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江苏省教育厅公布了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优秀毕业设计(论文)评选获奖名单,我校共计有19个项目获奖,其中省级一等奖5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7篇,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3个,获奖数量与等级均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其中一等奖数量创历史新高,在省属高校中位居第一;在全省高校中仅次于南京大学、东南大学与河海大学,位居全省高校第四名。据悉,江苏省教育厅在各高校限额择优推荐基础上,经专家评审、省教育厅审定,共评选出一等奖76篇,二等奖178篇,三等奖406篇,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团队98个。近几年来,为积极响应高水平大学和“双一流”高校建设要求,我校高度重视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通过“早启动准备、早培育培优、早总结提高”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和完善全过程管理,明确和强化学院和指导教师责任,严格把控选题、开题、中期检查、查重、答辩、评优遴选等重要环节质量关,加大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比例和覆盖面,对标找差,逐级细化落实推进,使全校本科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稳步提升。2020年省级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评选获奖名单(南信大)学生姓名学院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指导教师奖级1林依雪水文与水资源工
9月22日下午,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行政楼628召开集体学习会,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代表重要回信精神。全体在校校领导、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及党委校长办公室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 会上,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从理解“三个重大意义”、把握“四个聚焦主题”、坚持“四个更加自觉”三方面,领学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他表示,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未来,高屋建瓴、思想深邃、内涵丰富,是一篇贯通百年、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马克思主义纲领性文献,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政治宣言,是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行动指南。我们要深入把握“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更加自觉坚持和改善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更加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加自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更加自觉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 副校长邓志良就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精神作重点发言。他表示,第二十七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是
9月17日上午,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主持召开党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全面从严治党和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学习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研究了巡视整改重点问题的推进工作,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健全学校协同监督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会议指出,《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的意见》是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大举措,必须坚决贯彻落实好《意见》的部署要求。一要提高政治站位,深刻认识到强化对“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的监督是从严要求、更是关心爱护,正确对待监督、主动接受监督、自觉配合监督,使在监督下开展工作成为一种习惯、一种常态。二要加强组织领导,校党委切实担起管党治党政治责任和主体责任,学校纪检监察机构发挥好专责监督作用,党委工作部门和学校各职能部门加强职能范围内的监督作用,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监督工作格局。三要坚持以身作则,以上率下,自觉履行监督责任,增强党组织和领导干部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会议指出,省委巡视意见反馈以来,校党委切实扛起巡视整改的政治责任,加强组织领导,狠抓整改落
9月16日我校召开专题党建工作例会。本次会议的主题是,打造高水平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分析并研讨2021年度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党的建设考核指标计分项目,对年度党的建设综合考核指标体系进行任务分解,明确任务分工。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会议并讲话。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王尧主持会议。党委常委、纪委书记、省监委派驻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监察专员周乃贵出席会议。各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会上,党委常委、组织部长金自康,党委常委、宣传部长王苏春,党委常委、统战部长陈涛,党委办公室主任吴波、纪委办公室主任将元春、武装部副部长吴俊分别围绕各牵头部门的考核指标分析了2020年度的失分点,比较了2021年度与2020年度党建考核指标及计分不同,进一步明确了工作要求,细化了工作任务。金自康部长同时对2021年度江苏省地方普通高校党的建设考核实施方案进行了分析和解读。管兆勇在总结讲话时从高度重视省党建考核工作、扎实推进党建工作以及责任落实等方面做了具体部署和要求。管书记说,要高度重视考核工作,发挥考核的指挥棒、风向标和助推器作用,对党建工作基础再夯实、党建质量再提升、党建特色再凝练,将党建工作切实落
