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全面推进“智荟江北”人才工程,加快建设创新名城先导区与科教融合示范区,我校举办“校长面对面”之龙山论坛系列活动。2021年“龙山论坛”设置地球科学、数理工学、人文社科三个分论坛,间隔两周召开。
数理工学分论坛于6月12日-13日召开,由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承办。毕业于澳洲国立大学、莫纳什大学、巴塞罗那大学、东京大学、滑铁卢大学、曼彻斯特大学、帕多瓦大学、谢菲尔德大学、麦克马斯特大学、悉尼大学、瑞典隆德大学、南洋理工大学、鲁昂国立科学研究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或科研机构的62名青年学者应邀在线上线下同步参与论坛活动。
6月12日上午,论坛开幕式在我校图书馆七楼报告厅举行。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并致辞,开幕式由副校长戴跃伟主持。
管兆勇对前来参会的学者们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表示,高层次人才论坛是学校建设“一流特色高水平大学”的重要举措,更是智慧的碰撞、友情的升华。他详细介绍了南信大的发展历史,凸显了学校的深厚底蕴和蓬勃向上的生机活力。南信大始终坚持“开放发展、协同发展、特色发展”办学理念,全面推进人才“五化工程”,引领南信大走向“黄金年代”。基于成功的人才战略,南信大形成了“一体两翼三维”的一流学科建设体系,造就了大气科学这一学科高峰和学术品牌。未来,我们将继续强化“气象+”、“+信息”战略,推动大气科学走向世界第一,打造地球科学、信息工科两个强势学科群。管兆勇说,青年人才是一所高校发展的源头活水、希望寄托与珍贵财富,衷心期待越来越多的青年才俊能够选择南信大、扎根南信大、建设南信大,在南信大实现自我价值和人生理想。
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朱效学致辞。他介绍了“两城一中心”主导产业,围绕“芯片之城”和“基因之城”建设蓝图,详细阐述了江北新区创新创业、产业专项等一揽子人才政策。他向各位青年学者发出诚挚邀请,表示将全力支持环南信大知识经济圈建设,加快推动人才国际化与科教融合“双战略”,构筑人才高地。
我校海外院士蒙塞夫·加布伊教授代表高层次人才向论坛致辞。他表示,南信大在为国际学生提供研究项目和教学课程方面发挥了示范作用,吸引了大批全球优秀学者和学生参加国际项目。该计划在芬兰和欧洲的许多大学都得到了广泛效仿。他说,南信大为青年人才提供了独特的发展空间和机遇,让他们充分施展才能、倾力传道授业、开展国际交流等。他期待能与青年人才面对面交流,帮助他们在科学技术领域学习、成长和成熟,迎接挑战,走向成功。
海外归国青年教师代表刘向发言,他结合自己成长的路径,跟青年人才分享了在校感受。他介绍,学校在科研、教学、科技转化等主战场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丰富的上升通道和科研资源。学校为青年教师提供人才公寓、安家费、科研启动费等薪酬待遇,并在项目申报、职称评定、平台支持等方面均向优秀青年教师倾斜,构建了诸多“绿色通道”。事实证明,青年学者在南信大能够快速成长,实现“安居”和“乐业”。
海外青年学者代表张腾表示,南信大紧跟国家发展战略和社会需求,在国际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力。详尽的人才政策解读、贴心的人才配套设施、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优厚的薪酬待遇配套等,每一个细节彰显着学校对人才的关心与关爱。学校即将全面推进团队化建设,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优势集成在一起,实行大师引领、大平台支持、大团队协同,集中优势资源培养青年拔尖人才。相信南信大的明天会更好,希望有机会为南信大的50强目标添砖加瓦。
开幕式后召开了政策解读与学科推介会。人事处相关负责人全面系统地宣讲了学校的人才引培新政,各学院领导分别作了学院和学科介绍。
为期两天的论坛日程安排丰富高效,青年学者们深入我校相关学院,通过个人汇报、参观实验室、处长面对面、参观校史馆和见山园等形式,交流学术,深入了解引才政策,亲身感受校园文化,增进对南信大的了解和热爱。
人事处、相关职能部门以及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计算机与软件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等7个数理工学相关学院领导、本校海外归国青年教师代表、来自海内外的青年才俊参加会议。

管兆勇致辞

戴跃伟主持

刘向发言

张腾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