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生迎来了一门全新的通识选修课——《DeepSeek与AI大模型通识》。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课程,首次开讲即引爆校园:容纳130人的智慧教室座无虚席,计算机、大气科学、汉语言文学等不同专业学子争相抢占前排,更有十余名教师和企业总经理自发组团旁听。
首堂课《大模型技术与应用导引》中,潘教授从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的核心技术再到人工智能的三要素出发,以时间轴串联AI发展里程碑,让现场学生对技术发展脉络有了清晰的认知。从“达特茅斯会议”到“ChatGPT革命”,他还结合具体的AI对联自动生成案例,分别演示未用大模型以及使用不同大模型(ChatGPT, DeepSeek)的不同对比结果。结合案例他同时指出,技术的进步不仅是算法的迭代,更是人类对智能本质的不懈探索,“最智能的算法,终需回归服务的本质”。
潘教授的首堂课,既有厚重的学术底蕴,又有轻快的互动氛围,幽默风趣的讲课风格再加上生动有趣的内容,课堂上引起多次笑声和掌声。“我们要培养的不是AI工具的简单使用者,而是既会使用AI工具也知道其背后原理的人。”潘志庚院长说道。该课程课件完善后续会考虑线上开放,供全国其他高校教师参考。
当AI开始理解天气的阴晴、文字的冷暖、代码的奥义,我们与未来的距离,或许只差一门课的选择。在南信大,让每个专业的你,都能握住AI时代的钥匙。
据悉,这门课由潘志庚院长领衔,潘正祥、郑为民、李春彪等多位“大咖”参与,汇聚了人工智能学院“全明星”师资阵容。在后续课程里,他们将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介绍与课程相关的技术内容,做到理论联系实际。

授课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