9月14日,根据科技部专项管理要求,我校王会军院士牵头主持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项目“中国北方地区极端气候的变化及成因研究”,在南京顺利召开了课题综合绩效评价会议。本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项目责任专家郭正堂院士和翟盘茂研究员,同行专家北京大学胡永云教授,国防科技大学费建芳教授、钟中教授,复旦大学温之平教授、陈建民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刘健教授,兰州大学田文寿教授,浙江大学曹龙教授作为综合绩效评价组专家出席了会议。来自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中科院大气所、中山大学、中科院地理所、南京大学、国家气候中心等单位的项目组课题负责人和课题骨干研究人员等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处长张峰作为专项管理部门领导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我校副校长戴跃伟作为项目承担单位科研主管领导出席会议并致开幕辞。戴跃伟首先代表学校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我校发展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表示诚挚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向五年来为课题研究付出巨大努力、做出重要贡献的各位课题组成员表示崇高的敬意。他表示,王会军院士主持的重点专项对学校科研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期待项目团队取得优秀的项目绩效评价成绩。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核心指标超额完成!“十三五”,南信大交出卓越答卷。这个成果,来之不易——四万名师生员工怀揣着干事创业的豪情,不留退路、冲锋向前。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十四五”,南信大在历史交汇点找准了自己的新方位。这个方位,殊为至贵——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从“新”出发,开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敢想敢闯望新途发展之路没有终点,只有新的更高起点。“十四五”时期,国内高等教育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不进则退、慢进亦退,洗牌淘汰随时可能发生。“担子重、难题多、压力大”,如何革除阻碍发展的弊端,是我们在前进路途中躲不开也绕不过的“必答题”。另一方面,没有什么比“机遇”两个字更能揭示当下。“双一流”建设计划、行业背景支撑、省级政策支持、新区发展红利、国际影响认同……“抓住一个机遇,创造一个时代”的例子不胜枚举。南信大的制胜法宝,一贯是“敢想敢闯”,抢抓机遇,迎难而上。一个“敢”字,一个“闯”字,意味深长——经过多年发展,学校的办学规模大了、办学质量高了,但随之而来的,还有各种制约向上的瓶颈、阻碍拓展的壁垒、影响改革的矛盾。不打破坛坛罐罐,在顶层设计上再“敢想敢闯”一把
2021年春季,在华北地区已经消失了十几年的强沙尘暴再次出现。3月14-17日,强沙尘暴天气影响范围超过380万平方公里,北京部分站点的PM10浓度超过700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仅有几百米,给人民生活、交通运输和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威胁。气候系统预测基础科学中心(CCSP/NSFC)王会军院士团队在《National Science Review》发表题为“Why super sandstorm 2021 in North China?”的研究论文,对此次华北超级沙尘暴的天气-气候成因进行揭秘。论文作者包括王会军院士(通讯作者),中心骨干成员、大气科学学院教授尹志聪(第一作者)以及两位研究生。北极海冰的变化能够驱动大气环流异常来影响欧亚的冬春季气候。对观测资料和CMIP6数据进行SVD分析,发现11-12月偏少的巴伦支海和喀拉海海冰(BKSI)能够引起局地位势高度增加和乌拉尔阻高及东亚大槽的增强,伴随的异常北风将极地的冷空气向南输送从而导致蒙古国(沙源地)前冬温度降低;而1-2月的正海冰异常引起大尺度环流的纬向分布,冷空气被限制在西西伯利亚及东欧平原无法移动,蒙古国处于异常高压控制下
9月7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管兆勇,校总会计师胡明保检查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启用准备工作。9月11日-12日,园区即将迎来第一批学生进住。校领导一行先后查看了学生宿舍、食堂、教师公寓、学生活动中心、报告厅、教学楼以及气象观测基地等,深入园区教学科研学习一线,感师生之所感,思师生之所惑,解师生之所难。在宿舍,管兆勇一行仔细查看了家具、灯具、洗浴等设施的配置,要求启用前再次逐一检测确认,保证师生生活安全舒适。在食堂,询问了餐饮种类、价格、服务等运营准备情况,对卫生安全等提出了要求。在学生活动中心,校领导检查了体育运动设施、心理咨询室、办公场所等。在教学楼,校领导深入智慧教室、可视化中心等地,要求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设备,为高质量教学做好保障。在气象观测基地,校领导一行对规划布局、建设进度、工程质量等提出了具体要求。管兆勇向辛勤付出的工作人员表示充分肯定和衷心感谢。他希望大家继续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坚守岗位、恪尽职守,按照学校党委的要求,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好园区的启用工作。他强调,要在启用前全面梳理、查漏补缺,将把广大师生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新园区启用后正常运行,让进住
近日,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教育厅联合发文开展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评选表彰工作,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胡建林教授入选2021年江苏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表彰名单。本次评选活动旨在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荣誉感和责任感,促进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为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更大贡献,从而评选出一批政治立场坚定、道德品行高尚、育人情怀深切、工作业绩突出的优秀教师和集体典型。据悉,该奖项五年评选一次,今年全省高校仅有30人入选省教育系统先进个人(优秀教师)表彰。胡建林教授优秀事迹概要胡建林教授,男,1981年生,本硕毕业于北京大学,在美国加州大学攻读博士学位和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回国到我校工作,现为我校环科院教师、大气环境领域学术带头人。他始终秉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承担了2门本科生课程和4门研究生课程,近5年累计教学512课时,2018年获批研究生精品课程1项,2019年获得江苏省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一等奖(排名第2)。组建大气污染REACH研究团队,3名研究生获得国家奖学金,3名毕业硕士生获得校优秀毕业生,4名
又到开学季,由于疫情防控,我校采取积极措施,精心组织开展线上教学工,确保全校各年级学生停课不停学、防疫教学两不误。齐聚云端、共享课堂,师生“隔空对话”据悉,新学期共有2207门次课程采用线上教学,覆盖全部学院专业,其中95%以上的教学班课程在南信大教育在线平台和中国大学慕课平台建课。正常教学期间,日均2万8千多人“打卡”线上学习。为了提高线上教学成效,暑假期间,学校专门组织开展了线上教学技能培训,帮助教师进一步熟悉线上教学平台,优化线上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能力。与此同时,为了解同学们的学科基础,并为部分专业的课程分层教学提供依据,学校也组织开展了新生入学前数学、英语在线测试等。线上开学两天,同学们“穿梭”于各大平台,上看风云变幻知气象万千,下有土地山河悉地理百态。线上课堂里虽然老师同学无法面对面交流讨论,但“云端”上的大家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课堂的氛围热切而踊跃。多措并举,“资深主播”卖力讲解,学生直呼学习顺畅为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在线学习需求,学校还构建起严密的组织与技术保障,制定线上教学预案和线上教学规范,加强学习平台保障和技术咨询服务。比如,各教学实施方案需通过“需求分析—检查督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