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跨领域融合与合作,11月20日,大气物理学院特邀东海实验室张昕研究员做客大物名师讲座作了精彩报告,题为“东海海岸和海洋环境数字孪生中的技术和关键问题”。报告由陈景华副教授主持。
张昕研究员为东海实验室-海岸和海洋环境数字孪生团队首席科学家。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性能计算、资料同化和数值模拟。2004—2007年,美国夏威夷大学国际太平洋研究中心资料同化专家;2007—2021年,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国家海洋大气管理局高级研究员;其中2014—2017年,任IBM中国研究院环境团队首席科学家。在美国工作期间,主要负责WRF模式资料同化系统软件研发;作为核心成员参与和领导美国下一代资料同化系统JEDI的研发。2021年回国之后,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任务,深圳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和2024中央防灾减灾国债项目等,主要关注利用物理和AI方法构建区域高分辨率海洋-大气-海浪-水文-风暴潮多圈层耦合的数值模拟系统,以及防灾减灾和涉海应用。
报告中,张昕研究员介绍了数字孪生系统作为地球系统科学的重要工具,能够有效地结合数值模拟和观测数据,从而实现对海洋环境的精准模拟和预测,为海洋管理、资源开发以及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重点介绍了东海海岸和海洋环境数字孪生系统的数值模拟底座、资料同化方法和数据支撑,特别是台风重定位和初始化技术、资料同化技术和靶向移动高分辨率网格技术。他还谈到:近年来,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气象和海洋科学中展现了巨大潜力,如改进数值模式的参数化方案、加速计算过程以及提高预测的准确性。然而,如何有效结合传统物理模型和数据驱动模型,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挑战。最后,他结合个人长期从事地球科学软件研发的经验,介绍了个人对人工智能技术在大气和海洋数值模拟领域应用的初步思考和尝试,以及团队成员的一些相关工作。
报告吸引了众多老师和研究生积极参加,报告后,参与师生与张昕研究员作了充分深入交流。这有利于我院科研合作进一步提升。

报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