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步丈量祖国大地,专业赋能乡村振兴。7月7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师韵传声”实践团队和“宁听花开”支教队走进淮安市开展2025年“青教乡村”公益夏令营活动,进一步加强校地共建,打造校地共青团合作品牌,推动乡村振兴与学生成长融合发展。

公益夏令营开营仪式分别在平桥镇和车桥镇举行,来自平桥镇中心小学、平桥中学、车桥镇中心小学以及车桥镇初级中学的80余名营员参加活动。两镇团委、妇联、中小学负责人,驻村第一书记代表以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10多名师范生参加。
开班仪式上,团淮安区委副书记、平桥镇党委副书记李木子提出,希望南信大的同学们珍惜机遇,在服务社会中增长才干;此次公益夏令营朝气蓬勃,在促进发展中取得实效;校地共青团组织深化合作,在服务大局中彰显作为。平桥镇和车桥镇始终重视乡村儿童的成长,两镇党委组织委员分别介绍了两镇乡村教育现状。“青教乡村”公益夏令营是凝聚校地合力推动乡村教育的重要举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书记王峰介绍夏令营安排:严明纪律,加强过程管理,安全有序开展活动;躬身实践,力戒形式主义,使此次实践真正成为收获之旅;学以致用,将“读万卷书”和“行万里路”有效结合,切实确保实践活动成效。


社会实践团队志愿者代表余昕妍发言时说,志愿者通过趣味课程、红色教育和实践活动,为乡村儿童提供知识与情感的陪伴,活动融入团队协作与手工创作,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与创造力。她代表全体志愿者承诺,将以“精准陪伴”为原则,建立长效帮扶机制,助力乡村儿童成长,为乡村教育贡献青春力量。
开班仪式结束后,“师韵传声”实践团队和“宁听花开”支教队的志愿者们分别面向小学生和中学生开启夏令营之旅。他们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精心设计了知识性与趣味性兼顾的“有趣的汉字”“传统游戏里的智慧”“情绪小侦探”等人文课程,还有“城市热岛效应”“厨房化学家”“天气魔法”等科普课程。同时师范生结合淮安区特色,设计了“西游方言探究”“红色印记——周恩来总理伟大而光辉的一生”,引导小营员们热爱家乡文化、传承红色基因。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团委一直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成立“小桔灯”实践育人工作室,依托专业特色探索实践育人和校地共建新路径。学院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连续3年入选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团队,学院连续三年获评学校暑期社会实践优秀组织单位。2025年暑期社会实践的帷幕拉开,学院近五百余名师生积极投身暑期社会实践,在实践中了解国情、感知社情、增长本领,助力乡村振兴。
https://jhd.xhby.net/share-webui/detail/s686e2ca1e4b0fa9831626f39?t=1752051254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