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激发青少年对北斗科技的浓厚兴趣,弘扬科学家精神,近日,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举办了第9期北斗研学营,来自南京宝船小学三年级的50位学生齐聚我校,开启了一场兼具教育意义和科技乐趣的研学之旅。本次研学营由电信院研究生辅导员王昕婷主持,依托中国科协“翱翔之翼”大学生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展开。
第一站是“北斗启航”科普教育基地临江楼实验室。讲解员胡朝阳带领学生们近距离接触3D打印机、集成电路半导体参数分析仪、光机电一体化实验系统等先进设备。胡朝阳的讲解深入浅出,既剖析了微电子器件与集成电路的设计原理,又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让抽象的技术变得生动有趣。孩子们全神贯注地聆听,争先恐后地尝试操作设备,不时发出惊叹:“原来手机里的芯片是这样工作的!”在亲身体验中,他们不仅感受到科技的神奇,更对北斗导航背后的技术支撑有了直观认识,一颗颗科学探索的种子悄然萌芽。
第二站是“智能爬虫”趣味课程。主讲人欧阳豫辉向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智能爬虫”机器人的制作原理,并演示如何利用Arduino UNO主控板、HC-SR04超声波模块和舵机组建“小爬虫”。孩子们被分成8个小组,在大学生志愿者的指导下,一步步完成组装、调试。有的小组认真研究电路连接,有的则发挥创意,给自己的爬虫设计独特造型。当一台台爬虫机器人成功动起来时,孩子们欢呼雀跃,成就感溢于言表。“它真的能自己避开障碍物!”一位小朋友兴奋地说道。通过动手实践,他们不仅学到了知识,更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快乐。
第三站是自动化学院科普教育基地。讲解员韦中首先演示了小车机器人如何灵活地躲避障碍、上下楼梯,引得孩子们连连惊叹。随后,写字机器人挥毫泼墨,精准书写汉字;工业机器人则轻松完成汉诺塔挑战,展现出高超的智能化水平。孩子们目不转睛地盯着机器人的每一个动作,不时发出阵阵掌声和笑声。互动环节中,他们踊跃提问,甚至亲手操作机器人完成简单任务,亲身体验人工智能的无限可能。
本次北斗研学营为青少年营造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他们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深入了解北斗科技的奥秘与应用,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浓厚兴趣。通过观察、探索和互动,他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科学的魅力,充满了对未来科技可能性的无限想象。期待未来有更多的中小学生们一起参与到研学活动中,愿他们能够在科学的海洋中尽情探索,在科技的引领下拓开一片新的天地。




北斗研学营科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