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当前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学习园地 > 正文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在听取中国气象局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发布日期:2015-01-15 来源:中国天气网 责编:吴琪琼 访问量:

  今天召开这个会议,主要是与大家一起研究如何贯彻落实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明年的气象工作做得更好。刚才,国光同志代表中国气象局党组简明扼要地回顾了今年的主要工作,总结实事求是,也汇报了明年的工作安排,符合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气象工作实际,讲得很好,我完全赞同。
  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在以国光同志为班长的中国气象局党组带领下,气象系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一致、锐意进取,气象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作出了贡献。气象服务的领域进一步拓宽,服务的形式更加多样、内容更为丰富,服务的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无论是在应对暴雨洪涝、高温干旱、低温冻害、台风等自然灾害、确保粮食产量实现“十连增”方面,还是在有力有序开展四川芦山、甘肃漳县岷县等地震抗震救灾、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方面,以及在“天宫一号”与“神州十号”载人交会对接的相关保障工作中,气象服务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保障和支撑作用。你们给党中央、国务院报送的很多材料,比如关于雾霾、酸雨、粮食产量预报、灾害预警、气候预测、应对气候变化、国内外重大气候事件等,特别是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预报准确率达到99.99%,为中央科学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今年3月,我到中国气象局调研时就曾说过,气象工作的成绩很大,气象服务的能力很强,气象科技的水平很高。从分管气象这一年来不断加深的认识看,我认为这个评价还是切合实际的。应该说,对于气象工作,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是满意的,老百姓也是认可的。在信息多元化时代,如果一个行业没有被社会去诟病、去攻击,也就说明社会对这个行业是满意的。本人分管气象工作,为气象工作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感到光荣。在这里,我对大家一年来所取得的成绩表示祝贺,向大家表示慰问。
  从今后看,气象工作的重要性更加凸显,责任更为重大。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对气象服务的依赖越来越强、要求越来越高,同时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极端气象灾害呈频发重发态势,造成的损失和影响越来越大。在当前社会财富和人口增多的情况下,在气象灾害频发的情况下,气象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总量是减少的,这也凸显了气象防灾减灾的效益,体现了气象工作的重要性。现在,天气气候变化依然是造成农业生产波动的主要因素、是影响交通运输和生产生活秩序的重要因素,恶劣天气还是导致交通事故的重要原因、是引发雾霾等环境污染的重要条件。可以说,大到国家的宏观决策,小到群众的日常出行,都离不开气象服务。气象工作的社会关注度之高前所未有,各级党委政府对气象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前所未有,这是我们进一步做好气象工作最大的机遇、最重要的保证。我在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期间到气象局调研,这不仅是因为个人的兴趣,而是因为气象工作很重要。因此,我们一定要再接再厉,乘势而上,推动气象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
  下面,我简要讲几点意见。
  第一,要认真研究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激发气象系统的活力。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部署,气象部门如何通过改革创新,不断增强内部活力,更好地“面向民生、面向生产、面向决策”,提高气象服务能力,这需要认真进行研究和谋划。今天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的讲话中重点讲了改革问题。全面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气象工作改革值得花功夫去研究,你们要研究如何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问题,研究如何正确履行政府职能问题,研究在哪些领域可以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问题,等等。比如,气象服务也分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和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二者之间如何界定,应当有不同的机制和区别性的政策,以促进相关服务的发展。长期以来,在某些领域存在把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按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来提供的现象,一方面导致市场在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领域中的资源配置决定性作用没有发挥出来,另一方面,由于大量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被当作基本公共气象服务来提供,也使得气象政府职能在该领域的作用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你们可以总结与中央电视台的合作经验,中央电视台是拿时间换气象服务,优化资源配置,调动了你们的积极性,也丰富了他们的节目内容,实现了双赢。关于如何发挥市场在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中的资源配置作用,你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可以研究一下美国通过数据服务驱动民航提高正点率、改善政府形象的案例。你们要研究如何依托气象部门的数据资源优势,提供给管理者和社会带来的驱动决策效应和可能的效益前景。通过自身资源换取服务,培养社会力量参与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兴趣,逐步培育市场,使市场主体真正参与进来,进而更好地配置资源,提高气象服务的效率和质量。你们也可以考虑探索合适的方式加强与国内相关部门、企业的合作,调动大家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根据公路、民航等特定对象的需求,以商品资源开发定制的方式为其提供针对性、个性化更强的精细化预报服务,这也属于非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范畴。气象部门是垂直管理的部门,有一套自上而下覆盖全国的完整业务体系,如何依托气象数据的基本公共服务产品属性,发挥政府职能,做好服务,你们也要多下功夫。此外,还要考虑建立什么样的机制,促进气象服务与相关部门的服务相互融合,提高服务质量,利用社会资本、民间力量开展气象服务等。总之,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上,还有很多问题都需要探索、创新。
