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传真

院系传真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传真 > 正文

中德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风险评估管理学术研讨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布日期:2024-04-14 来源: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 作者:王国杰 责编:张峰 访问量:

2024年4月5-10日,中德合作30周年暨极端气象水文事件风险评估管理研讨会于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图书馆724-725室召开。会议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科学基金会联合成立的中德科学中心资助,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承办。来自中德合作单位的专家学者和学生近70人参加了研讨会。

2018年中德科学中心正式批准资助了中德国际合作研究组(Sino-German Cooperation Group)项目“多种气候和社会经济情景下的干旱风险综合管理”。项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国杰教授和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Prof. Dr. Britta Schmalz教授负责,来自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德国基尔大学和德国亥姆霍兹环境研究中心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河海大学、国家气候中心和江苏第二师范学院组成的德国和中国团队共同组成。经过5年的合作研究,克服了因新冠疫情导致的重重困难;中德科学家取得了大量成果,成为中德合作样板项目。

本次研讨会旨在深入探讨气候—社会经济协同变化应对极端水文气候的影响,以及如何适应未来日益严重的气候变化风险。研讨会涵盖了气候变化、水循环、极端事件、社会经济风险和适应等多个相关议题。中德科学家将讨论中德合作研究组合作项目研究成果和结题报告。两国科学家还将庆贺中德气候变化和风险管理合作30年,并将有序推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及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与德国和欧盟各国在气候变化和灾害风险等方面展开的多项国际合作项目。

会议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学技术处处长章炎麟教授致欢迎词,他首先欢迎了远道而来的德方项目成员和与会来宾,并且肯定了中德合作项目的丰硕和产出,并且预祝本次国际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中德合作项目德方项目负责人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TU Darmstadt) Britta Schmalz教授和中方项目负责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王国杰教授就中德合作25 年历程和项目成果产出分别发言。在汇报中,他们分别介绍了各自中德合作项目中的学术成果和科研产出,并且与在座的老师和同学针对学术问题作了深度的探讨和交流。

来自德国基尔大学的Dr. Nicola Fohrer教授在会议上作了汇报,她和中国的科研团队合作长达25年,承担了多个中德合作项目,并取得了大量气候变化、水资源和水生态等方面研究成果,培养10余名来自中国的博士研究生。希望再继续接受中国博士生学习,继续为中德合作作出贡献。

欧洲科学院院士、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未来地球计划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江苏第二师范学

院地理科学学院院长姜彤教授以气候变化和风险管理中德合作30周年历程为题作了演讲。他首先介绍了中德双边合作长达30年的合作历程,然后介绍了近5年发表的重大学术成果。希望继续为中德、中欧合作作出贡献。

德国达姆施塔特工业大学Dr. Stefan Schäfer教授作了题为Green City Measures 绿色城市工程适应措施报告。

宁波大学吴乃成教授报告题为Sino-German cooperation in ecohydrology under global changes,探讨了全球变化背景下中德生态水文学研究进展。慕尼黑工业大学黄静水博士报告了正在执行中的欧盟项目“Towards a Climate-Sensitive Decision Support System for Water Allocation in Central Asia: Insights from Multi-System Drought Evolution and Future Extreme Events”,该项目将在中亚5国建立水资源分配的气候敏感决策支持系统,解决多系统干旱演变和未来极端事件的不利影响。

河海大学张奇教授报告题为Insights in large lake basins and potential mitigation strategies under climate change,探讨了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共同作用下鄱阳湖流域水资源调控的研究成果。

北京气象局孙赫敏博士报告题为The recent trends of runoff in China attributable to climate change,探讨了气候变化对中国径流的影响归因。

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温珊珊博士报告题目为Attribution of streamflow changes during 1961-2019 in the Upper Yangtze and the Upper Yellow River basins,探讨了1961-2019年长江和黄河上游流域流量变化归因的研究成果。

会议还就下一步中德双方合作项目申报进行了讨论;中德专家表示中德专家已经建立了长达30年的友谊,取得了大量国际有影响力的成果,为下一个30年中德合作充满信心,中德专家针对若干有潜在合作的项目展开讨论,并提出科学可行的建议。



章炎麟教授致欢迎词

Britta Schmalz教授致辞

王国杰教授致辞


作者(文) 作者(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