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促进跨学科科研合作与学术资源共享,11月11日下午,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智能医学图像计算重点实验室联合江苏省中医院、南京市第一医院等医院,在临江楼A1717会议室联合举行“医学研究中的数学与统计学问题研讨会暨理工医跨学科交叉讨论会”。来自我校两个学院及合作临床医院的专家学者与研究生齐聚一堂,围绕多领域前沿议题展开了一场跨学科的“头脑风暴”,为相关学科的协同创新与合作注入新动力。
会议开始,我校数学与统计学院执行院长刘文军、人工智能学院副院长徐军分别致辞,系统介绍了两个学院在数学、统计学及人工智能与医学交叉领域的研究方向与团队情况。双方一致认为,理工医多学科交叉融合,特别是在数学建模、统计分析、医学影像分析、机器学习、多模态生理信号分析及人工智能算法在临床的应用方面具有广阔前景,未来需进一步加强合作,通过项目共建、资源共享与联合科研等方式,聚焦重大疾病防治与医学人工智能前沿研究,推动跨学科协同发展。
随后,会议进入专题报告环节。报告共设五大专题,内容涵盖血管病诊疗与评估、统计分析及应用、图像处理与分析、时序数据分析、计算算法及应用等前沿方向。在“血管病诊疗与评估”专题中,与会医学专家分别就颈动脉斑块易损性多模态评估、脑卒中再灌注影像学分析、人工智能在脑血管病中的应用、跨域融合智能诊疗体系构建等主题分享了最新研究进展;“统计分析及应用”专题聚焦多组学数据计算生物学方法研究、复杂数据统计分析及其应用、相依删失生存数据的统计建模与生物医学应用等前沿课题;“图像处理与分析”专题围绕低质图像的增强与分割:从通用场景到医学应用的算法探索、病理图像分析中的特征工程、多序列磁共振影像特征提取与分析方法、PET脑模板构建及在癫痫诊断中的应用研究、面向急性缺血性卒中诊疗的影像分析方法研究等关键技术展开探讨;“时序数据分析”专题涵盖基于脉搏波的医学模型及其应用、基于多模态信号的自动睡眠数据解析、生成式人工智能在电子病历数据挖掘中的应用研究、穿戴式多模态生理信号的学科交叉研究、人工智能在大脑疾病分析中的应用等内容;“计算算法及应用”专题分享了矩阵计算基础理论及技术应用、X射线能谱CT成像正过程建模及逆问题求解、加速算法在等几何分析及流固耦合数值计算中的应用、迁移学习方法研究及其应用等理论成果与实践应用。
二十余位理、工、医三大领域的跨学科、跨学院专家学者的报告紧扣学科前沿,充分展现了数学、统计学与人工智能技术在医学研究中的创新应用潜力。
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专家学者以及来自数学与统计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的研究生围绕感兴趣的研究课题、科研合作、实验资源共享、联合申报科研项目等议题展开深入交流。大家一致认为,数统院与人智院在医学数据统计分析、智能影像处理、时序数据分析等研究方向高度契合,合作空间广阔。各方将以此次交流会为契机,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共同推进跨学科协同攻关。
本次交流会不仅加深了数统院与人智院在理、工、医多学科交叉领域的相互了解与专业共识,也为数学、统计学与人工智能领域的学科交叉与科研协同创新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