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快讯

校园快讯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校园快讯 > 正文

环科院施文卿教授团队在《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新成果

发布日期:2024-12-10 来源: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者:施文卿 责编:潘博洋 访问量:

近日,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施文卿教授在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发表了题为“Global lake phytoplankton proliferation intensifies climate warming”的研究论文,首次从全生命周期角度定量了湖泊浮游植物的净碳效应,揭示了全球湖泊浮游植物对气候变暖的反馈效应。

内陆水体浮游植物通常被认为以类似于海洋浮游植物的方式固定CO₂,从而发挥碳汇效应。在海洋中,高盐度和深水条件有助于有机碳在海底的长期埋藏。然而,在内陆水体中,由于盐度较低且水深较浅,浮游植物固定的有机碳更容易因活跃的微生物活动而快速分解,释放出温室效应较高的CH₄。因此,即使部分浮游植物在内陆水体中固定的碳得以埋藏,这一转化为CH₄的过程仍可能产生温室效应。本研究从浮游植物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基于浮游植物有机碳分解率及其产甲烷比例,构建了浮游植物净碳效应评估模型,定量了全球湖泊浮游植物的净碳效应。研究发现,单位质量的碳被浮游植物固定进入湖泊后,若考虑百年尺度上CH₄的增温潜力,CO₂当量将增加3.1。气候变暖背景下,气温升高刺激了全球多数湖泊浮游植物的生长,而浮游植物生物量的增加又进一步加剧温室效应,形成一个正反馈循环。

该项研究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领衔,并联合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德国亥姆霍兹联合会碳循环研究所、丹麦奥胡斯大学等多家单位共同完成,我校施文卿教授为本文的第一作者。本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项目,江苏省碳峰与碳中和技术创新项目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项目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4-54926-3

作者(文) 作者(图)
报告人 责编 潘博洋
摄影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