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受邀参加由中共南通市崇川区委员会、南通市崇川区人民政府主办的2024智汇崇川创新创业大会并致辞,科技产业处处长王军、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陪同参会。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树深为代表的百余名国内知名高校院所专家学者以及知名企业、机构代表齐聚一堂共赴“创新之约”。江苏省委组织部人才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刘怡萱,南通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倪春青,市政府副市长于立忠,市政府副秘书长毛炜峰,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陆国强,市科技局局长吴佳华等出席会议。智汇崇川 创赢未来陈海山校长在大会致辞中指出,科技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强大引擎,创新创业是塑就未来世界的重要基石。高校作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的策源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我校坚持科教融合、产教融合战略,与国内外众多顶尖科研机构和头部领军企业深度联手,发挥多方优势共同推进校地、校企、校际合作。落户崇川经开区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通研究院,聚焦节能环保、智能制造、低空经济等关键领域,发挥学校学科优势,精准对接崇川区产业需求,助力崇川发展。陈海山校长真诚的希望,通过此次创新创业大会,大家能够进一步了解南信大、了
9月23日,江苏“千社万岗”社会组织助力高校毕业生就业专项行动暨首场社企校对接招聘会在我校举办。校长陈海山,江苏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燕,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党组成员、纪检组长刘宝,江苏省社会组织促进会会长刘亚军,江苏省互联网协会副理事长陈夏初,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陈国忠,省委社会工作部行业协会商会工作处处长余祥明,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就业促进处处长薛勇,江苏省高校招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主任胡建平出席本次活动,江苏省通信行业协会、软件行业协会、互联网协会、人工智能学会、智能制造工程学会代表,我校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及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活动。陈海山首先致欢迎辞。他对省民政厅、省委社会工作部、教育厅、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等部门,省通信协会等各类社会组织到南信大开展活动表示欢迎,他就历史发展、学科专业、毕业生质量等做了介绍,并表示希望以本次活动为契机,打造政社企校四方共同体,在促进人才培养和民生就业等方面通力协作、汇聚资源、联合发展,持续为高素质人才和高精尖企业的对接碰面搭建桥梁。刘宝致辞表示,信息通信行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场需求,很高兴看到主管的省通信行业协会联合南京信息
9月20日下午,来自巴基斯坦驻中国大使馆、巴基斯坦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代表团一行11人来访我校,校长陈海山会见了各位来宾,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国际教育学院、大气科学学院、遥感与测绘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和应急管理学院相关负责人参加座谈。陈海山校长对代表团的到来表示了热烈欢迎。他介绍了学校近年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以及国际化方面取得显著成就。学校与巴基斯坦多所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已培养了来自巴基斯坦的97名学生,目前仍有100名来自巴基斯坦的学生在读。此外,自1990年至2024年,共有184名巴基斯坦学员参加了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举办有关地震灾害管理、气象预报等相关主题的58期培训班。学校秉承推进与“一带一路”国家合作的理念,计划与巴基斯坦高校合作成立中巴气候学院,建立“中巴气候研究中心”,持续深耕非学历教育领域,深化与巴基斯坦的友好合作,共同推动在人才培养及学术交流等领域的深度合作与发展。俾路支斯坦信息技术工程和管理科学大学Khalid Hafeez校长对我校的热情接待表示衷心感谢。他说,中巴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教育和技术交流是这一友谊的坚实桥梁。巴基斯坦非常渴望能够借
