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系传真

院系传真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院系传真 > 正文

智能医学图像计算重点实验室举办“生理信号与可穿戴设备” 师生研讨会

发布日期:2025-03-05 来源:人工智能学院 作者(文):储嫣 作者(图):嵇心怡 成赟 责编:陈岩 访问量:

3月3日下午,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智能医学图像计算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在临江楼D报告厅举行“生理信号与可穿戴设备”师生研讨会。葡萄牙新里斯本大学物理系终身教授Hugo Gamboa(雨果·甘博雅)担任主讲,会议由徐军教授、刘辉教授主持。葡萄牙里斯本大学教授Filipe Silva(菲利普·席尔瓦)、重点实验室教师明文龙,以及来自人工智能学院、未来技术学院的多名学生参加研讨会。

Hugo首先详细讲述了自己的求学经历和科研之路。随后,他以生理信号的采集与监测为核心主题进行讲解。他手持一套高精度的传感器装备和一个精巧的小型传感器教具模组,向大家生动展示了如何利用先进的可穿戴传感设备来获取个人的生理信号。在展示中,Hugo教授特别介绍了多种版本的bitalino模块生理信号采集卡,每一种版本都具备独特的功能,为精准采集生理信号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与可能性。

在讲座中,Hugo重点介绍了Opensignal PLUX,它使生理信号的采集和分析变得更加直观和高效。为了加深大家的理解,他邀请了四位同学上台,亲自体验从同学们身上获取生理信号及监测过程。四位同学在Hugo教授的指导下,分别运用可穿戴式设备测量了自己的肌电信号、心电信号、皮肤信号与加速度信号并通过蓝牙将这些信号传输到电脑上。这一过程不仅展示了可穿戴设备在获取生理信号方面的精准度,尤其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自己身上生理信号的奇妙之处。

在体验环节中,同学们踊跃提出许多引人深思的问题。Hugo教授对此进行了详细解答。Hugo教授还深入探讨了心电信号、脑电信号以及肌电信号在采集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信号干扰问题,并提出了通过提高物理集成度和优化编程手段来减少干扰的解决方案。在讲座的最后,Hugo教授运用Python代码生动地解释了信号处理的方法,包括平滑化处理、低通滤波器和直接取绝对值等。这不仅使大家对信号处理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也极大地激发了大家对这一领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徐军作总结发言。他表示,生理信号的实时监测与分析已成为健康管理的重要手段,智能传感技术和可穿戴设备能够实时监测心率、血压、血糖等生理指标,这为疾病预防和管理提供数据支持。随着医疗健康需求的增加,需要科研人员进一步研究与开发更精准、更智能、更便捷的可穿戴设备,以实现无创、连续、稳定、高精度的生理信号监测,这方面仍然面临很多挑战。各位低年级本科生正处于知识积累和能力培养的关键阶段,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潜力。通过积极参与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各位同学可以为未来的新技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他勉励低年级本科生通过夯实专业基础、积极参与科研实践、培养跨学科能力、关注社会需求、树立创新思维和社会责任感。他鼓励各位青年学生不应仅仅成为先进技术的享受者,而应努力成为技术的推动者和创新者,为我国科技原始创新注入青春力量,从而为国家的科技进步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会议现场

作者(文) 储嫣 作者(图) 嵇心怡 成赟
发布人 责编 陈岩
摄影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