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语言服务队三支实践团队连续入选教育部“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重点团队(全国1000支),以行走式课堂深入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开展红色教育与普通话推广,探索出一条“红色文化+语言赋能”的特色振兴路径。
尖扎县:红土丹霞中的语言薪火
尖扎大地上,回、藏、汉等民族世代共生,构成了一部鲜活的“民族交融史”,队员们以推普为契机,将方言版《昂拉千户抗日史诗》改编为普通话情景剧,在百年古建中由村民与学子共演,让"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的纪律宣言穿越时空。
为摸清尖扎县居民的普通话使用情况,实践队员兵分多路,走进县乡街道、村庄和商业店铺等地,采用“线下访谈+线上问卷”的方式挨户调研,最终形成了一份数据扎实的调研报告,正是这种深入基层的调研,让推普工作始终与乡村发展同频共振。当推普团队在德吉村与孩子们共同诵读古诗,见证脱贫攻坚成果;在德乾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干部、西部计划援青志愿者开展共建联谊活动,通过文化交流会共话民族团结,深化了“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使命共识;在牛滩社区带领当地居民儿童制作香囊和漆扇,孩子们手中紧握的是对中华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体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