9月14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24年开学典礼在中苑主田径场隆重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我校学术委员会主任王会军、全体在校领导、校友代表、雷丁大学校方代表、各二级学院和职能部门的负责人,以及教师代表出席。开学典礼在学校官方微信视频号和官方抖音号同步直播,近20万名师生、家长和关注南信大的朋友们相聚在云端,共同见证2024级新生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典礼由副校长金自康主持。大学生艺术团带来开场表演,现场大屏幕上播放迎新视频。在庄严的国歌声中,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五星红旗迎风飘扬在南信大上空,她曾于2024年8月26日清晨在三沙市冉冉升起,作为迎接南信大全体新生的一份特殊礼物,由中国武警三沙中队将这面国旗隆重赠送给学校。目前我校有11名校友在三沙市工作,长期以来,无数南信大学子坚守祖国的高山海岛、沙漠戈壁,用实际行动书写出青春报国的动人篇章。校长陈海山首先致辞。他祝贺全体2024级新同学在南信大迈入人生的崭新阶段,开启未来的美好征程!他说,作为30多年前在南京气象学院开启大学生活、在这里完成本硕博连贯学习的“土著”校长,见证了学校从单一学科“一枝独秀”发展成为多学科竞妍的“满园争春”,见证了
9月14日,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工作部署会在临江楼报告厅召开。会议由校党委副书记闵锦忠主持,校领导、各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学院党政负责人、分管教学副院长参加会议。会议以“找差距 补短板 促提升”为主题,通过前期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预评估反馈问题梳理,我校审核评估迎评工作方案解读,校领导动员、总结讲话等形式,部署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迎评高效协同与稳步推进。会上,教师发展与教学评估中心主任王骥通报了预评估阶段专家的工作流程以及我校本科教育教学在课堂教学、资料调阅、专家访谈等方面存在的不规范、不畅通环节,并就规范档案建设、强化学院初审,优化流转程序等提出工作提醒。教务处处长刘佳就职能部门和教学单位分别作了审核评估迎评方案介绍,她建议职能部门关注指标数据与同类高校常模对比,填报、迎评不同时点的数据进展;建议学院加强师生体验问卷调查的组织及档案材料梳理整改。校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作动员讲话,他指出,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是对学校办学方向和成果的综合检验,也是推动我校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的重要机遇。他强调,一要提高站位,高度重视;二要及时整改,注重实效;三要科学分工,组织保障;
9月11日下午,我校召开党委全体会议,总结学校党纪学习教育工作,对巩固深化党纪学习教育成果进行部署。会议由校党委书记尚洪波主持,全体校领导、党委委员参加会议。会议指出,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是加强党的纪律建设、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的重要举措。今年4月份以来,全校各级党组织坚持把党纪学习教育作为重大政治任务摆在突出位置,与落实立德树人重点工作紧密结合,精心组织实施,加强督促落实,夯实主体责任,突出关键环节,推动党纪学习教育高质量开展。会上,党委副书记、校长陈海山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纪学习教育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以及中央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和全省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精神。党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张新厂汇报了学校党纪学习教育开展情况。尚洪波在讲话中表示,新形势下学校面临统筹稳定与发展、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加强党的建设、巩固党纪学习教育成果、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等重点任务。他要求全校党员干部用好纪律这把管党治党的“戒尺”,把对《条例》的学习、对纪律的敬畏融入日常、化为经常、做在平常,继续深化理论学习,强化问题整改,深化巩固成果,推动党纪学习教育释放持久效能,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
