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欧洲人文和自然科学院(Academia Europaea,简称“欧洲科学院”)官网公布2023年新当选院士名单。我校气候与环境治理研究院执行院长、未来地球计划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院长姜彤教授当选地球与宇宙科学学部外籍院士。姜彤教授自2018年加盟我校,担任未来地球计划中国委员会委员;Atmospheric Research和Climate Services等国际杂志副主编。长期从事气候变化和极端事件影响、脆弱性和风险管理研究,创立致灾因子强度-面积-持续时间多维度极端事件辨识方法,将承灾体动态暴露度和脆弱性纳入极端事件风险评估,实现干旱、暴雨洪涝、高温热浪、热带气旋等极端事件风险的定量评估和基于影响/风险的早期预警。他服务于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长达15年,先后担任IPCC AR5 WGII CH3 淡水资源的主要作者(LA),IPCC AR6 WGII CH16 跨行业和区域关键风险的编审(RE)。构建并发布共享社会经济路径下高分辨率格点化人口和经济数据集,服务于气候变化脆弱性和风险的定量评估,阐明了社会经济活动对极端事件风险的放大效应。在Nature Commun
6月6日,省教育厅、省公安厅在我校召开江苏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验收考评会,会议对在宁8所申报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进行集中现场考评。省公安厅内保总队总队长、二级巡视员陈玉峰主持会议并讲话,省教育厅、省公安厅、省委政法委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会议,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韦忠平、以及中国药科大学等7所高校校领导参加考评会。管兆勇代表学校致欢迎辞,并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他表示,我校党委、行政高度重视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工作,政治站位高、工作措施实,投入力度大、工作成效好,学校安全稳定工作机制健全,智慧安防不断推进,防控风险能力显著提升,进一步夯实了校园安全稳定基础,平安校园创建成效明显。韦忠平从我校创建措施、创建成效、创建特色、存在问题等方面向专家组进行创建情况汇报,着重介绍了我校构建校内校外联防联控体系、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等方面所做的工作。他指出,我校深入学习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稳字当头,坚持底线思维,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落细落实校园安全工作措施,有效维护了校园的安全稳定,全面保障了“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建设。会议听取了我校等8所高校关于省高质量平安校园建设高校创建工作
6月3日,“双碳”背景下绿色能源与催化高端青年论坛在我校举行。中国工程院外籍院士孙学良、加拿大工程院院士栾本利,及来自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开大学等30余位相关领域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高层次人才参加此次会议。我校校长李北群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朱大梅主持。李北群对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我校的发展特色、建校以来取得的成绩,及为“双碳”目标做出的努力。他高度肯定了化学与材料学院成立以来取得的成绩。经过近4年的高质量发展,学院汇聚了一批由国家级人才领衔的优秀科研力量,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人才,化学、材料科学学科双双进入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材料物理、应用化学成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通过专业认证专业。他表示,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进程中,交叉融合特质鲜明的气象学科能够为能源开发利用提供更加科学的支撑保障,为保证能源安全提供更具实效的科学服务,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更有影响力的决策选择。南信大愿与相关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共同开展绿色能源与催化方向的研发与攻关,在推动创新驱动发展中共同打造多元参与、协同高效的创新格局。会上,孙学良院士介绍了
6月5日上午,由中国气象服务协会预算财务委员会主办,我校承办的气象部门财务管理实务操作班(第一期)开班仪式在我校举行。中国气象局原机关服务中心主任邓北胜,中国气象局计划财务司副司长任振和,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核算二室主任石丽,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出席开班仪式。校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波主持开班仪式。管兆勇书记在致辞中简要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以及大气科学学科建设的发展,并着重阐述了近年来学校在加强气象人才培养、打造科技创新体系、优化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环境、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等方面与各级气象部门展开了务实高效的合作。本次培训班的开班,体现了中国气象局对于加强计财部门人才体系建设的高度重视,对于全面提高新形势下气象事业发展计财保障水平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他对办好此次培训提出了希望和要求,希望学员们在学习中能够紧扣气象事业科学发展和转变发展方式的要求,为推动气象事业实现更大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邓北胜主任代表中国气象局机关服务中心与中国气象服务协会,就本次培训班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做了深入阐述。本次培训是为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气象事业的重要批示及国务院印发的《气象高质量发展纲要》重要文
6月5日,腾讯云计算(北京)有限责任公司副总裁、腾讯教育副总裁付曼青,腾讯教育副总经理李峪、钱栩磊等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刘博出席座谈会。会议由刘博主持。管兆勇对腾讯公司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他简要介绍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沿革、学科特色、办学规模、用人机制等情况。他表示,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教学改革、学生参与“治校”等方面提高人才培养水平,切实做到“以生为本”。学校坚持守正创新,在开放办学、联合办学的过程中敢想、敢做、敢拼,始终走在同类高校前列。他说,南信大与腾讯此前有着非常良好的合作基础,腾讯实验班在产教融合方面成效显著,希望与腾讯携手前进,进一步推动合作走向深入。付曼青介绍了腾讯公司的发展历程、业务模块和发展愿景,特别在由消费互联网带动产业互联网发展的浪潮下,腾讯深耕教育行业的相关举措与成绩。腾讯致力于提升合作高校学生在科研、实训以及数实融合等方面的能力,具有成熟、可推广、可定制的方案。她说,腾讯与南信大的合作由来已久,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希望与南信大的合作可以迈向新的更高的台阶。与会人员就“AI+”赋能教学、数字校园建设等等方
