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2023年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结果发布,来自浙江大学的戴攀曦、南方科技大学的范斯腾、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的桂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李柯、北京大学的谢金翰和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的张文霞等6人获奖。
戴攀曦研究方向为极端天气、气候变化,其研究揭示了极端降雨和中纬度极端气旋的气候响应,系统阐明其动力机制,助力极端天气的气候预测;范斯腾研究方向为行星大气,在冥王星大气有机雾霾分析和类地行星探测原理领域做出了创新性成果;桂柯研究方向为气溶胶,其研究厘清了全球气溶胶污染时空变化格局及其多尺度驱动机制,研发了可业务运行的时空无缝多气溶胶特性参量实时定量反演技术;李柯研究方向为大气环境,提出了自由基非均相吸收和甲醛光解对我国臭氧污染形成的新化学机制;谢金翰研究方向为物理海洋学,提出了海洋中尺度流向近惯性波传递能量的新机制,证实和量化了海洋表层动能的跨尺度双向传输;张文霞研究方向为极端气候与气候变化,将水循环变化研究从传统的平均态和极端事件拓展到多时间尺度的波动性研究。
据了解,谢义炳青年气象科技奖是为了纪念我国著名气象学家谢义炳对中国气象事业和人才培养作出的卓越贡献而设立,旨在鼓励青年气象科技工作者发扬老一辈气象工作者的科学精神,表彰在气象和海洋事业发展、改革与创新实践中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气象工作者,以促进青年气象人才的成长。
http://epaper.zgqxb.com.cn/epaper/index/item_read?id=236464 20231031 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