为庆祝我国第40个教师节,9月9日-10日,我校以“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快建设教育强国”为主题,由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离退休办公室、党委统战部分别组织,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系列座谈会。同向同行,共谋成长——师生热议教育家精神教师节当天召开的教育家座谈会,由来自我校宣传部、党校办、党委教师工作部、人事处、社科处、高教所、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文学院、管理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学院的师生以及退休教师代表共同参会,校党委书记尚洪波出席会议。本次座谈会由副校长朱大梅主持。教师教育学院院长杨作东介绍了学院建设情况以及师范生的培养工作,他说在学校党委行政的大力支持下,教师教育学院形成了“三位三段”的实践教学体系,师范教育获得了长足发展。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葛昕明和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李霞分别介绍了各自学院教育家精神的学习情况,他们提到,教育家精神是每一个老师和学生都应回答的时代课题,学院坚持将教育家精神转化为思想自觉行动,注重日常浸润的作用,充分发挥党委战斗堡垒作用,不断优化教育家精神良好生态,加强师德师风的培育。在接下来的会议中,来自不同学院的教师代表和学生
9月10日上午,我校在风云剧场隆重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彰大会,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传承教育薪火、憧憬信大未来。校领导尚洪波、陈海山、闵锦忠、周乃贵、韦忠平、金自康、朱大梅、吴攀,党委常委张新厂、吴波、陈涛出席会议,600多名教师和学生代表参加表彰大会。会议由校长陈海山主持。桃李芬芳,教泽绵长。校人文与艺术中心、教师教育学院的同学们带来了原创的开场表演《教师之歌》,用歌声诠释了对教师的祝福和感恩。大会对过去一年来表现优秀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表彰。校领导为先进集体和优秀教师颁发证书,感谢他们为学校发展作出的突出贡献。受表彰教师代表、化学与材料学院吴红艳教授发言,她从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和学生培养方面分享了自己从教16年来的心得和感悟。她说,自己始终牢记以德育人的准则,秉持传承师德师风优良传统,在教学中将科技与产业需求相衔接,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助力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大会还为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退休的教职工代表举行了荣休仪式。微视频《我们的故事》描绘了荣休教师坚守教育事业、践行教育家精神,与学校共奋进、为教育事业发展奉献的青春岁月。新进青年教师
9月6日上午,山东省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庞鸿魁一行来我校调研交流。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房岩松,我校校长陈海山、副校长金自康出席会议。会议由副校长金自康主持。陈海山对山东省气象局一行来校交流表示热烈欢迎。他从办学历史、学科发展、人才培养、国际化等方面介绍了学校的基本情况和办学成效。他说,学校与山东省气象局合作基础扎实、合作潜力巨大,希望从三个方面加强合作,打造局校合作新典范。一是合作机制从不定期交流转变为常态化对接,二是青年人才培养从自选动作转变为规定动作,三是科技成果转化实现从点到面、从无组织科研到有组织科研的转变。庞鸿魁对学校长期以来对山东气象事业发展给予的支持和帮助表示感谢。他说,南信大近年来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作为校友感到鼓舞、骄傲和自豪。他表示,山东气象事业发展迎来新机遇、好时期,提供高质量气象服务需要局校双方紧密合作、共同发展、协同创新,希望依托高校人才、科技等资源优势,在提升专业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科技创新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合作、同谋发展、开创未来。会上,山东省气象局副局长房岩松、我校副校长金自康代表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会后,庞鸿魁一行
夏日的炽热进入尾声,秋天的脚步轻盈而至。9月7日至8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迎来了2024级7794名本科生,3035名研究生,326名金牛湖园区联培生。他们带着对未来的无限畅想共赴南信大之约,用青春与智慧书写人生崭新篇章。迎新准备工作,“新”欣向荣!清晰引导的指示牌、热情洋溢的迎新标语、新颖出片的打卡点位。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满溢着我校如日方升的生机与活力,充分彰显了迎新准备工作的情怀与温度。新生报到期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党委书记尚洪波,校长陈海山率全体在校领导深入学生宿舍,走访慰问新生学生代表,关切询问入学感受,并积极回应学生诉求,对新生寄予殷切期望,鼓励大家做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南信大人,为自己的人生道理打下坚实基础。我校在校门、接驳车站点等地共设置了9处迎新服务站欢迎新生到来,宿舍楼下各学院报到点,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们引导新生进行扫码签到、资料领取、宿舍入住等一系列流程,保证报到工作高效、有序展开。除此之外,研究生迎新工作也在火热进行中。除了校本部,今年研究生还设有南苑校区(毓园)、浦口经开区创新港、江北新区研创园三个报到点。南苑校区(毓园)迎来了首批入住新生,学校贴心在各