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