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媒体聚焦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媒体聚焦 > 正文

整合优质教育资源赋能人才培养 南信大牵头多个国家共建气候学院与联合实验室

发布日期:2025-11-04 来源:江苏科技报 作者:陶韬 责编:张天意 访问量:

10月28日,2025年江苏高校国际产学研用合作交流周大气科学学术专场开幕式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行。现场,南信大—吉加大学气候学院揭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TIIAME国立研究大学、淮安高新区宣布共建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联合实验室。现场还举办了埃塞俄比亚校友会成立仪式和中外联合培养导师聘任仪式。

近年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积极参与全球气候治理,自“一带一路”气候学院计划布局启动以来,短短一年间,已在加纳、乌干达、埃塞俄比亚及乌兹别克斯坦成功建成6所气候学院。截至目前,已招收该框架下来华留学生共计11位。

南信大大气科学学院院长周波涛介绍,气候学院致力于通过创新培养模式,培养涵盖大气科学、气候变化、人工智能、防灾减灾及信息工程等领域的高级应用型人才。气候学院面向共建国家及相关部门开展高水平国际培训,并提供相关学科的高水平师资培训。同时,学院开展包括本科、硕士、博士在内的学历教育及非学历学生联合培养,并积极共建国际联合实验室等高水平科研合作平台,联合申报国际项目,推动科研协作。

会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乌兹别克斯坦TIIAME国立研究大学和淮安高新区宣布将携手共建“中国—乌兹别克斯坦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联合实验室”,重点围绕土壤健康与气候智慧型农业开展合作研究。中方依托其“双一流”学科优势及多个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具备扎实的科研积淀;外方TIIAME作为乌兹别克斯坦顶尖农业类高校,在节水灌溉与农业机械化等领域优势显著。联合实验室中方负责人、南信大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申卫收表示,实验室围绕中乌典型区域灌溉农田土壤,特别是盐碱障碍农田,开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与减排增汇、土壤健康培育与气候变化应对,以及生态水文与农业气象研究,旨在推动农业绿色转型,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与气候韧性。各方将以此为基础,构建跨国界的知识与技术共享平台,整合优质教育资源以赋能人才培养,携手驱动农业领域的科技进步与创新实践。

作者(文) 作者(图)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