Normal07.8 磅02falsefalsefalseEN-USZH-CNX-NONE5月30日,江西省气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世忠,江西信息应用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江信学院)党委书记贺志明一行来校推进深化局校合作。我校校长李北群出席局校合作座谈会,副校长陈海山主持会议。会上江信学院与我校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专业建设、科学研究、师资队伍建设、继续教育等方面开展全方位深度合作。李北群对来宾一行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服务气象行业取得的成绩。他指出,不久前中国气象局专门就加强新时代新征程局校合作工作出台指导意见,并组建全国气象科教融合创新联盟,对深化局校合作科技创新和人才联合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表示学校将与气象部门进一步深化合作,加强协同创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促进局校合作迈上新台阶、取得新发展,加快助力气象高质量发展。贺志明介绍了江信学院的办学沿革以及现有系科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等发展情况,他表示对未来的合作充满期待,希望南信大在课程资源、师资培养、专业建设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将以此次签约为契机,进一步密切校际合作,共同为服务气象人才培
6月1日,水利部原副部长陆桂华应邀来校,为南信大师生带来了题为《中国共产党治水百年》的报告,我校校长李北群,水文与水资源工程学院院领导,师生代表到场聆听报告。报告会由李北群主持。报告会上,陆桂华首先回顾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地理特征及水资源现状,阐述我党在不同时期重视水利事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他说,水是万物之母、生存之本、文明之源,人类文明与水息息相关,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得益于治水事业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就确立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积极思考并主动探索人与自然相处之道。早在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水利是农业的命脉”这一著名论断,随后的陕甘宁边区、华北人民政府无不注重兴修水利。新中国成立以来,历代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注重治水。可以说,党和国家始终将除水害兴水利作为保障经济社会的高质量稳定发展的基础性、战略性工作,治水的脚步从未停歇。他强调,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持全面协调水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科学配置、合理利用水资源,推出治理城市黑臭水体、全面实行河长制、推进长江经济带建设、探索黄河高质量发展等一系列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为深入推进主题教育走深走实走出成效,5月31日下午,校党委书记管兆勇以“把握历史主动,争做有担当作为的新时代青年”为题,为青年学子讲授专题党课。省委主题教育领导小组第十八巡回指导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校长陈国祥到会指导。各年级本科生、研究生代表聆听学习。报告会由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主持。 管兆勇围绕党的二十大报告,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为主线,从我们身处的时代坐标背景、如何把握开展好学习和调查研究、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作为三个部分展开,为青年学子讲透道理,指明方向。 管兆勇说,党的二十大报告是我们党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续写新篇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指南。在全党深入开展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他指出,开展好学习和调查研究,要深入学习理解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科技和人才的论述,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中找到坚实依据。要深刻领会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学好主题教育这门时代课程,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团结形成“坚硬钢铁”。要开展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学会运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5月31日,广东省教育厅副厅长朱建华率队来校调研交流。我校党委书记管兆勇、副校长马嫣出席会议。会议由马嫣主持。管兆勇对朱建华一行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历史沿革与近年来深化改革创新发展的相关举措和成效。他说,近年来,学校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创新,调动全校上下积极探索和大胆改革的主动性创造性,构建新发展格局,聚焦“一流特色研究型大学”战略目标,坚持“开放、协同、特色”发展理念,在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学科建设、开放办学等方面取得了喜人的成绩,学校整体呈现出强劲的发展态势。他表示,学校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始终把人才制度的建设和创新作为学校发展的前进驱动力,多措并举抓高端人才引进,通过实施引育调减、五化工程,积极打造引培结合人才生态链,助推学校高质量发展。朱建华在讲话中对我校近年来办学成果表示高度赞扬。他说,南信大办学特色鲜明,办学质量显著提升,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在学科建设、人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亮点突出,非常值得学习借鉴,收获颇丰。他希望双方进一步加强沟通交流,携手共进。会上,人事处处长周显信从学校师资现状、人才举措等方面汇报了我校人才队伍建设工作。双方就海外人
5月30日上午,中国工程院院士邬江兴应邀来校,为师生带来题为《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框架》的学术报告。报告会在长望楼报告厅举行。报告会由智能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院院长潘成胜主持。计算机学院负责人、师生代表到场聆听。 报告会之前,邬江兴院士、校长李北群一同参观了见山园,并在院士林种下一株银杏树。邬江兴院士还前往我校智能网络与信息系统研究院,详细了解我校在智能网络理论与技术、网络与通信安全、复杂系统信息与控制等方面取得的突破性成果;在数字取证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听取了相关工作汇报,对我校在数字取证领域的科研成果和推动数字取证产业发展所做的贡献表示肯定。 报告会上,邬江兴院士深入阐释了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的框架。网络空间内生安全理论是由邬江兴院士所提出的新理论,颠覆了基于先验知识的传统网络安全防御范式,开创了结构决定安全、不依赖先验知识和附加安全措施的可量化设计、可验证评估的的网络空间内生安全防御新范式,形成了网络空间安全的“中国学派”。 邬江兴院士从内生安全问题出发,描述了什么是网络空间内生安全问题,分析了网络空间内生安全共性问题产生原因或机理,归纳了其本质特征,提出了创新性的内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