  第二,要扎实做好服务“三农”和防灾减灾气象工作。这两个方面是气象部门的基本职责。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突出强调保障国家粮食安全问题。现在农业基本仍是“靠天吃饭”,农民群众是“看天种地”。气象部门要围绕确保粮食安全,强化关键农时及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服务,推广稳产增产防灾减灾技术,不断提高服务农业生产的能力和水平。我要强调的是,明年围绕“三农”的气象服务重点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第一次把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放在第一位,这是在粮食生产“十连增”的前提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个问题,意义深远。大家务必要高度重视,与农业等相关部门共同围绕确保粮食稳产丰收,把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为明年气象工作的重中之重。
在防灾减灾方面,要研究如何进一步提高气象特别是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的超前度和精准度,为各级政府决策提供支撑,为有效防灾减灾救灾争取时间。要研究如何增强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特别是大中型城市、人口密集地区、重点保护部位和边远山区的应急减灾工作,健全并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气象灾害防御体系。要研究如何进一步做好人工影响天气工作,为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以及举办重大公共活动创造有利的环境条件,特别是要搞好人工增雨,为农业抗旱夺丰收提供支撑。要继续加强人工影响天气工作,除做好人工影响天气队伍能力建设外,特别要大力提升人工影响天气的科研能力和水平,为有效实施人工增雨作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撑。要研究如何利用好各种平台,提高气象灾害预警信息的覆盖率,加强科普宣传,提高全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避险、自救、互助能力。当前,微信发展很快,也有创意、很生动。据说,明年微信用户将突破10亿,气象部门可以考虑利用这一平台,进一步扩大气象预报服务的覆盖面。
  第三,要不断拓展气象服务的覆盖领域。要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和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扩大气象信息覆盖面,不断拓宽服务领域。当前,全国持续性雾霾天气事关群众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气象部门要在分清雾和霾上下功夫,在健全雾霾监测预警体系上求突破。要联合环保等部门加强研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坚持实事求是,正确引领群众科学应对,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当前,你们要把雾霾天气作为另一个重点问题研究,比如,雾和霾的历史分布、区域分布、变化趋势及其成因等。党中央、国务院已经明确了考核领导干部不再以GDP论英雄。气象部门提供的科学数据也可以作为中组部考核领导干部的客观依据之一。雾霾天气社会关注度高,党中央、国务院和各级党委、政府都很关注。气象部门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既要加强对雾霾服务产品的宣传,也要加强对你们雾霾预报和评估能力的宣传,让政府和有关部门了解你们的能力和可以发挥的作用。要围绕新时期的各种需求,拓展雾霾的服务领域,创新服务的方式方法,为各级党委、政府提供更多的、形象生动、通俗易懂的决策服务材料,让各级领导认识雾霾、了解雾霾、重视雾霾,也让有关部门可以通过你们的评估产品客观的公平公正考核领导干部、评价生态环境变化。总之,你们要注意服务方式方法,有很多很好的东西,怎么“卖”出去?搞基本公共服务的,与搞生产的不同,不大注意产品的销售问题,过去国有企业也有这些毛病,对有了好的产品后怎么卖掉,研究的很少。因为往往认为怎么将自己的产品卖掉不是国有企业的事,但将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要发挥更好的作用,作为一个基本公共服务部门,就是要研究如何把好东西“卖”出去。
  气象部门是个高科技部门,积累了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挖掘这些资源的价值,利用好这些资源,与政府部门、企业、社会组织等开展广泛合作,提供更多个性化的专项服务、专业服务,实现服务增值。
  第四,要重视国际合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关注的重大课题。气象部门是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基础性科技部门,要高度重视气候变化规律研究,加强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对国家粮食安全、经济安全、能源安全、水资源安全、大气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的影响和应对工作,为国家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决策提供科技支撑,为我国参与相关国际事务谈判提供技术支持,这也是气象部门的重要职责。比如,全球气候变暖,北方地区的无霜期延长,这些判断很重要也很准确。今年年初你们预报雨区北抬就很准确,为粮食丰收增产创造了条件。下一步要继续加强中长期气象预报预测,为政府决策指导提供更多的科学依据。中国气象局在国际上、在世界气象组织中有着重要影响。过去,我们的代表曾在世界气象组织担任过主席等重要职务,今后要采取措施继续提升我们的地位,增强话语权。
  你们在汇报中提出的两个问题,我认为都很重要。一个是加强基层气象防灾减灾和公共气象服务组织体系建设问题,希望你们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积极推进。考虑到目前基层不再具备增加编制和设立机构的可行性,建议你们再研究一下,要以适当的方式、可行的办法,明年选择一些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可以考虑给予一些补贴,可以对各部门的信息员资源进行整合。试点后进一步总结经验,再考虑全国推广。再一个是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立法问题,请你们商国务院法制办,加大工作力度,促进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条例尽快出台。必要时,可以请国办二局帮助协调。

作者(文) 作者(图)
发布人 吴琪琼 责编 吴琪琼
摄影

地址:江苏省南京市宁六路219号 邮编:210000

电话:86-25-58731101 传真:86-25-57792648 邮件:xb@nuist.edu.cn

Copyright © 2025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天际新闻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